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从水,齐声。水名。凡二:1.古与江、淮、河并称“四渎”。《说文》作“泲”,他书作“济”。2.今名午河。源出河北省赞皇山。或名“泲水”、“泲河”。《说文》:“济,水。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泜。”又,州名。又,《诗·大雅·旱麓》:“榛楛济济。”毛传:“济济,众多也。”以上读jì。
济水。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泜。常山郡房子,见前志。后志云:常山国房子。今直隶正定府赞皇县是其地。前志房子下曰:“赞皇山,石济水所出。东至廮陶入泜。”后志曰:赞皇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济水所出。按:此水名与四渎之泲字各不同,而经传皆作济。《风俗通》遂误以常山房子之水列入四渎,而云庙在东郡临邑县,岂知班《志》临邑下云有泲庙,字固作泲乎。今本前志石济水,石字疑衍。以《说文》、《风俗通》、后志正之,皆不当有石字。《一统志》曰:旧志云槐水出黄沙岭,流经赞皇县西北十里,入元氏县畍,合泜水。又东南历高邑、柏乡、达宁、晋县,入胡卢河,卽古大陆泽。玉裁谓槐水卽古济水也。赞皇山在今赞皇县西南。从水齐声。子礼切。十五部。今字以为济渡字。
jǐㄐㄧˇ《
唐韵》《
集韵》《
韵会》《正韵》並子礼切。音秭。水名。《
说文》:水出
常山郡房子县赞皇山。《
释名》: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风俗通·山泽篇》:济者齐,齐其度量也。《
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传:泉源为沇,流去为济。
jìㄐㄧ又《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並子计切,音霁。渡也。《扬子·方言》:过渡谓之涉济。《诗·邶风》:济有深涉。
又读作挤,灭也。《晋语》:二帝用师以相济也。注:济,当读为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