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
RDS技术服务
油藏描述,简称RDS技术服务(ReservoirDescriptionService),就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以至预测。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质统计学等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定性与定量地描述三维空间中的油气藏类型、外部几何形状、规模大小、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变化和流体性质及分布等,揭示油气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简介
油藏描述—Reservoir Description”这个词最早是由斯仑贝谢测井公司(Schlumberger)在1979年提出的。由于这项技术在当时主要是以测井技术为主体,结合钻井取心、地震、油藏测试等技术对油藏进行综合研究,故有人又称之为“多井评价技术—Multi-well studies”或“油田研究—Field studies”。早期,油藏描述以测井为核心,强调:在全油田范围内对单井测井资料进行统一刻度,统一解释及多井评价,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综合和发挥地震、岩心、测井及油藏测试资料在油藏描述中的作用。
80年代中期,我国将油藏描述技术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在江汉、胜利等地开展了这项工作。参加的科技人员上千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特的“地质、地震、测井油藏描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描述
国内外最早提出油藏描述的是斯伦贝谢公司,当时,他们认为油藏描述技术服务(或油藏研究)以测井为主,并把油藏描述分为:(1)油田地质构造与储集体几何形态的研究;(2)关键井研究;(3)油田测井资料标准化;(4)测井相分析;(5)油田参数转换与渗透率的研究;(6)井与井间的地层对比;(7)单井综合测井地层评价;(8)储集层参数的汇总与作图;(9)计算油田的油气地质储量;(10)单井动态模拟;(11)测井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等11个研究内容,核心是测井油藏描述,至1985年斯论贝谢公司才将三维地震资料及VSP(垂直地震)资料引入油藏描述的测井井间相关的研究中,但它所强调的仍是以测井为主体模式的技术,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及最终的储层三维模型。
(M.Sneider(1990)所指的油藏描述是有关油层和水层系统(包括遮挡流体流动)的岩石、孔隙和流体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及其连续性的一种综合概念,其目的是在一系列开发方案下确定原油采收率和开采速度,以便选择最佳方案,从概念上讲,“Reservoir”所指的应是油藏,而不仅仅是储层,是油藏工程中的一种综合概念,完整的油藏描述系统应该是涉及构成油藏的全部条件。
科学定义
油藏描述就是对油藏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它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手段,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项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其任务在于阐明油藏的构造面貌,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和展布,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其微观特征、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乃至建议油藏地质模型、计算石油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为实现油藏描述的上述任务,应最大限度地使用计算机手段,并自动绘出反映油藏特征的各种图件,充分揭示它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为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合理选择开发方案,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油藏描述的目的和任务
油藏描述的目的:
展示储层属性的空间分布、内部结构、油藏类型、几何形态、流体分布等特征,建立油田开发所需的油藏地质模型,最后计算储量,优化开发方案和油藏管理,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和钻井成功率
油藏描述的任务:
(1)地质构造及储集体几何形态研究
(2)沉积相研究
(3)储层参数的计算及空间分布研究
(4)流体性质研究
(5)计算油气地质储量
(6)动态描述
油藏描述阶段划分
早期油藏描述阶段
油田发现后到投入全面开发前的这一阶段可称为开发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所进行的油藏描述统称为早期油藏描述。
中期油藏描述阶段
油田全面投入开发后到高含水(三次采油阶段)以前的这一阶段,可称为油田主体开发阶段,这一阶段所进行的油藏描述统称为中期油藏描述。
精细油藏描述阶段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直到最后废弃前这一阶段称为挖潜、提高采收率阶段。这一阶段所进行的油藏描述称为精细油藏描述。
发展历程
1、油藏描述学科的发展历史
油藏描述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经20世纪80、90年代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推陈出新、兴盛不衰,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资源需求量不断扩大,而油气供给量和储存量严重不足,这就对油藏描述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使得油藏描述面临严重挑战,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克服诸多不足之处并使油藏描述持续地发挥巨大作用。
油藏描述最早由斯伦贝谢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经近30年的发展可分如下发展历程:
(1)诞生于缓慢发展阶段
该阶段从斯伦贝谢公司提出油藏描述方法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时期油藏描述的内容较少,涉及的科学领域较窄,主要以测井技术为主体,基本停留在使用单一学科信息认识和研究油气藏,因此在井稀少的情况下,不能适应复杂储集体描述的要求。
(2)快速成熟与发展阶段
该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石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日趋加大的情况下,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隐蔽型、复杂型油气藏,掌握油气藏基本特征和规律,从客观上要求石油科技工作者尽可能掌握油藏描述的理论和方法技术,从而更可靠地揭示油气藏的各种地质特征。与此同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如地震地层学的快速发展、层序地层学的诞生、相干技术的问世、核磁测井应用、成像测井技术的诞生,地质建模技术的日趋成熟、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等理论和技术,以及油气藏工程技术的革新、油气藏开发理论的完善等,为油藏描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油藏描述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油藏工程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技术的方法体系,并在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实际应用中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3)精细描述阶段
该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随着相关科学的方法理论逐渐完善并成熟,以及测试手段及水平不断提高,如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完善、地质统计学理论的成熟等,使得油藏描述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油藏描述定量化程度、准确度越来越高,研究尺度越来越细且分辨率越来越高,不但进行储集体宏观性质的描述,而且还描述和表征储集体微观特征,使油藏描述进入精细研究阶段。
(4)深化阶段
从21世纪之初开始,油藏描述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随着思维建模技术、仿真建模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软件水平的提高,使油气藏静态模型的建立和油气藏预测成为可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但提高,油藏描述必将进一步发展深化。
2、“油藏描述基础”课程的发展历程
油藏描述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一个分支学科,形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并在随后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因而,作为一门“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油藏描述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与充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2:0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