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田镇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辖镇
河田镇,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辖镇,地处汕尾市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汕尾市东北面,位于陆河县中部,北纬23°68’一23°28’之间,东经115°24’—115°49’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东距揭西28千米,西邻海丰50千米,北通紫金38千米,南至陆丰46千米,区域总面积79.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10月,河田镇下辖5个社区及16个行政村。2020年常住人口为96026人。
历史沿革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建河田镇。
1958年,建立河田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销公社体制,设立河田乡。
1987年,撤区建乡(镇),成立河田镇政府。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河田镇下辖5个社区及16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田镇位于汕尾市陆河县中部,东距揭西28千米,西邻海丰50千米,北通紫金38千米,南至陆丰46千米,区域总面积7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河田镇地形北高南低,四面环山,形成一个小盆地。西南部为螺河冲积的狭长平原地带;东北部为火山嶂的缓坡丘陵地,火山嶂海拔786米,为镇的最高峰。
人口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数据普查显示,河田镇拥有常住人口96026人,比2010年增加8349人,比重由2010年的30.07%上升至38.53%。
经济
综述
2011年,河田镇实现工业产值12.56亿元,农业产值2.8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238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44亿元,完成国、地两税5300多万元。
第一产业
2011年,河田镇粮食种植面积达32000多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400多公顷,全镇农村生猪存栏已达到4.8万多头,全镇能繁母猪2746头,禽类存栏500只以上的养殖户达34户,淡水养殖四大家鱼80公顷,总产量达到350吨。
第二产业
2018年末,河田镇工业企业有224家。
第三产业
2018年末,河田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共159家。
交通运输
河田镇已于2004年全面完成通行政村公路和通自然村公路硬底化。至2011年,开通了北环公路,铺设了教育园区路口50米大道。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河田镇有小学21所,初级中学2所,专职教师8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河田镇有医院2所,卫生所16个,乡村医生37人。2002年河田卫生院被评为“市级优秀护理部”。
历史文化
别称
唐朝时,河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辑畅行,令人留连,故名留镇、柳村。唐初以来,不少客家先民举家陆续迁徙至河田,主要集中在一个当时名叫竹子垄的地方开基创业,故又称河田为竹子垄。
地名由来
河田在历史上因经常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及连续发生多次森林大砍伐,丘陵、山地植被遭受严重的毁坏,水土流失连年加剧,河与田连成一片,致使“柳村无柳,河比田高”,故把柳村称为河田。
国家级非遗
飘色(河田高景)
河田高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河田撑景”、“出景”、“吉康庙景”,起源于当地的广福庵酬神庙会,现主要分布于陆河县河田镇河田圩一带。“河田高景”产生于漫长历史时期和粤东山区交通相对闭塞的特定地理环境,是河田客家先民远离中原祖地,南下迁移“离根恋祖”精神状态下所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民俗,是传统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完美结合、交融的民俗结晶。
河田高景一般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组成,其制作的最大特点是景旦悬在7—8米的高空,远远超过古民居屋脊高悬于空中,并由高而显“险”,而且高景各有机单元巧妙组合,奇特考究,真景桥往往由有真有假的(道具)的人物、动物、景色相组合的多托景物组成,因而显得更“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河田高景是河田客家先民继承传统、传承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结晶,充分体现河田人民传承文化、酷爱艺术、渴望祖国富强的鲜明个性和人生追求,突出河田客家人“集体创作、团队协作、友谊竞拔”的团队精神,对启迪民智、传承历史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地方特产
河田镇有擂茶、米程、糍粑、黄酒、酿豆腐等客家饮食。
参考资料
河田镇 (广东省汕尾市河田镇).陆河县河田镇人民政府官网.
河田镇行政区划.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9 08: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