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公办高校
浙大城市学院(Hangzhou City University),简称“浙大城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浙江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首批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浙江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入选全国首批CDIO试点单位。
历史沿革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1999年7月20日,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先后批复同意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试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8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由杭州市、浙江大学和浙江省邮电管理局三方联发起,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办学、财务独立核算,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10月4日,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2002年5月13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2004年6月3日,学院入选杭州市首批“对外传播采访基地”。2007年1月19日,学院正式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依托单位。5月15日,确定“求是创新”为学校校训。
2008年12月11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药理学”被列为杭州市“重中之重”学科,“岩土工程”“新闻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等3个学科增列为市重点学科,“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数字城市与电子服务”“商务信息分析”等3个实验室增列为市重点实验室。2010年7月1日,学院党委荣获“浙江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1月16日,“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4月26日,学院被批准为浙江省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学校。
2012年2月20日,学院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上实现零的突破,获得1项后期资助项目。6月8日,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药理学等4个学科入选“十二五”浙江省重点学科,获批数量居全省独立学院首位。2013年5月,土木工程专业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列入2013年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7月1日,学院获得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入选省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2015年5月,浙江省开展首届本科院校校(院)长教学述职工作,学院在浙江省参评的57所本科院校中,总排名位列第7。12月8日,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十二五”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12月28日,学院入选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6年2月,药学、工商管理、土木工程等三个学科列入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10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通过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入选全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学校。
2017年5月,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联合举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新西兰UW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10月16日,“智能植物工厂工程实验室”被认定为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实现了学院省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
稳定发展
2020年1月,教育部同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浙大城市学院,同时撤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建制,浙大城市学院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8月,学校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2021年6月-8月,浙大城市学院先后成立文明与传播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考古学系。2022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电子信息、土木水利、设计3个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
2022年7月22日,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学院成立,隶属浙大城市学院现代产业学院。12月10日,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在温州医科大学成立,浙大城市学院被推选为浙江省新医科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3年2月11日,浙大城市学院云栖先进材料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成立,学校坚持开放式、分布式办学,积极推进与杭州市各区县的精准对口合作。将云栖先进材料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打造成为先进制造的枢纽中心,探索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培育领域的创新举措,在云栖小镇辐射、延伸更多创新业态,提升区域竞争力。10月,浙大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数智评价研究中心揭牌。
2024年1月,学校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产业学院入选2023年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2月9日,学校团委荣获“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集体”。6月3日,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浙大城市学院设有13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浙大城市学院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8个,省重点学科4个,杭州市重中之重学科2个,市一流学科4个,市重点学科11个。2022年8月,学校正式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50余人。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引才计划和国家重要人才项目入选者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41人,专任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近50%,博士学位占比69%。
截至2024年4月底,学校共有国家级人才15人,省部级人才25人,在站博士后105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8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3个;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9门。设立“求是雏鹰班”(与浙江大学合作);全国首创“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开设“数字治理”“数字贸易”“数字文旅”等产业特色班2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4个,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
