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
浙江大学下属二级学院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是浙江大学发挥高水平大学优势,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推进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重大举措。学院定位为高水平专业型学院,紧密依托浙江大学高水平的综合办学优势,坚持“政府主导、校企协同、复合交叉、国际合作”,努力打造成为支撑中国和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程领域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学院积极推进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按照“高层次、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精心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着重加强工程实践训练、产学协同和国际合作,大力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工程创新与训练中心,积极推动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创新,切实开展与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工程院校多种形式的国际联培项目合作。
学校历史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在一百一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以造就卓越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逐渐形成了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
开设学科
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是浙江大学发挥高水平大学优势,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推进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重大举措。2020年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拟在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工程等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内设机构
综合事务部:内设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和对外联络办公室;
教学事务部:内设学生事务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工程创新与实训办公室和培训办公室;
总务部:内设基本建设办公室、后勤服务办公室和安全保卫办公室。
校区设置
学院建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石祥路269号,其中在北校区147.5亩的发展用地上新建办学设施,作为工程师学院相对完整的办学空间,逐步实现整体融合,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位层次齐全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宁波分院
宁波市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也是国家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经浙江大学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决定建设浙江大学宁波校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分院已于2017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台州分院
2017年11月8日,浙江大学与台州市人民政府在紫金港校区签署《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建设协议书》。
根据协议,台州市政府将加大对台州研究院的经费投入,完成研究院、孵化园、人才培养中心、中试基地及众创平台等“一院一园一中心一基地一平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浙江大学将加快筹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台州分院并启动招生;浙江大学与台州市政府还将共建台州市智能制造研究中心。
衢州分院
作为全省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的重要议题,浙江大学与衢州市合作共建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和衢州研究院协议正式签定。此举为纪念“八八战略”和“山海协作”工程实施15周年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为实现浙江大学和衢州市校地双方优势资源有效对接,服务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オ,同时促进浙江大学“双流”建设,2018年校地合作共建了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和衢州研究院。
办学目标
聚焦铸魂育人,以校企合作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推动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深度融合,创新研究生全员育人培养模式。校内外协同打造研究生教育共同体,探索“校内导师+行业导师”双导师制,引育跨专业导师团队,建立导师培养质量表征指数,引入“五好”导学团队评选机制,聘请世界500强的行业领袖担任导师。重点打造研究生“课程思政”典型,以教学名师为主体培育《工程伦理》等产教融合的示范样板课程,建立涵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思政教育体系。邀请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的总设计师参与协同育人,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家国情怀。打造本土化与国际化一体的高端实践育人平台,延续20多年研究生挂职锻炼传统,启动“致远”海外实践计划,建设近200个海内外实践培养基地,每年有1000多名研究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加4—6周的社会实践。
服务国家急需,在推进重大攻关任务和开放办学实践中提升研究生素质能力。主动对接创新范式转型,以前瞻创新保障优先教育。坚持在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中培育研究生创新素养,推动研究生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着力在集成攻关实践中解决交叉复合培养等难题。“十二五”以来,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40项,建设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创新平台,在清洁能源、盾构装备、工业控制、传染病防治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坚持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中优化研究生培养布局,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学校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引导研究生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服务雄安新区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高起点建设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平台,建立包括9个工业技术研究院、98个技术转移中心在内的高端成果转化网络,创建大江东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研究中心、温州研究院等产业化基地。坚持在加快开放办学中造就一流研究生,与相关企业开展“互联网智能技术”工程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联合培育交叉复合型工程博士;与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工程院校开展“3+2”等联培项目,其中中法双硕士项目已联合培养4届共49名高水平的工程研究生。
深化体制改革,试点建设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特区”。扎实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率先打造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学院。对接未来产业探索项目制育人模式,以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前沿为导向,围绕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移动智慧物联网等12个领域实行项目制培养方式,在宁波等地成立若干分院,有效支撑当地新药创制等千亿产业群转型升级。校企共建高水平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动行业专家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校企共同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保证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超过50%,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建设15门品牌课程;贯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职业资格评审机制,以工程师职称改革倒逼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做实科教协同,打造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品牌。推进学科、科研、人才一体化,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创业教育特色,率先提出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理念,设立国内首个创业管理博士点,涌现以首届高校教师杰出教学奖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典型,创业教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研究生为负责人的创业团队获两届“互联网+”大赛总冠军。以全链条创业服务支撑师生开展产教融合,完善师生创业政策保障体系,成立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依托紫金众创小镇、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产学研平台,帮助师生打通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提升原始创新到产业应用的转化成效。推进学生创业与校友创业联动,探索“浙大+校友+新经济”创业模式,成立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等生态社区,连续举办5届全球性校友创业大赛,引导和推动在校研究生在校友创业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智慧。
教师队伍
学院施行“导师多元化”制度。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表示:“具有多年产业界工作经验的专业型导师和‘学院派’的学术型导师,将一同对学生进行培养。”
专业设置
专业涉及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与动力、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等。
招生情况
在2016年起步招生阶段,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招收300名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培养对象。自招生简章发布至网上报名结束的两周时间,报考考生共计1561人,考生中91%来自工程实践一线与人才管理岗位,6%来自科研院所。经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与严格面试选拔,录取工程硕士215名,工程管理硕士85名,招录比为5比1。
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3146人,其中工程博士231人,工程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共2915人。2020年,学院(含宁波分院、衢州分院、台州分院(筹))共招生1353人,其中工程博士(第三届)120人。
创新模式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科技人才和国际精英工程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创新国际化培养模式,坚持“高层次、高素质、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自学院筹建以来,浙江大学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等著名工程师院校合作不断深化。2016年3月,浙江大学代表团先后赴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5所世界工程领域的著名院校访问,推进浙大与上述院校合作与交流。
2016年9月4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电信学院、巴黎高科国立高等科技学院3所法国著名工程学科院校联合开展的“创新创业管理双硕士培养”项目在杭签约。2017年9月,从2016级研究生中选拔出来的第一期11名学生,将赴法参加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及企业实践。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工程师学院官网.
学校概括.浙江大学.
学院简介.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1 22:59
目录
概述
学校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