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彦博(1309年—1363年),
高丽王朝后期外戚、大臣。字仲容,号阳坡,本贯南阳,是南阳府院君
洪奎之孙、
恭元王后(明德太后)之侄、
高丽恭愍王的表兄。官至门下侍中,死于兴王之变,谥号“文正”。
洪彦博少年时喜好读书,擅长写文章。至顺元年(1330年)登第,
忠肃王赐厩马一匹。
高丽忠穆王时,授密直提学,不久迁知申事。
恭愍王即位后,拜佥议赞成事,赐“推诚亮节佐理功臣”号,后升左政丞、右政丞,加“端诚亮节辅理安社功臣”号,成为恭愍王的左膀右臂。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五月诛杀
奇辙的行动中,洪彦博积极参与,“奋不顾身,殄灭贼徒”,事后封南阳侯,策为头号功臣。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任门下侍中(首相)。红巾军东征高丽时,他反对恭愍王南迁,但因高丽军败北,恭愍王还是南迁福州(今韩国
安东),洪彦博追从,在他的谋划下,翌年收复开京。期间恭愍王“用度无节”,洪彦博劝谏,恭愍王不听。但很多人认为洪彦博应为开京失守、主上蒙尘负责,恭愍王也认为洪彦博“不恤国事”,因此在讹传红巾军卷土重来时,不让洪彦博领兵,而让左政丞
柳濯当都统使。
至元二十三年(1363年)恭愍王回銮途中,
金镛欲谋杀恭愍王于
兴王寺。洪彦博之子洪师范提前得知,让洪彦博避难。洪彦博正与其妾睡在一起,听说后从容自若地说:“不可不食而赴难。”让人给他做粥。其后刺客来到洪彦博住处,让他出来接旨,家人让洪彦博躲起来,洪彦博却说:“吾见贼,问其故。”又说:“安有为首相而逃死者乎?”于是整顿衣冠,出户道:“尔乃贼也,何称帝旨?”随后刺客就将他砍死,时年五十五岁。恭愍王赐谥“文正”。
洪彦博次子洪师范后来在出使明朝的过程中淹死,洪彦博之孙
洪伦(洪师禹之子)、洪宽(洪师普之子)后入子弟卫,弑杀恭愍王,洪师禹、洪师普被连坐处死,洪师瑗及洪彦博之弟洪彦猷、洪彦修等被流放,全族倾覆。
权近:公性刚明卓伟,趣尚异时。确持正论,力辟异端。处事直而能断,接物严而有威。以天质之美,辅以学问,所见既高,所守益力。尝自言曰:“日来胸中如有主宰。”是其得力处也。故能于仓卒之际,从容就义,得正而毙,公真所谓临大节而不可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