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渡槽(别称:泸县渡槽)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奇峰镇境内,由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构成。于1975年动工,1978年6月竣工使用至今,属于三溪口水库的一部分,实现自流灌溉泸县和龙马潭区良田,被誉为人间天河。是中国西南特别是丘陵地区典型的桥梁式渡槽。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四川泸县一直是农业大县,20世纪60年代初,春旱、冬旱接连发生,农业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原奇峰区宝藏公社(由如今的宝丰村、长林村等相邻村落组成)一带水低地高,用水更是急缺。连年干旱,不少稻田干涸,秧苗干死,导致减产或半减产,亩产700斤的地仅产三四百斤,人吃不饱饭,有上顿无下顿。
遇到干旱,当地群众只得靠“土办法”引水。用木水车引水,或者靠围蓄水田囤水,但春旱、冬旱接连发生,根本没地方引水。不仅水不够,抽水设备也缺。整个宝藏公社的抽水机不到10台,想使用,要提前打报告。
建设历程
1973年,全国掀起兴农田水利的热潮;同年10月,经过实地勘测确认,“修建水利设施,从高到低引水灌溉当地农田”报告提交;同年12月,报告列为1974年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胜利渡槽得以开工,紧接着华丰渡槽也在1976年开建。
1975年,胜利渡槽完工。
1978年,华丰渡槽完工。
建筑特色
结构
奇峰渡槽由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构成,是西南地区乃至中国丘陵地区典型的桥梁式渡槽。修建目的是解决当地丘陵地区连年干旱缺水,田土缺收短收的问题。
胜利渡槽为桥上桥设计 ,下层流通龙溪河水,中层为行人过桥,上层为引水槽体,总长1000米,21墩20孔,最高处33米,跨越龙溪河的渡桥有20墩3孔,长600米;
华丰渡槽为桥梁式石质渡槽,由条石垒砌。全长1122米,共用47个大拱跨,76个小拱跨,桥墩上还有小卷拱,最高跨拱高为39米,最高处43米,是
泸县跨距最大、拱跨最多、跨拱最高的一座水渠渡槽。
特点
奇峰渡槽不仅“服务”农耕,也解决了出行难题。胜利渡槽为三通结构——上面过水,中间过人,下面过河,以前遇到涨水去镇上赶集时,村民就得绕5到10里路,现在随时过去。
主要建筑
胜利渡槽
胜利渡槽,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奇峰镇阳高村7组,该段龙溪河地质稳定,水流较为平缓。它横跨龙溪河,因其下游10米左右有座八个龙雕的明代石板桥梁叫罗桥,所以又被当地称为“罗桥”。
华丰渡槽
华丰渡槽,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奇峰镇宝丰村8组。渡槽建于1976年,1978年竣工。渡槽由当时的人民公社组织修建。渡槽为西北—东南走向。因其桥体下的铁石溪上原有一座清代龙桥名叫甘桥,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甘桥”。
文化活动
华丰渡槽、胜利渡槽竣工后,人工天河造型引来赞誉,被《中国小型水利水电设计图集》《人民画报》和峨眉电影制片厂收录、拍摄纪录片。
2021年7月,渡槽文化摄影展举行,现场展出100余幅以渡槽文化为主题的摄影、书法、绘画作品。
价值意义
奇峰渡槽建设主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说是活的教科书。修建过程中基本没有借助现代机械,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在建筑风格及设计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也可以发掘渡槽的旅游观光作用。
保护措施
2012年7月,奇峰渡槽被
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奇峰渡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奇峰渡槽保护利用规划》启动,研究将渡槽和当地生态农业相结合进行开发打造,例如风貌复原、景观打造等,探索打造渡槽文化基地,利用数字化方式展示渡槽故事、体现渡槽文化。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奇峰渡槽主要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奇峰镇。
门票信息
免费。
交通信息
奇峰渡槽位于泸县奇峰镇宝丰村、阳高村,从泸县县城出发可自驾达到。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