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鞭
禾本科沙鞭属植物
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 (Trin.) Bor)是禾本科沙鞭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光滑;叶鞘包裹全部植株,叶舌披针形,膜质,叶片坚硬,平滑;圆锥花序紧缩直立,斜向上升,微粗糙,小穗柄短,淡黄白色,颖披针形,被微毛,密被长柔毛,基盘钝且无毛,芒自裂齿间伸出,中脉不明显,边缘内卷,卵状捕圆形,顶生毫毛;花果期5-9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长2-3米的根状茎;秆直立,茎光滑,高1-2米,径0.8-1厘米,基部具有黄褐色枯萎的叶鞘。叶鞘光滑,叶鞘包裹全部植株,叶舌披针形,叶舌膜质,长5-8毫米,披针形;叶片坚硬,扁平,常先端纵卷,平滑无毛,长达50厘米,宽5-10毫米。
圆锥花序紧缩直立,长达50厘米,宽3-4.5厘米,分枝数枚生于主轴1侧,斜向上升,微粗糙,小穗柄短;小穗淡黄白色,长10-16毫米;两颖近等长或第一颖稍短,颖披针形,被微毛,具3-5脉,其2边脉短而不很明显;外稃长10-12毫米,背部密生长柔毛,具5-7脉,顶端具2微齿,基盘钝,无毛,芒直立,易脱落,长7-10毫米;内稃近等长于外稃,密被长柔毛,基盘钝且无毛,芒自裂齿间伸出,圆形无脊,具5脉,中脉不明显,边缘内卷,不为外稃紧密包裹;鳞被3,卵状捕圆形;雄蕊3,花药长约7毫米,顶生毫毛。花果期5-9月。
生长环境
沙鞭是沙生植物,不适于盐渍化土壤,因此,低沙地上不出现。喜生于流动沙丘上,耐干旱,不怕风吹和沙埋,繁殖力强。沙鞭是典型的沙生根茎禾草,在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及荒漠地区的流动沙丘上,海拔较高处成片生长。常与白沙蒿形成流沙上特有的先锋植物群落,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可混生在黑沙蒿群落等沙地植被中。利用根状茎呈线状向外延伸,纵横交织如网。在流动沙丘上生长高大,在固定沙丘上生长瘦弱。
分布范围
沙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几个沙区,如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以及毛乌素沙地,还有同上述沙漠毗邻的沙区,如甘肃河西走廊沙区、新疆、青海、宁夏中北部和陕西北部的沙区;
生长习性
沙鞭与地下10-20厘米深处有主轴分枝的根状茎,根状茎十分发达,长达200-300厘米或更长,最长可达二十余米,节处向下生根,向上抽出新枝。水平根发达,大致向主茎两侧分布,须根密集。沙鞭为根状茎繁殖或有性繁殖。萌动早,生长快,内蒙古的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地区3月下旬发叶,5月开始生长,6月开花,花期二十余天,7月开始结实,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由于营养枝生长旺盛,则生殖枝常受到抑制,故不能每年结实。种子成熟后短期间脱落,不易采集。冬季植株较完整地残留在根上,延长了利用时间和提高了利用率。
繁殖方法
沙繁殖方式为根状茎繁殖。
主要价值
沙鞭是荒漠地区沙地草场上质量中等的多年生牧草,还是良好的固沙植物。籽实可加工成粉,人、畜均可食。但在荒漠地区有较高利用价值。家畜中以牛及骆驼一年四季最喜食,马次之,小畜不喜食。抽穗期刈割的干草为各种家畜喜食。沙鞭质地粗糙,而愈至生长后期则愈粗糙。较其它植物干枯晚些,并在冬季除穗外,全部残存,这对于荒漠及半荒漠区,家畜终年放牧饲养的条件下,成为特别有价值的饲料。生长此草较多的地方,往往被作为牛及骆驼的冬春牧场,同时也是沙漠地区的主要打草场。在沙漠地区亦可采其子实以作家畜的补充精料。产草量据测定,在毛乌素沙地生长较好的纯沙鞭草场,每亩产干草约22.5-30公斤。沙鞭的营养枝发达,营养期长,在营养繁殖期内,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但粗纤维含量亦甚多(见:沙鞭的化学成分表)。
沙鞭的蛋白质品质较好,其必需氨基酸含量(见:沙鞭的必需氨基酸表)
较一般禾谷类饲料高,大约相当小麦麸中所含之量。沙鞭不仅是较好牧草,也是良好的固沙植物。应试行栽培,以便在荒漠、半荒漠区作饲用或固沙之用。在这方面,它几乎可与地中海地区和美国东海岸的海滩草相媲美。沙鞭的子实可加工成粉,人、畜均可食。
参考资料
沙鞭.植物智.
沙鞭.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0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