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吴太伯,太伯弟
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
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
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
勾吴。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史记译文
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
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
继承权让给季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
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
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
周章继位。那时正值武王战胜殷纣,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
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相关故事
泰伯三让
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
三个儿子,长子
泰伯、次子
仲雍、三子
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
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到了现
无锡市郊的
梅村(也称
梅里),开发了广大的江南地区,建立了
吴国, 因此
梅村也被誉为 江南第一古镇 。以后姬昌继承了王位,就是赫赫有名的
周文王,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八百年的
周朝。
考古发现
2019年考古发现的
梅里遗址,位于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街道
泰伯庙东部
伯渎河两岸的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据有关文献记载,后世的
吴文化肇始于商末周初的“泰伯奔吴”。有学者认为泰伯当时所奔之地,应指
无锡、
苏州一带。有关泰伯奔吴在梅里,后汉时期的《
吴越春秋》《泰伯墓碑记》以及
南朝的《
后汉书》等,都有泰伯冢在
梅里的记载。唐
张守节《
史记·正义》注“吴太伯”也称:“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也就是
梅村。梅里遗址不同遗迹中提取的三个碳样标本测年数据,分别对应
商代、
春秋和
战国时期,因此遗址可追溯至商周时代,这与商末周初“泰伯奔吴”的时间点比较契合。且周边建有
泰伯庙、
伯渎河(据传是泰伯开凿的人工运河)等关键遗迹,这为“泰伯奔吴”等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考古研究线索。
后世影响
后世传承
江南地区的
马桥文化处于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吴太伯的来到带来了先进
中原文化而加速进入
文明社会和建立国家。春秋末期,
长江下游出现了一个显赫的国家,它就是始建于
无锡梅里(今
梅村一带)的
吴国。吴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是整个
先秦时代公认的资历最深的姬姓
诸侯国。
西周《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克殷,祭于周庙,
泰伯、仲雍都供奉在列祖之内,其地位之高是很清楚的。在《
史记》中,
司马迁也是这样认为的。
商代后期,周开始强大的时候,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古
公亶父的儿子,季历的兄长。他俩为了成全父亲想传位于季历的意愿,就离开陕西
岐山下的
周原,经过了千山万水来到被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这就是有名的泰伯奔吴。当时的江南,举目所见,茂密的森林覆盖着起伏的丘陵,平原上湖荡棋布,
河网稠密,华草摇曳,野兽出没,一派原始荒古的景象。泰伯、仲雍与当地居民一起,共同自号
勾吴,不再回去,得到了当地人们的拥护。
泰伯以其带来的周原
先进文化,结合
江南水乡的特点,带领当地居民开掘人工运河“泰伯渎”,就是
伯渎港。泰伯渎东连
漕湖,西接运河,流经吴国的发祥地梅里(今梅村)。它保证了两岸农田的灌慨,便利了远近的舟楫往来,对吴国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伯渎港仍是沟通梅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水道。传说泰伯还建有“
