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
盆地内的同一构造带(一般是二级
构造带)或地层岩相变化带中,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介绍
油气区与油气聚集带的划分
H.M.古勃金(1934)提出油气聚集带的概念,标志着人们开始认识到油气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规律,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油气聚集带的理论对石油勘探产生了巨大影响。A.A.巴基洛夫(1959)继承并发展了H.M.古勃金的观点,充分考虑含油气区和油气聚集带的大地构造联系,采用以构造原则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将油气聚集的空间单元宏观上从大到小分为6个级别与层次:
含油气省、含油气大区、含油气区、油气聚集带、油气田、油气藏。对油气聚集带给予明确定义,它是一个重要单元,是一组相邻的、地质构造相似的油气田,这些油气田属于相互联系的统一的局部圈闭群。这一以构造单元为基础的油气聚集空间单元划分方案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并在石油地质普查与勘探中得到应用。这种思想对我国的石油勘探有深刻影响。
1973年
前苏联科学院油气生成间题科学委员会和古勃金油气工业科技协会进一步明确,必须将以下两项原则作为石油地质分区的基础:
①大地构造原则,在研究的区域内划分出与区域性含油气区可能有关的
大地构造单元;
②沉积分区原则,根据沉积旋回的特征对沉积盆地进行分区,以便将盆地划分为古沉积构造、古地理、古水文、古地温等地质条件不同的部分。
勘探开始阶段由于资料所限,侧重构造分区,但随着勘探认识的深入必须充分考虑沉积因素,两者结合进行分区的更新,重新确定远景区。一成不变的构造格局分区只具有地理位置意义。
概念的产生
人类发现
石油的历史很早。但是,
石油地质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在本世纪才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对于油气聚集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早期背斜说、科学的背斜说及非背斜油气田,最终导致
圈闭概念和圈闭分类方案的提出。比较科学的圈闭分类方案到30年代已基本形成,
油气藏的概念被同时提出。圈闭概念的产生必然导致对圈闭成因和成藏条件的研究,圈闭的形成与一系列构造带的形成演化有密切关系,油气田成群成带的分布特征明显受控于一定的构造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分布的客观现象。
H.M.古勃金在本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油气聚集带的概念,认为
构造带控制油气聚集,并一直被后来的石油地质学家提倡和继承。50年代油气聚集带得到极大充实。
其他定义
油气聚集带——指受一定区域地质条件(包括构造和沉积)控制的油气田带(群),其中各油气田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特征或相似的沉积条件和油气藏形成条件(陈荣书等,1994)。
油气聚集带——指成因联系紧密、演化相近、气源基本相同、横向上彼此毗邻、受相似地质因素控制的若干油气田的组合体(戴金星等,1997)。
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张厚福等,1999)。
形成条件
总结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油气聚集带,按照因果论的思路,定性地建立条件与结果的联系,油气聚集带或油气富集区的形成与以下基本地质条件关系密切。
(1)古大地构造条件:研究区是古坳陷,且大部分地区稳定坳陷幅度不小于1000m。
(2)古地理和古地球化学条件:沉积岩堆积在缺氧的
地球化学环境中,有利的表现是沉积发生在水介质的覆盖下。除了海相建造外,陆相含煤建造也可成为含气建造。
(3)形成区域性含油气组合的必要指标:在研究的沉积岩剖面中具有以下必要条件,存在潜在的生油母岩和有效的生油气岩系,具有一定变质程度的腐泥型或腐泥一腐殖型沉积有机物且具有一定的含量,在
有机物中富含
沥青和微烃。具有高
孔隙度和高
渗透性的
储集岩层。在含油气组合之上有广泛的不渗透性盖层。
(4)古地温条件:研究区有较高的古地温梯度,区域上有高地热流背景。
(5)古水文地质条件:盆地中的这一地区是以沉积为主的古水文地质旋回,水交换受阻,古构造条件促使地下水、裂隙水和水中溶解的烃类向区域圈闭方向运动。
(6)适度的构造条件:研究区邻近大型凹陷,隆起幅度大,继承性发育且在发育过程中能保持构造的封闭性。有区域性沟通多层系的断裂,有渗透层尖灭带或削截带并被不渗透层覆盖,大型生物礁建造群,大型泥丘或盐丘穿刺构造群,埋藏深度合适且有一定构造背景的大型古三角洲。
(7)保存条件:沉积岩剖面中发育有区域性分布的盖层,并覆盖在主要含油气岩系之上,在油气聚集带形成之后没有大规模的强烈构造运动严重破坏构造带的封闭性,地下水的交换运动不活跃,广泛分布的塑性盐
岩层在保存条件中有重要意义。
代表性分类
A.佩罗东的油气聚集带称作油气区,分为3大类:
①地台型油气区(包括稳定地台油气区、较不稳定或复杂的油气区、
碳酸盐岩和礁油气区);
②断陷型油气区(包括裂谷型油气区、被动边缘油气区、三角洲油气区);
③造山带油气区(包括山间型油气区、走滑断层上的油气区、板块聚合带油气区。
这里的油气区在规模上与盆地基本一致,有时也相当于一个凹陷及其附近地区或一个特定的二级构造带,但其油气区定义与沉积盆地不同,油气区由以下3方面限定:①地理标志,尤其是已证实的有效沉积面积或体积;②地质标志,以构造分类为基础并与具体地区的沉积类型相结合;③油气标志,
油气藏类型、数目和一定规模的占某一区域相对多数的储量闭。
显然,这些油气区的分类特征有时是交叉的,某一具体实例往往具有几个亚类的某些特征,划分它们是根据其主要特征进行的,A.佩罗东80年代在分析分类方案的地质成因条件时,提出了含油体系的概念,并将含油体系和油气区的概念交叉在一起讨论问题。
