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
2000年冉杰教授创办的藝術學院
表演艺术学院前身为河北传媒学院表演与导演系,始建于2000年,由原中央戏剧学院冉杰教授亲自创办,2005年获得本科招生资格;2008年更名为表演系;2013年变更为表演艺术学院,2015年与音乐工程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表演艺术学院。 学院设有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与科技三个专业,其中音乐表演专业被评为学校特色培育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在校生千余人。 学院下设表演、声乐、艺术与科技、流行歌舞、台词、器乐理论和形体七个教研室,以及梁伯龙戏剧工作室、付林音乐工作室、音乐创作工作室和青年导演工作室。
专业设置
共有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等三个专业。
表演专业
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拓展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的个人条件和职业兴趣为基础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两个阶段:在一、二年级时,主要进行以舞台戏剧表演为基础的教学,形成系统的课程讲授训练;三年级的模块课程基本在实习基地完成,授课方式为学院教师带队,实习基地的老师根据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战教学。学生们是在“做中学、学中做”,得到了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确立目标: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以“表演元素训练”为核心课程,同时选修公共课程。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我院培养目标为:“打牢专业基础,加强表演技能,增加文化素养,鼓励创新实践”,即在遵循斯坦尼的表演体系下,以“声、台、形、表”为教学核心内容,让学生学习表演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加强文化素养的学习和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创作能力,懂得从表演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进而增强表演效果。
第二阶段:专项培养、多元发展:三年级和四年级是学生专项培养、多元发展的重要时期。设计以一个专业为基点,发展多种技能的培养方案。增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的培养体系。这一阶段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模块:影视表演模块、少儿表演艺术模块、娱乐主持模块、舞台管理模块、戏剧推广与营销模块。
影视表演模块:影视产业已成为当今传媒业发展的主力军。我院将结合影视业的发展特点,邀请业内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士做教师,为学生量体裁衣,增加影视方向的专业学习,使这些学生最终成为具有表演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专业影视演员。
少儿艺术模块:我专业经过社会调查,发展了“幼儿艺术表演”方向。其培养目标为“具有深厚的表演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具有本科学历的幼儿艺术表演教育人才”,旨在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有专业技能的幼教人才。培养对象为喜爱幼儿教育,又有音乐、表演艺术特长的学生。
娱乐主持模块:娱乐主持模块的培养目标为“为各种商业演出、电视、电台娱乐节目等,培养专业娱乐主持人”。主要培养对象为一些性格活跃,口才伶俐,做事不拘一格的学生。
舞台管理模块:舞台管理已经成为舞台艺术演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部门。舞台管理的基本工作主要就是负责舞台演出的舞台美术制作,演员的演出和排练的时间安排,在舞台演出整个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该模块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全方面掌握舞台演出的管理人才。
戏剧推广与营销模块:此模块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艺术素养,了解文化演艺市场规律,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文艺演出推广能力和演艺策划、组织能力,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40%以上,大部分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知名艺术院校。既有梁伯龙教授这样的戏剧大师,又有张永春、林芬、苗萍、贾朝武等教授和专家的倾情加盟。表演专业现有表演、台词和形体声乐三个教研室和梁伯龙戏剧工作室。
教学实践丰富,学生在“梁伯龙戏剧工作室”得到项目引领式的精心培育,艺术实践结出累累硕果,参演了一系列都市减压剧。还有学生参演拍摄了《山楂树之恋》、《一诺千金》、《宫》、《西施秘史》、《谁主沉浮》、《隋唐英雄4》、《苍狼》、《兰陵王》等多部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出演大型政论剧《寻找李大钊》、话剧《约定无期限》、精英剧场系列周末都市剧、《金龟子城堡》、第五届国际动漫节开幕式等多部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多部毕业大戏如《独生子当兵》、《大灰狼与小红帽》、《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和《榆树下的欲望》等作品在全国大学生戏剧节获奖。
就业情况良好,毕业后大部分在电影、电视剧制作机构、电视台、展览馆等担任专业演员、播音员、主持人和讲解员等;一部分签约传媒公司,担任影视、模特、声乐、舞蹈等演艺工作,另外一部分从事艺术教育类相关工作。
音乐表演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成立于2000年,2008年升本,2012年通过学士学位评估,2015年3月被学校评为河北传媒学院特色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265人,有专兼职教师43人,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学位的主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九十。
专业思路与定位:服务河北发展,探索专业特色。根据学校“地方型”的特点和“应用型”的定位,音乐表演专业从社会需求入手,以音乐表演行业需求为依据,办学基本思路是:“一专多能”。以夯实基础、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综合发展的原则;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在系统的掌握音乐表演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舞台表演、音乐活动组织与策划、音乐培训与辅导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以拓宽就业领域,适应多种岗位的需求。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服务河北地区音乐人才需求为宗旨,培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和职业道德,具有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传媒领域、专业表演团体、群众文化馆站、社区、学校从事音乐表演、策划、辅导
