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堂,旧指始于近代的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开设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航海、测算、万国公法、政治学、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等课程。
洋学堂的创办适应了西学东渐的历史趋势,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洋务教育打破了传统的科举教育在内容上的狭隘性,第一次承认了声、光、化、电、西语、西史、西法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开启了以学习近代科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教育的先河。洋务学堂的集中学习、班级授课、统一招生管理考试等,已明显具有近代教育的形式。洋务学堂还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翻译人员和外交人员,第一代海军人才和科技人才。这些人好比是种子,随着他们的扩散、迁徙、流动,新知识、新观念、新气息被带往清政府的各个部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帝国的苏醒和新生。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
道路:其一是读书作官的道路 ,再者,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做某一个官僚的“
幕友”(俗称“
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
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