2020年,学校获得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项、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教改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截至2024年5月,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942项,其中国际级奖项39项,国家级奖项147项,省级奖项756项。有5人次获评省市大学生创业之星,2人获评全国百佳创业大学生,共青团中央“创新创业好青年”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人。学院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学校与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下简称UW学院)1个,2022年通过教育部评估。与美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国(境)外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等共建国际健康科学中心,开办口腔卫生特色班和呼吸治疗特色班。2022年学校招收国际学生学历生。学校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等高校开展合作交流。
附属医院
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3年8月24日,浙大城市学院与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直属附属医院,临安区中医院正式挂牌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校党委书记洪庆华,校长罗卫东,校党委副书记贾秀英,副校长韦巍、金滔出席活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院士、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领衔的脑与认知研究院、历史研究中心、先进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机构30余个。拥有浙江省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1个,杭州市重中之重实验室3个,杭州市重点实验室9个。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另有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浙江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基地、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各1个。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浙大城市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3项(含省“尖兵”“领雁”计划项目1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4项,杭州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
截至2024年7月,浙大城市学院获得授权的专利、软件著作权10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021年6月,浙大城市学院科研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其中浙江省科技进步奖3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
截至2022年1月,浙大城市学院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单位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学术论文2篇。
学术资源
浙大城市学院图书馆位于学院北校区,面积28000余平方米,设开架书库、珍本图书阅览室、学习空间、自修室等多个开放空间。截至2023年9月30日,图书馆拥有158.80万册藏书、近千余种中外文期刊、近万种多媒体文献、72个中外文数据库等,其中电子期刊195.82万册,电子图书159.86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195万篇,此外可共享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272万种电子文献资源。图书馆提供的阅览空间宽敞明亮,有阅览座位1900席。
《现代城市》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大城市学院主办的内部综合性科技刊物。期刊为季刊,大16K,彩色印刷。聘请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为顾问,8位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和领导为特邀编委,50余位学术专家为编委。期刊在各项奖项评比中屡获殊荣:2008年获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2010年获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质量奖,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次获得全国民办高校期刊“十佳期刊奖”;2017年获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年度工作先进集体,并作为唯一一本内刊获得年度优秀期刊特色奖。发表SCI收录134篇,TOP期刊33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浙大城市学院标志采用良渚文化的玉琮形设计而来。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中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出现,成为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玉琮形校标设计凸显学校办学所在地杭州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标志主图形沿用求是鹰图形,体现了对浙江大学这所百年学府求是文脉的传承,寓意浙大城院人展翅高飞、干事创业、奋发向上、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
学校中文校名标准字采用集字苏东坡字体设计而来。苏东坡曾两度任职杭州,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和著名书法家,他书法成就极高,雄居“宋四家”之首。中文校名标准字体采用苏体也凸显了杭州的历史文化特色,体现出独特的韵味与气质。
浙大城市学院吉祥物“大城小C”由2004届新闻学校友留芳设计,该设计源自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院徽图案—求是雏鹰。选择雏鹰作为校园吉祥物,一方面是传承了浙大的“求是”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展现新型学府年轻学子的青春风貌。
精神文化
浙大城市学院校训是求是。“求是创新”选自浙江大学校训。“求是”,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为博学求知,探索规律,追求真理;“创新”,即创造革新,意为勇于开拓,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浙大城市学院校庆日为每年10月18日。
社团文化
2023年,5月23日,浙大城市学院北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正式启用,校党委副书记贾秀英出席活动并为学生社区揭牌。“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以“惟学堂”为中心,涵盖了学生公寓问源、尚雅、思睿、求真、惟学楼,功能空间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整合提升了各楼原有的党群之家活动室、楼内自习室、健身房、无障碍宿舍、洗衣房、自助服务室等服务学生的功能;二是新建了惟学堂和尚雅居考研专用自习室、辅导员之家活动室、CDC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室、星火·导师工作坊、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室、学生阅读朗诵区等空间。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南校区
南校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州街51号(310015)。
浙大城市学院教学楼主要位于南校区,大致分为三个区域,教一与教二隔道相望,教一教二的教室多用于英语课、通识课等的使用。教一位于南校区的西南部,教二位于南校区的东南部,教三、教四、教五、教六、教七位于南校区的西北角,毗邻地下通道。其中教三、教四、教五、教七这四座教学楼内部相通。教四主要是学生活动中心,校学生会、社团指导中心及各社团的办公室。教七最不易被发现,因为它被其它三个教学楼包围着。
浙大城市学院科技楼位于南校区南门对面,在教一与教二之间,主要用于学院科研项目以及大学生创业活动。
北校区
北校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州街50号(310015)。
浙大城市学院文科楼主要位于北校区东南部,分别有文一、文二、文三、文四、文五、文六共六栋教学楼。每个教学楼除用于上课之外,同时也是几个分院的办公楼。
浙大城市学院位于北校区,临近文五与地下通道,是学校的行政办公区域。
浙大城市学院图信报告厅位于北校区,与图书馆相对,主要开展学校的大型活动与讲座。
校园环境
陈家河上“荷花”绽
陈家河季节水位差高达180cm,对于水上雕塑而言,这是个巨大的挑战,而正是这个挑战,也造就了整组作品最为出彩的地方――拱墅区河道监管中心的专家朱总工和吕微露商议后决定将五朵“荷花”固定于船型浮岛上。方形浮岛隐于水面之下,一年四季将雕塑与盆栽花卉托在水面之上,与涨落的河水融为一体,展现别样风情。与一般的水上雕塑不同,这组艺术品更巧妙地将人工雕塑与自然花植相融合。春天的三色堇、夏天的美人蕉、秋天的金盏菊和冬天的羽衣甘蓝,花朵的更迭让这静止的雕塑有了生命的变化。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重点学科.浙大城市学院.
重点实验室.浙大城市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5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