A.A.巴基洛夫提出的油气聚集带比较强调构造级别的一致性。油气聚集带是油气区下的一个具体规模级别,是石油勘探中的现实评价地区,是油气聚集与分布规律研究的基本地质单元。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勘探程度不同,存在已被证实的油气聚集带和潜在的油气聚集带。通过研究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聚集带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然后用以预测新的潜在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带理论的意义所在。与A.佩罗东的划分方案相比,A.A.巴基洛夫提出的油气聚集带规模较小,按成因划分为5大类:
构造类油气聚集带
在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包括地台区线性延伸的长垣隆起式油气聚集带、地台区的等轴育窿隆起式油气聚集带、褶皱区线性延伸隆起式复背斜油气聚集带、区域断裂油气聚集带、盐丘(泥丘)构造油气聚集带、区域性构造裂缝和沉积裂缝发育区的油气聚集带;
生物礁油气聚集带
是一类特殊的油气藏分布形式,多数油气藏产能巨大;
岩性类油气聚集带
多分布在古隆起的边缘和区域性坳陷的斜坡上,与古海岸线、古河道、三角洲等沉积相变有关;
地层类油气聚集带
形成于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下,不整合面上有良好的盖层,往往需要一定的构造背景,有时也与同沉积的火山岩系有关,与构造类油气聚集带关系密切,我国的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可理解为典型实例;
岩性地层复合类油气聚集带
其形成过程中岩性与地层因素起到了几乎相等的作用,它的原始沉积背景往往是砂岩尖灭带,后期受到剥蚀削截,并被不渗透层再次沉积覆盖,此类聚集带经常出现在地台隆起的斜坡或结晶基底侵蚀凸起的附近。
A.A.巴基洛夫的油气聚集带分类方案比较具体实用,几乎概括了世界上已发现的各种油气聚集带类型,但是由于油气聚集带的形成和控制因素十分复杂,经常出现一些复杂的组合类型及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几种类型的某些特征。这并不明显影响油气聚集带概念在实际中的使用。这一方案为石油地质工作者研究油气聚集规律提供了空间形态模式。
分类发展
陈荣书(1994)提出的油气聚集带概念和分类方案与A.A.巴基洛夫的方案基本相似。潜山型油气聚集带是根据我国的勘探实践提出的具体类型,属于地层类油气聚集带中的一种类型阁。任丘潜山一披覆构造带油气聚集带同时具有潜山、披覆背斜,断块和地层尖灭的复合特征。这种具有复合特征的油气聚集带在我国十分普遍的。
8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根据
渤海湾盆地的勘探经验和已发现的油气藏分布规律,总结提出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概念:在含油气断陷盆地中,由于断块活动强烈,断层十分发育,岩性岩相变化大,地层超覆和沉积间断多,在二级构造带的背景上有利于多种类型圈闭的形成,在此背景下不仅发育背斜构造和断块圈闭,还在不同层系中广泛发育多种类型的地层岩性圈闭,这些储油圈闭具有一定的地质成因联系,有相同的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形成了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其它类型为辅的多种油气藏类型群,且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在平面上构成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叠置连片的含油气带闭。这是盆地范围内的油气聚集带,是断陷盆地内油气聚集带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反映了油气在地质体中的不均匀分布规律,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预测一带,抓住一个,带动一片”。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受二级构造带的控制,尽管多种因素对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起控制作用,但其中某一种因素在油气聚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常常以一种
油气藏类型为主,其它油气藏类型为辅。根据其主要特征,分为如下类型:
①逆牵引背斜带;②
挤压构造带、底辟隆起;③披覆构造;④地层超覆;⑤地层超覆不整合基岩块体;⑥地层不整合;⑦砂岩上倾尖灭带。
意义
油气聚集带客观存在,是反映油气在地壳空间中不均匀聚集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概念。油气聚集带理论在我国的勘探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圈闭是油气聚集并相对稳定存在的地质空间,是由地层和流体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而形成的闭合。油气聚集带由特定构造背景下的一系列相似的或有成因联系的圈闭构成。由于油气生成和聚集还决定于许多其它的重要因素,显然以构造特征为基础的油气聚集带概念与分类并不能在成因上完整地描述油气的分布规律。必须研究油气聚集带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具体划分并确定一个油气聚集带并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间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油气聚集带的成因研究导致含油气系统概念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