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3个系,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介绍
学院建有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和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其中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机械基础、先进制造技术、电工电子、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实验室;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和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由省财政立项资助,承担校内外工程技术实训方面的任务。
学院领导
唐志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主管财务、师资队伍建设。
冯相忠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负责党总支全面工作、主管党建、学生工作、研究生日常管理。
张玉莲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分管教学(含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国有资产管理。
王春涛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分管科研(含研究生)、学科、社会服务、校友工作。
学院师资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64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7人,副高职称教师16人,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占80%,学院人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舟山市“111人才工程”人员4人;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对象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568名。
学科建设
学院加强学科建设,培育特色与优势学科,设有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等二级学科及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其中机械设计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主要在船舶、港口、渔业、临港工业等专业相关的领域开展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2006年到2009年近三年的时间里,承担省级重点科技攻关、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省新世纪教改、省级精品课程等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4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多名教授、学术骨干在省级、国家级学术机构中担任职务。
毕业生源
学院先后与浙江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日本广岛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还与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等有关政府部门和日本常石集团等有关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充分发挥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等专业学科的行业优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应用性技能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国家和省级数学建模、机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毕业生中有部分学生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深造;我院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深受社会欢迎。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既能掌握扎实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的多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强实践动手、计算机操作和软件设计能力,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技术与机床、机械CAD/CAM、制造自动化、机电传动与PLC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设备故障诊断、船舶机械、港口机械、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等课程。
就业方向 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成绩合格,通过外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通过四年学习,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现代工程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训练。毕业后可在各类工矿企业、研究单位、事业机关从事机电专业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业率高。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除大学公共课、基础课外,还开设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拖动与控制、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检测与转换技术、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供配电系统等课程。
就业方向 通过四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本专业领域所必须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知识,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调试、维护等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本专业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充实,设施先进。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技能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就业率高。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处理和控制,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基本实践训练,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采用先进的手段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以及大型复杂电子系统的软硬件管理维护,适应当前高新技术、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基础课外,还开设电路分析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高频电子线路、数字图象与语音处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VB程序设计、传感器原理、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测试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通过四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本专业领域所必须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知识。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调试、维护等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本专业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充实,设施先进。本专业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和实践训练,就业前景良好。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机械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内的设计、制造、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工厂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控制工程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先进制造技术、数控技术与机床、机械CAD/CAM、船舶电气与通信、船舶动力装置与辅助机械、港口电气设备等。
就业方向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与论文任务,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着重培养既有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系统集成技术。毕业生可在各类机电制造、船舶、港口等企业、研究单位、技术管理部门等从事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业率高。
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船舶电子电气相关的船舶设计、船舶检验、船舶修造、海事航运、船舶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基础课外,还开设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PLC原理及应用、检测与转换技术、计算机网络、船舶概论、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自动控制技术、船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船舶辅助机械控制系统、船舶通信导航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船舶设计、船舶检验、船舶修造、海事航运、船舶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船舶电子电气相关的设计、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师资队力量较强,实验设备先进,专业特色明显,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能够从事与电子信息工程有关的分析、应用和管理工作,能够初步进行设计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应用和设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四、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频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接口与通信、船舶电气与通信等。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研制开发和管理工作,掌握电子技术、电力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宽口径应用型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电力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力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装置与系统相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电力、信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装置与系统(拖动控制、过程控制或船舶电气)分析、设计、调试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有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技术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或工业过程控制或船舶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四、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拖动与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检测与转换技术、供配电系统、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船舶电气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工程技能训练、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实验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电力电子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电机与电力拖动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检测与转换技术实验等。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宽厚的现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能在机械工程及其它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开发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从事管理、营销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现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包括工程力学、现代机械设计、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接受机械设计与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达到下列培养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工程及设备的管理、安全、质量和效益观念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
6、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
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
四、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机械CAD/CAM、数控技术与机床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械基础实验、机械专业实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8 10:23
目录
概述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