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tài dǒu。意思是指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出自《
新唐书·
韩愈传》中,用“泰山北斗”称颂韩愈:“自愈没(死后),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宋 ·
宋祁等 《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清 ·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余官左都御史,一日五鼓
启事,候于中左门,故吏部侍郎赵公王峰士麟谓曰:“公真今日之
泰山北斗也。”
近代 · 罗普 《
东欧女豪杰》第三回:我们党里头有一位藓菲亚大姊,他真是我们的泰山北斗,可惜大哥来的太迟,恐怕没曾相识了
清 · 李伯元 《文明小史》第二三回:有个湖南效法学堂的卒业生,想谋
出洋游学,听说这位抚台是新学界的泰斗,
特特地挟了张卒业文凭,前来拜恳。
近现代 · 范文澜、蔡美彪等 《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曹氏一家当是
长安弹琵琶的泰斗。
韩愈,字退之,唐代南阳(今河南
孟州市)人;因为祖籍
昌黎(在今河北
秦皇岛昌黎县),曾自称“昌黎韩愈”,死后追封为“昌黎伯”,所以世称
韩昌黎。《昌黎全集》便是他
遗著的总集。他的诗和文章都很有名,特别是他的散文,自成风格,为人们所传诵,称之为“韩文”。后人把他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当时一般的文风,由于受六朝以来的影响,作家都只求辞藻华丽,崇尚
对句等形式(所谓“骈俪体”),而魏以前优秀作家的传统,如汉代文学家
司马迁、
扬雄等
写作技巧和雄浑清新的气派,这时已衰退不振。韩愈便提倡学习古文,并以主要精力从事散文创作。在他的倡导和推行下,
古文运动(亦即散文运动)展开,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影响。宋代著名文学家
苏轼曾称赞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