浮滨文化
考古学文化
浮滨文化是先秦时期粤东、闽南地区的的考古学文化
研究历程
浮滨文化最早发现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滨塔仔金山,广泛分布于粤东闽南区域,以长颈大口尊、圈足折腹豆、带流壶等为陶器组合,陶器多施褐色釉,多见直内戈、三角矛、凹刃锛等石器,见少量小型青铜器,是闽粤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商文化强烈影响的早期青铜文化。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饶平县浮滨区塔仔金山、联饶区顶大埔山两个地点,清理发掘了21座竖穴墓,第一次将其作为考古文化类型来命名。
上世纪80年代起,在福建展开的文物普查中,闽南九龙江流域的漳州、漳浦、南靖以及晋江流域的泉州、惠安、莆田等地相继发现浮滨类型遗址。经过比较研究,考古学界确定这一文化类型已经具备了考古学文化的各项条件。1983年,在饶平发现的这批墓葬在《文物资料丛刊》第8辑以《广东饶平县古墓发掘简报》公开发表,邱立诚判断其年代“约相当于商代”。1983年,考古学家何纪生发表《香港的考古发掘与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一文,首倡“浮滨文化”。
1997年,香港马湾东湾仔清理出一座属浮滨文化墓葬,出土陶器4件,另外有玉石饰物,其中长颈圈足壶、罐、杯等都具浮滨文化早期特征,另一件称为双流壶的陶器,形似皮囊形,双小流口,鼓腹,素面平底,提梁消失,形状与后山类型鸡形壶相似但已不见后山类型鸡形壶那种生动形态。曾骐在《揭阳榕江流域的“后山类型”》中认为,后山类型标志物的鸡形壶曾经是图腾的旗帜,生命力顽强,它在浮滨文化的早期阶段时隐时现,或改变原形,但在后来的浮滨化晚期终归消失了。
2001年,漳州一座高约30—36米的低丘山垅虎林山发掘清理残存墓葬20座。除一、二号墓年代早于浮滨文化,其余18座均为浮滨文化时期。从墓地残存布局看,平民、贵族分别葬于东北、西南二区,贵贱差别明显。虎林山遗址的发掘让浮滨文化的面貌更加清晰。曾骐认为,虎林山墓地反映了浮滨文化时期社会分层的生动材料,十九号墓主人为墓地最顶级人物。在十九号墓中,出土的兵器铜戈、铜矛、石戈,铜铃(可能用于军旅)是墓主人军事领袖的代表,石璋出土于墓坑北部正中,黑色、制作精细,是礼仪重器或宗教神器,权杖的代表。成批石锛(28件)、三件玉玦、五件陶尊彰显墓主人的财富地位。从随葬品的分析中,凸现出墓主人在虎林山墓地中的显赫位置。
这个文化粤东地区进行的考古调查中,也偶有零星的发现。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广东饶平县浮滨区塔仔金山、联饶区顶大埔山两个地点,清理发掘了21座竖穴墓,第一次把它作为一直能够文化类型来研究。此后,又在广东省的粤东地区的揭阳、潮阳、潮安、普宁、揭阳、揭西、大埔、丰顺、南澳等地和福建省的闽南地区的南靖、平和、南安、云霄等地发掘了同类一遗存。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发掘和研究,特别是对1974年福建南安大盈出土的一组青铜器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比较完整地了解到浮滨文化共同体的组合、内涵,并进而认识了它的性质、时代。
文化特征
考古学界判断这是一支商周之际地跨粤闽两省、分布在韩江、榕江、九龙江、晋江四流域,联成一片,文化特征相同,埋葬习俗相似的考古学文化。其文化特征为以长颈大口尊、圈足豆、带流壶等釉陶组合。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骐认为,浮滨文化的内涵可作如下概括:典型陶器、釉陶、装饰花纹、刻划符号;石器生产工具、兵器、装饰品、礼祭用品;青铜器的出现以及墓葬。其中,陶器以长颈大口尊,敞口深折腹,喇叭形圈足豆,大口高领折肩壶或罐,施酱色薄釉尊、豆最具特色。陶器花纹装饰以条纹最多,方格纹、梯格纹也多见。
从浮滨文化出土的锛、斧、凿等石器生产工具和石璋等可判断浮滨文化已进入使用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而青铜器的出现,则可成为浮滨文化作为“南方地区中受到中原商周文化强烈影响的早期青铜文化”这一观点的印证。浮滨文化的青铜器,现有材料至少有四个地点共约25件,包括戈、戚、矛、匕首、斧、有肩斧、刀、铜铃。在联饶顶大埔山墓葬出土的青铜戈,长援、亚腰、直内无胡,长17.3厘米。邱立诚在《再论浮滨文化》中表示,正是这件铜戈的发现,使考古学者们推断浮滨文化已属于青铜文化,并由此推论广东地区自商时期跨进青铜文明的门槛。