教学设施条件:现有琴房45间,钢琴38台;数码钢琴教室1间,数码钢琴21台;舞蹈排练厅1间,多媒体普通音乐教室4间,多功能排练教师1间,小型室内乐排练场1个;器乐教室2间,MIDI教室2间,录音棚1间;服装道具保管室1间;容纳500名观众的演出剧场1座,容纳230名观众的多功能音乐厅1个,数码钢琴21架,9尺进口雅马哈三角钢琴一架、5尺雅马哈钢琴一架。
课程设置:采用模块教学模式,融入特色教学课程:演唱模块课程(声乐、合音训练、剧目排练)、演奏模块课程(器乐、打击乐基础训练、器乐合奏)、即兴伴奏、音乐表演录音实践、合唱与指挥、演出策划与管理、合音训练、音乐表演综合训练、剧目演出等课程。
音乐表演专业要求学生不但注重演唱演奏技巧训练,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艺术实践课、多媒体手段相配套,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课程的整合。
团队特色教学:以项目带动教学,突出实践特点精心设计技能训练项目,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合唱艺术节、传媒艺术节、石家庄草莓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电视歌手大奖赛、金钟奖比赛等各项教学训练活动,组建院内学生合唱团、女子打击乐团、爱之梦女声合唱团,电声乐团,民乐团等,教师与学生在“演中学”、“导中学”、“管中学”、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能力,提高专业修养,启发创新思维。
艺术科技专业
艺术与科技专业是2013年新近通过审批开设的年轻专业,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拥有在校生2013级和2014级两个年级,本专业立足音乐科技(电脑音乐制作、音乐录音艺术、音乐传播),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冀、京、津音乐文化市场发展,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具有艺术与科技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适应各类文化、传媒领域的音乐制作、音乐录音、音响设计、音乐传播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教学依托DMC数字音乐全媒体实验教学中心,立足传媒学院广阔平台,跨院系整合资源。同时我们建立完善的工作室制度,以初具规模的“付林音乐工作室”和“音乐创作工作室”为依托深入影视音乐创作,兼容发展网络新媒体、融媒体等相关领域,以大量影视作品和新媒体项目充实实践教学,提出“以项目拉动教学”的治学思路与理念,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大胆创新,并着力打通“专业”与“产业”,把项目请进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获得社会真正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术迈进的目的。
本专业师资队伍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高级职称导演1人;讲师5人、中级职称录音师1人;助教和见习教师5人。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6人,在读硕士3人。学缘结构日趋合理,其中1人毕业于国外大学、5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8人毕业于省级高校。
业界学科带头人刘礼民,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河北传媒学院音乐创作工作室负责人。著名作曲家、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海口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协会音乐委员会理事。两度获得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曾参与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让子弹飞》及林志玲、梁家辉等主演的电影《王牌》;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老师自编自演著名导演沈星浩执导的电影《青海湖畔》等数十部影视剧及“韩国丽水世博会”等国家省部级大型音乐创作。其在河北传媒学院推行的一系列教学教研改革颇具成效,并未相关专业以及传媒学院工作室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专业平台,着力实现“产学研”于一体的治学思路。
专业带头人尹红红,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近年来主要科参与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建设1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结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级教改项目结题3项。5篇论文获得省部级参与教材编写2部,参与编著2部。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
本专业遵循应用型实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以项目为依托构建层次化的实践课程及学科课程大纲。以“专业”和“行业”工作流程为课程体系建立的重要参考标准,强调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开设专业课程53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8门、专业核心课15门,专业模块课程14门。其中包含MIDI基础、音频剪辑、音乐声学等基础实践和理论课程;在学生“入门”后辅以音乐制作、录音技术等核心知识和技术技能型课程;最后引入影视音乐设计、音乐传播、音乐编辑等社会性、岗位性、应用型课程。建立渐进式课程和层次化实践体系。
我们鼓励在校学生参加专业比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也是对人才质量的直接检验。仅有的两届在校生参与专业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学院级奖励包含历届传媒艺术节一、二、三等奖二十余项。完备和严密的专业课程设置会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和营销于一体的“产学研”体系。
参考资料
表演艺术学院简介.河北传媒学院.
表演专业.河北传媒学院.
音乐表演专业.河北传媒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3 10:21
目录
概述
专业设置
表演专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