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潭凉粉草,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派潭凉粉草,又名仙人草、仙人冻、仙草,历来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增城四宝”,是制作凉粉糕、凉茶的上等原料,其中北部山区派潭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派潭凉粉草叶浓茎幼、干草光泽好、有甜香味、胶质适中,用其制作的“凉粉糕”,呈透明墨茶色,有特殊香味,拌上糖浆爽滑可口,是盛夏理想的清热解暑食品。
药用价值
凉粉草还可作药用,其性凉,味甘淡,能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对骨节疼痛亦有一定的疗效。
产地环境
增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东北角,北回归线通过本区域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长、气温高、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既有热带特征,又有亚热带特色。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径流量1099.9毫米,年径流量19.15亿立方米。主要河流——
增江、
东江、
西福河多年平均过境客水179.5亿立方米,主客水合计为198.65亿立方米,特别适合于种植水稻。“炎热多雨,长夏无冬”是增城市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21.8℃。春季,由于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天气多变,阴雨多,阳光少,空气潮湿,气温在12.7℃—21.7℃之间。夏季,热带海洋风增强,天气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气闷热,极端高温为38.2℃,平均为27℃。4—6月多季风雨、占全年降雨量46.7%。7—9月多台风雨,占全年降雨量36.27%。冬季,受北方干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1月平均气温为12.l℃。12月至1月,常有寒潮侵袭,偶有霜天,极端低温—1.9℃。日照长,日照时数1976小时,水稻安全生长期263天,无霜期355—360天,作物可一年三熟,按照气候学低于10℃为冬季的划分标准,增城没有真正的冬季,但人们仍将天气较凉的11月至1月称为冬天。
增城境内地势自北向南降低,背靠南昆山,依次大致为中低山谷地、丘陵河谷平原、冲积平原三种类型,各占总面积约三分之一。派潭凉粉草的主产区位于增城北部地区的中低山谷地,这一地区山峰一般为海拔500米以上,山与山之间有盆地和河谷,是发展农、林、畜牧业生产的优良地区。增城市水资源丰富,主客水合计约20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居全省前列。增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增城市现有耕地总面积40.6万亩。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47—4.42%之间,全氮含量范围在0.19—2.23克/千克之间,平均为1.06克/千克,属中等以上水平。耕层pH值范围在3.85—7.25,绝大部分属于酸性至微酸性。增城大部分耕地是珠江三角洲的冲积沉积土,土壤以壤土、沙壤土为主。独特的地理环境给派潭凉粉草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
历史渊源
早在1929年,派潭凉粉草就已经对外出口了。
据林纯煦、何庆功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增城县农业调查报告》记载,增城县每年出口凉粉草5000担,主产于牛、贤、梅都,每担售价5—10元,可见当时凉粉草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
1949年后,增城凉粉草生产发展较快,1979年全社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超历史水平。平均亩产800斤左右,高产的达1600斤。
生产情况
2006年,派潭镇凉粉草栽培面积达6000亩,产量一般在400公斤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东莞、香港、澳门等周边城市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2013年,派潭凉粉草总产量将达1600吨,较2012年增加约600吨,为当地农民带来800多万元收入。
产品荣誉
2010年11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派潭凉粉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派潭凉粉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中新镇、朱村街道办事处、荔城街道办事处、增江街道办事处7个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红梗凉粉草、青梗凉粉草。
(二)立地条件。
选择淹育型水稻土水田或湿润的赤红壤旱地;土壤质地为中壤土、轻壤土和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0克/千克,土壤pH值5.5至7.5。
(三)栽培管理。
1.繁种:每年8月份剪取10厘米至15厘米进行扦插繁种。
2.整地:选择湿润坡地或水田,犁翻耙碎,按1.2米包沟起畦耙平。
3.定植:4月上中旬从繁种田剪取10厘米至15厘米进行定植。
4.定植密度:密度≤6万株/公顷。
施肥:有机肥≥7500千克/公顷肥纯氮≤150千克。
6.水份管理:保持畦间土壤湿润。
7.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干燥。
采收时间为6月至7月,开花前采收;采收后应及时干燥。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叶多、叶厚,有光泽,特有醇香味。
2.理化指标:叶重比例≥25%,含水量≤14%。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派潭凉粉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派潭凉粉草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历史文化
民间传说
据传唐朝年间,增城地区遭逢大旱,百姓生活艰苦,很多人中暑病倒,当地的一名药农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痛心,于是决心要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听说何仙姑(人们尊称她为七姐)的洞府里种植者能够消暑医病的仙草,药农便决心找到何仙姑向她讨要仙草,拯救世人。药农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攀藤授岩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终于找了何仙姑的洞府,看见何仙姑在和一个道人下棋,回首看见他,何仙姑问他到此有何事,药农便把家乡大旱,人们生活艰难和中暑之事告诉何仙姑,并向其乞求赐下仙草拯救家乡父老,何仙姑被药农的救济苍生的善心所感动,于是带药农出洞,药农看见不少奇花异草,都是名贵的草药,何仙姑教他一一认识后,采了一些仙草后将草结成马,用草马送药农返家,药农用从何仙姑那采来的仙草救治了很多人,后来草马停在增城的凤凰山上变成了一棵草永远留在了人间,这就是被人们广泛种植的派潭凉粉草,也是至今当地人将凉粉草仍称之为“仙草”或“神仙草”的原因。
参考资料
派潭凉粉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