饶平浮滨、联饶等两个目的的21座土坑墓,共清理出土随葬品近200件,连同发掘前早先出土的器物,总数达300多件。从考古报刊开列的遗物清单看,有石器、陶器两大项。石器有戈、矛、斧、凿、砾石等工具、兵器及环、璜等饰物;陶器有大口尊、尊、壶、豆、杯、盆、盂、罐、纺轮等。陶器的质料有夹砂红陶、黑陶、泥质灰陶等;有部分陶器施酱色釉。在几个陶器的腹部或肩部上刻有符号或文字,计13中17个形体。
在作为后来浮滨文化命名的地点,是浮滨区的一个山岗类型的墓地。被清理的残存古墓有16座,从中已可看出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例如最大的一座——浮滨一号墓,位于山顶部中央,墓坑巨大,长4.2米,宽2.9米,深3.6米,竖穴内设置二层台,出土器物36件,多放置在二层台上。随葬品组合为石器、陶器、装饰品,仅大口陶尊和陶尊两种陶器便有16件,其中最大的一件釉陶大口尊高度有67厘米,大敞口、宽肩、长颈、折腹、 斜肩,肩部饰有三枚铆钉式泥饼,肩和腹拍印直条纹,并施厚薄不均的酱色釉。小墓则坑浅,长1.2米,宽0.6米,只有一二件随葬品。
在顶大埔山墓地,除了清理5座墓外,还收集到一件青铜戈,长17.5厘米,援长13.3厘米,援狭窄,隆脊有棱,连侧带刃,无胡,援与内上各有一圆穿。这件戈与江西吴城二期商代铜戈相似。青铜戈发现在墓地,也与墓中出土的石戈很接近,应为同一考古文化的遗物。
就在浮滨文化发现的当年,在福建省南安县大盈村寨山发现了一批出自墓葬的青铜器、玉器。出土的青铜器有铜戈5件、铜戚1件、铜匕首2件、铜矛1件、有段铜锛2件和8件小铜铃,共20件。该地点的寨山贝丘遗址,经调查属浮滨文化遗址。因此,大盈铜器群可作为浮滨文化的青铜器来考察。
终合有关考古材料,可以确认,浮滨文化是指分布在粤东、闽南区域内的一种以长颈大口尊、圈足豆、带流壶、釉陶器、直内无栏石戈、三角形石矛、凹刃石锛组合为特征的考古文化。浮滨人拥有少量的青铜兵器、青铜生产工具,使用刻划于陶器上的简单文字。浮滨人已有发达的制陶业,掌握轮制技术,创造了广东境内最早的釉陶。浮滨人处在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除了使用部分青铜兵器外,还使用大批制作精美的仿铜石兵器,如直内无栏石戈、三角形石矛等。饶平县地1座墓出土石戈33件、石矛7件,占石器总数的哦9%;南靖县三凤岭的一座墓便出土石戈10件,包括好几种中晚期,其下限可能到达西周。
近年发现
近年来,我们先后在粤东韩江、榕江流域进行人类考察,对浮滨文化又有许多发现和新认识。
一、1991年在南澳县的考古调查中,确认了该县隆东乡东坑仔是一处浮滨文化类型的早期聚落遗址。在遗址中采集有浮滨文化的大口尊、梯格纹陶片、釉陶片外,还发现有石斧、石锛、网坠、纺轮、凹石和7件方块体陶拍等生产工具,并在遗址西北面的山坡地发现夹杂陶片、石器的贝壳层堆积。
三、在榕江流域的考察中,丰顺、揭阳、揭西、普宁、潮阳等市县否发现有浮滨文化的遗存。在揭阳境内如上所述,遗存极为丰富。在榕江南河东侧的仙桥镇,也是浮滨文化的分布密集区。在仙桥山前村的出土遗物中有2件石质牙璋,这是榕江流域浮滨文化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与石戈、三角形石矛、石锛、釉陶、折腹豆、方格纹凹底罐、带流凹底陶壶共存。石质璋来源于中原的玉质牙璋,是众所周知的商文化的重要礼器和祭祀中的饿宗教神器之一。这种礼器随着中原文化向四周的扩展、传播,在浮滨文化时期已进入岭南。因此,石璋也成为浮滨文化的重要段代器物。
四、1995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普宁下架山镇的牛伯公山遗址,除了获得一批浮滨文化遗物之外,还发现了浮滨人的居住遗迹、地窑、蓄水设施等。以往有关浮滨文化的发掘多属墓葬材料,此次发掘第一次揭示了这个文化的聚落形态,意义十分重大。同时,还通过地层采样,测定了一批标本的14C年代数据,6个标本的年范围在距今2870-3390年之内。绝对年代的测定,证实了前面把浮滨文化定在商代中晚期至西周前期的看法是基本可信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9 11:42
目录
概述
研究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