鸭城”、“麋城”饲养禽畜,还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等。这些开发都是适合江南地理特点的,为吴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据吴国
早期青铜器铭文所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厥川三百”的太湖一带
水网地区的吴国的立国规模已相当可观。
泰伯的弟弟季历后来被立为继承人,他的儿子昌就是有名的
周文王。正是在文王时期,奠定了灭商兴周的大业。
孔子曾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立国江南,筑城梅里。在鸿声乡管家桥村西南有三面环水的彭祖墩,墩高5米左右,
土墩四周原有一圈土岗,还有不少残留,可能是城垣的遗迹。从考古来看,彭祖墩最早可上溯到
马家浜文化时期,下限历经商代至
春秋晚期。彭祖墩的土岗与有关文献称泰伯建三里之城的记载有相符之处,但它是否是泰伯故城,还未有定论。泰伯奔吴
在离梅村4公里的鸿山西坡,保存有泰伯墓。墓始建于东汉,经过历代修葺,现存的是明代的建筑物。墓地原有
石兽石人,种r许多
柏树。整个墓地仍有照池、石坊、
享殿、祭台、碑亭、
罗城等一组建筑。享殿石柱上刻有“志异征诛
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的对联。梅村镇东面,
伯渎河南岸,是规模宏大的
泰伯庙建筑群。有照池、香花桥、
“至德名邦”石坊、棂星门、戟门、至德殿、
三让堂、
德洽堂、古吴社庙、故井等,保持了明代建筑群的形制其中至德殿是明代所建的一所殿宇,是泰伯庙的主体建筑,距今已有近5oo年的时间r。殿内梁架藻绘,周列多通古碑,正中置放高4.5米的泰伯塑像。每年春天都要在这里举行纪念泰伯的活动,反映了千百年来江南人民对吴地开创者深厚的敬仰之情。为了恢复泰伯墓的
盛唐风貌,省、市政府已按唐代泰伯墓的规制重新扩建,整体为仿明建筑。海内外
吴氏宗亲,无不为此欢欣鼓舞,踊跃参加。泰伯墓规模宏大,庄严肃穆,已成为体现泰伯先祖谦让和开拓精神的象征。泰伯墓区新建了环山河上的三座香花桥,然后是六柱五间的青石
大牌坊。过牌坊后的神道,两边广种
雪松、
中山柏。五对
石人石兽分列神道两边。神道尽头是御碑亭,接着是以4层近20米高的仰止阁为主体的纪念活动场所。左右有宗会堂,怀德堂。宗会堂设泰伯至德宗亲十二姓始祖塑橡,以供子孙拜谒祭祀,四周还围以
碑廊。泰伯墓已恢复唐代风貌,成为名符其实的江南第一古墓?鸿山周围已修复
专诸墓、
要离墓、
鸿隐堂等
十八景。墓区已成为体现
吴文化人文景观的名胜之地。
泰伯死后传位于仲雍。仲雍传到第四代孙周章时,
周武王已推翻了
商朝,分封天下诸侯,加封周章为吴君。又封周章的弟弟虞仲于故
夏墟,建立
虞国(今山西甲陆北)。所以司马迁在《
史记》中写道:“余读《
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处与荆蛮句吴兄弟也。”指明了句吴与中原的渊源关系。
后人纪念
庙中有康熙、
光绪及
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
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随后,
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乾隆历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苏州泰伯庙。可见苏州泰伯庙之地位。1982年,泰伯庙被列为苏州市
文物保护单位。
至德桥俗称泰伯庙桥,梁式,桥墩仍为石砌,桥面已有改动。过桥迎面耸立四柱三间冲天式石坊,柱端雕
卷云纹,
横额吴元柄均已无存。享殿广三间,面阔14米,进深10米,
硬山顶,前加
卷棚。
殿内立有清康熙二十四年《重建至德庙碑记》、二十五年《巡抚江南汤公长生碑》等石刻。
东西两庑各三间,壁嵌泰伯及诸先世画像刻石,镌于光绪二年。由于
庙屋已破旧,且古建筑被占用为菜场,苏州于2009年出资迁出菜场,修复古建筑,增建前殿,使这处古建筑群焕然一新。
无锡泰伯墓
泰伯(亦称太伯),商末周国(今陕西
岐山县一带)人。是周太王的长子,有弟仲雍和季历二人。泰伯得知父亲欲立季历继承王位后,为不使父亲为难,遂携仲雍避奔荆蛮梅里(今
无锡县梅村镇),纹身断发,以示永不为周君。泰伯到了这里,拓荒耕地,开渎理水,传播中原文化。当地居民慕其德义,“归而从之者千余家”,拥立他为
吴泰伯,自号
句吴。关于泰伯礼让王位、开创吴文化的功德,被尊为大圣人的孔子给予了极高评价: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不称焉。至此,泰伯被后人奉为“至德”。而泰伯所居的梅里,被人称为泰伯乡的礼义之乡。泰伯死后,葬于无锡鸿山(又名古皇山、吴王墩、皇陵)。其故居改建为祠堂,又称泰伯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