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区主要岛屿。位于北纬6°55′、东经158°15′。为东
加罗林群岛中之一珊瑚覆盖的高火山岛,在西太平洋与周围的环状珊瑚岛构成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一州。波纳佩岛大致为四方形,面积334平方公里(129平方哩)。
波纳佩岛(Pohnpei),又译澎贝岛,是谢尼亚温群岛的一个小岛,而谢尼亚温群岛是较大的
加罗林群岛的一部分,属于
波纳佩州,是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四个州之一。
帕利基尔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首都,位于波纳佩岛。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中,波纳佩岛是最大的、最高的、人口最为稠密的并且最为发达的单个岛屿。波纳佩岛上有很多的生物,生物种类非常多。它也是地球上其中一个最潮湿的地方,在某些山区地方,每年的
降雨量超过300英寸(7600毫米)。
波纳佩岛是一座大型盾形火山的侵蚀残余,该火山是由周围海床因弱碱性熔岩反复喷发而形成的,主岛完全由过去900万年间间歇性喷发的火山物质构成。波纳佩的火山构造可分为三个活动阶段。第一阶段是盾形火山建设阶段,以碱性橄榄玄武岩的频繁喷发为主,在约150万年的喷发间歇后,随后是零星的火山活动,以玄武岩和夏威夷岩组成的熔岩为主。盾形火山建设阶段结束后不久,据推测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山体滑坡,摧毁了原盾形火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火山活动的最后阶段产生了大量未饱和熔岩流,覆盖了岛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岛上的最高点是在772米或者782米的Mount Nanlaud。澎贝岛是几十种鸟类,包括四个
特有种的家乡,有
吸蜜鹦鹉、扇尾翁、
捕蝇草和长嘴秀眼鸟。澎贝岛的第五个特有种
暗色辉椋鸟被认为最近已经灭绝了。仅有的陆地爬虫类动物是某些种类的蜥蜴。最初,只有三种哺乳动物存在:老鼠、蝙蝠和狗。猪被引进过来,有些已经变成野生了,在德国统治时期引进的鹿也是如此。潟湖里面有丰富的鱼类、软体动物、乌龟和其他
海洋动物。
澎贝岛属于
热带雨林气候区域,是地球上最潮湿的地方之一,在某些山区地方,每年的降雨量超过300英寸(7600毫米)。
水源充沛,多小山(最高点托托洛姆峰〔Mount Totolom〕海拔790公尺〔2,593呎〕),周围有带着许多小岛的堡礁围绕。土质肥沃,降雨量高,热带植物茂盛,并有“密克罗尼西亚花园”之称。沿岸有
红树林沼泽,中央山地生长雨林。邻近波纳佩岛的低平珊瑚环礁有西边的欧娄鲁克(Oroluk)、巴金(Pakin)和安特(Ant),西南边的恩阿提克(Ngatik)、诺库鲁(Nukuoro)和卡平加马兰吉(Kapingamarangi),以及东边的摩起尔(Mokil)和平吉拉普(Pingelap)。大多珊瑚环礁有树木并生产椰子树。除了诺库鲁及卡平加马兰吉岛上的玻里尼西亚居民外,原住民皆为
密克罗尼西亚人。
波纳佩岛东侧
潟湖里的
南马都尔(Nan Madol),为92个史前人工平台岛屿,被人造沟渠所包围。其上有第二千年纪的城镇及仪式中心之遗址,包括据传统说法曾统治全岛的绍得利尔(Sau Deleur)王朝的国王坟墓。虽然商人和捕鲸者常到岛上,直到19世纪中叶才有传教士在此建学校。该岛原受西班牙统治,1898年后归属德国。德国人奖励椰干的生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联盟将
密克罗尼西亚交给日本托管,波纳佩岛成为行政中心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纳佩岛的日本要塞被
盟军占领并因其投降而受到孤立。1947年划入太平洋岛屿联合国托管地区,直到1986年才解除托管区。波纳佩岛生产各类热带产物,包括椰干、
面包果、芋头、可可豆、
马蹄螺和
罗非鱼。除了种稻米,也饲养猪、家禽及捕鱼。主要的海岸村庄有
科洛尼亚(Kolonia,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首都及
波纳佩州的首府)、美塔拉尼姆(Metalanim)和隆及第(Ronkiti)。岛上设有国际机场,科洛尼亚村则有密克罗尼西亚社区学院。人口︰岛约26,198(1985);州约31,000(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