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敬夫,字燮均,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出生于江苏省
通州直隶州叠石桥沟西姜灶港(今江苏省
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中国近代布商、实业家,
张謇之友。少时曾中
秀才,被选为
海门直隶厅(今江苏省南通市
海门区)岁贡,取得了去
京师国子监深造之资格。1860年左右,来到海门江边垦荒,后又在
姜灶镇建造宅第,对海门家纺产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颇大,曾任通崇海花布总商会会长等职。他生活简朴,乐善好施,积极捐赠慈善事业,资助教育事业。在张謇创办大生实业(
大生纱厂)最困难时伸出援手,给了张謇有力支持。宣统三年(1911年)逝世,享年71岁。
沈敬夫,字燮均,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出生于叠石桥沟西姜灶港(现通州区川姜镇)。1860年左右,沈敬夫将祖上家产让与其弟后,来海门江边垦荒,逐渐聚有田产,后又在姜灶建造宅第。沈敬夫对海门家纺产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不可否定。
沈敬夫早年刻苦攻读,以图仕途发展。考中秀才费尽周折,又经多年努力,因成绩优异,被选为海门厅岁贡,即贡献给皇上的优秀人才,取得了去国子监深造的资格,便在当地教书,勤恳敬业。乡里以其忠心坦直,每逢有诉讼急事,常向他倾诉曲折原委,沈敬夫经常以其渊博的学识,明辨是非,判定曲直。
清乾隆七年(1742年),原科举制度选拔秀才进入国子监深造由7年改为12年一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海门很少有人被选上去京师国子监深造。1872年起两年间,沈敬夫等海门乡贤请求增加拔贡。当时张謇已为名士,沈敬夫逐与人拜会
张謇,两人一见如故。当沈敬夫说明来意,张謇毫不推辞,连续两年鼎力支持沈敬夫,一起向江苏督学黄瑞安争取,终于得到黄的支持,同意增加学额和贡生名额,海门走科考之路的人才看到了希望。从此张、沈两人结下友谊。
通海地区盛产棉花,家家户户以纺织土布为生计,需要布商参与流通搞活发展。眼见有利可图,沈敬夫便放弃科举仕途“下海”经商,做起了土布生意,成为海门巨商,又是南通创立同心红大牌的恒记布庄大老板。
随着通海家庭纺织业的兴起,布商逐渐壮大,官府红了眼,加重了“厘捐”收费,导致布商亏本,布业日衰。于是,众布商公推德高望重、“一言定曲直”的沈敬夫与官府交涉申请减捐。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官府仍毫不让步。无奈之下,光绪九年(1883年)沈敬夫又上门去向张謇求助。张謇对其促进地方产业之举所面临的困境十分同情,随即亲笔写了《呈请代奏核减海门花布厘捐禀》,言之凿凿,据理力争,历经数年努力,方得遂愿。
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弃官还乡,始走实业救国之路。但很多人并不相信一个读书人会在商海中有多少作为。沈敬夫为张謇的救国为民之心所感动,张謇也看中沈敬夫的财力、才能、威望和敬业精神。张謇与沈敬夫多次商讨,拟在南通设纺织厂。可是,纺市疲落,有钱人对集资办纱厂很淡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张謇筹办纱厂,资金成了困扰大生厂建设最突出的问题。张謇曾尝试过商办、官商合办、绅领商办等多种形式,股东也几经更换。求助于江、鄂二督,未果;求助于桂嵩庆、盛怀宣等官方人士,虽满口答应,却屡催不应,分文不到。张謇“告急之书,几于字字有泪”,甚至靠卖字自给,“闻谤不敢辨,受侮不敢怒”。
令张謇所感动的是,就在他困顿之时,得到沈敬夫转输资金。沈敬夫用自己布庄的全部资金接济了大生纱厂,不足,又以布庄名义向上海和南通钱庄透支贷款。沈还利用他与通、海花纱布商紧密关系,动员各棉花商、布商来投资,协助张謇筹资办大生纱厂,成为大生纱厂最早的“通沪六董事”之一。还就市场行情、经营办法为张謇献计献策:“尽花纺纱,卖纱收花,更续自转。”又担任进出货董,才解决了张謇的危机。张謇曾说:“通纺业之兴,归功于燮均(敬夫)之助。”然而当大生纱厂取得巨大收益时,沈敬夫却坚决引退,自营布业,此举名噪奉、吉、黑三省。所以张謇称沈敬夫为“昔恃—友”“今恃一兄”“内为纺织厂事十有一,为海门拔贡事一”。两人私交甚笃。
宣统三年(1911年),沈敬夫逝世,享年71岁。张謇“伤痛不已”,亲往姜灶港吊唁并撰写挽联,肯定了沈敬夫的特殊地位和念念不忘之情:“州敢云实业开幕之先,方其作始,将伯助予,沥胆相助之老友。”为表彰敬夫精神和人品,张謇誉称敬夫为“惠悫”先生,“赖其事业之勤,与有表扬之责任,乃稽谥法:兴利裕民曰惠,表里如一曰悫,即以此为先生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