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汉语词汇,拼音为qì xuè,意思是无声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
解释
1、无声
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
极度悲伤。2.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
出处
《易·屯》:“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唐·李商隐《祭裴氏姊文》“不幸不佑,天实为之,
椎心泣血,孰知所诉。”
《全唐文》第07部 卷六百九十一:创巨痛深,茹荼
泣血。某以
拙薄,叨镇藩维。偕分天子之茅土,共列太常之旌旗...
宋·欧阳修《皇祐四年与韩忠献王书》:“某叩头泣血,罪逆哀苦,无所告诉。”
清·田兰芳《皇清太学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 康熙三十年岁次辛未十一月初十日,不孝男僩、伟泣血纳石。”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愿我国民,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泣血陈辞,不知所云。”
《晋书·王敦传》:“闻之惶惑,精神飞散,不觉胸臆
摧破,泣血
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