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年
中国农学家
沈学年(1906年—2002年),浙江省余姚市人,中国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他是最早来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艺学系的早期创建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和作物科研事业,为作物育种和建立发展中国耕作学领域做出了贡献。
个人生平
沈学年,字宗易,1906年9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肖东乡沈湾村的一个耕读世家。祖父、伯父、父亲均以教书为业,兼事农耕。母亲是农家妇女,兄弟6人中有4人从事农业,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沈宗瀚即是其四哥。童年时代,他经常与三哥下田劳动,一同割草、放牛,深知农民疾苦,并立志要为发展农业生产、造福农村出力。
1922年7月,沈学年考入南京江苏第一农业学校。1926年毕业后升入南京东南大学农科,1928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0年毕业后任浙江省稻麦改进所技士及浙江上虞五夫稻麦育种场技士兼主任。1932年到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33年受聘于金陵大学任讲师。1934年7月,去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35年10月回国,即应聘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改组为西北农学院)任农艺组技师兼副教授。1940-1945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同时还兼任教学试验农场主任至1947年。此后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后改建为浙江农业大学)教授,曾当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第六届浙江省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第一至四届委员。直至1989年退休。
沈学年教授从事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半个多世纪,主讲过遗传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水稻生理生态等多门课程。1959年至1988年间,沈学年教授指导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0余人。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农艺篇副主编,《农业资源利用及农业区划》和《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主审。沈学年教授在中国作物学界和耕作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
人物简历
1906年9月14日 生于浙江省余姚县
1922—1926年 在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学习。
1926—1928年 在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学习。
1928—1930年 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获农学士学位。
1930—1932年 任浙江稻麦改进所任技士。
1932—1933年 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
1933—1934年 任南京金陵大学讲师。
1934—1935年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5—1938年 任陕西武功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
1938—1946年 任西北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系主任、农场主任。
1946—1989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教授。曾任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9年 退休。
2002年3月4日 病逝于杭州。
学术成果
多熟种植
沈学年是中国耕作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学年一直从事稻田耕作制度的研究。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农学家创造积累的有关耕作制度方面的宝贵遗产,他结合学习苏联的农业科学技术,在自己的教学和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耕作学课程。1980年,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会议一致推举沈学年为名誉理事长。1982年,他与姜秉权在浙江农业大学主持召开了第二次耕作学研讨会,他在会上明确提出耕作学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为80年代耕作学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会议后,沈学年接受委托再次主编《耕作学》(南方本)。1983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沈学年与刘巽浩合写的《多熟种植》一书。这本专著全面总结了中国的多熟种植经验,对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耕作栽培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小麦研究
沈学年从事农业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始于30年代初期。他在浙江稻麦改进所和上虞县五夫稻麦育种场时就开始搜集省内外大量的稻麦农家品种,并以“一穗传”的方法从事选育工作。1933—1934年在金陵大学工作期间,他发现了“1—3—86”和“宁波晚籼”两个纯系水稻的茎秆细健,抗螟力强。为此,他写成《水稻抗螟育种》一文,收录在《金陵大学农学院试验报告集》中。1935年,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撰写的《作物抗虫育种》硕士论文中,不仅参考了国外许多论文报告,也包括自己在国内进行水稻抗螟虫育种的经验,为中国当时从事作物抗虫育种的一篇重要文献。
沈学年在西北农学院任教期间,在广泛搜集小麦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分别从潘氏世界小麦和当地小麦中系选出“碧玉麦”(“武功14”)和“蚂蚱麦”(“武功27”),并在关中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碧玉麦”抗锈能力强,茎秆坚韧,色碧绿,上有白色蜡质,籽粒大而透明如玉,故得名。蚂炸麦选自当地农家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后来在黄河流域大面积推广,为中国北方粮食增产做出重大贡献的小麦良种“碧蚂1号”就是用这两个品种杂交选育出来的。
水稻研究
1946年沈学年回到浙江后,长期从事水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47年,他出版了《作物育种学泛论》。该书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国内外农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育种方法、良种推广、田间试验及生物统计,并融汇了他在西北农学院多年教学、科研的实践经验和主要成果,对当时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和作物育种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1953年沈学年著的《水稻》,是中国较早论述水稻生产的一本著作。1979年,沈学年参加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南方本)的编写工作,主持“绪论”、“耕作制度”部分的撰稿,也是全书的定稿人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南方稻作的发展,他联合了浙江、华中、江苏、南京、湖南5所高等农业院校稻作学教师,合编了《实用水稻栽培学》一书。由沈学年统编全书并与学生方德义共同撰写了“稻作生理障碍诊断”一章。此书1981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沈学年在教学和科研中,一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在50—60年代的耕作制度改革中,浙江绍兴东湖农场带头发展双季稻,并积极推广春粮、连作稻三熟制。沈学年深入该场,与场长胡香泉共同研究耕作改制的有关措施,并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大学的科技人员一起,把胡香泉口述的生产经验,编写成《东湖农场三熟稳产高产经验》小册子,于1965年出版。浙江省改革耕作制度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委授予的一等奖。
沈学年经常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和学生到农村蹲点或到国营农场如嘉兴双桥农场、诸暨良种场、余姚实验农场等进行现场教学。下乡时,总是和年轻人一道下田,边干边讲。他那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大家。他了解下情,对农业生产有充分的发言权。省里有关党政领导下乡视察时,经常邀请他当技术顾问。他几乎每年都要与省农业厅、农科院的有关专家一起参加省内的生产考察,出席省农业科技会议。农闲时,省农业厅还把农业劳模和生产能手请来和他一同总结生产经验。他也经常起草生产经验总结和高产典型的报告,这不仅及时指导了生产,而且丰富了教学科研内容。1974年,他在诸暨县红村蹲点时总结的《从红村的粮食高产谈科学种田》这本小册子中,写了“露天工厂”、“八字宪法”、“四良配套”、“水稻一生”四个部分,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多次在群众大会上宣讲,深受农林干部、群众欢迎,后来由诸暨、绍兴、温岭县农业局大量翻印,普遍散发。
社会评价
沈学年平易近人,谦虚、厚道、热情。他交了不少农村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朋友,并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对于他们来信中反映的一些问题都要仔细研究,认真解答,做到有信必复。
沈学年十分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他在80高龄时还亲赴陕西杨陵和辽宁沈阳分别参加由中国耕作学制度研究会召开的青年耕作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会前他积极承担论文评选工作;会上他热情洋溢地勉励青年们要热爱专业,发扬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为发展中国耕作学科、促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青年时代的沈学年是个篮球运动员,体魄强健,性格开朗,喜好活动。他有三个爱好,即骑自行车,听话剧,养花草。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特别是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为发展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曾被选为全国和浙江省的人大代表。
沈学年对工作和生活充满情趣、生机和活力。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竟是一位前列腺癌症晚期患者,1979年曾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做过两次大手术,此后一直带着皮管过日子。沈学年是个乐天派,他说:“一息尚在,仍要奋斗。”在86岁高龄时他又接受农业部的委托,担任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新编《耕作学》(全国本)教材的主审工作。他默默地耕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人物成就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六届浙江省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第一至四届委员,民盟浙江省委第五至八届顾问,著名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耕作学科创始人之一,浙江大学教授沈学年先生于2002年3月4日18时24分在杭州华家池寓所安详逝世,享年96岁。
沈学年教授1906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肖东乡。1930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毕业后在浙江稻麦改进所任技士。1932年起,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农学院助教、讲师。193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获农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应聘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授、系主任。1946年后历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及农场场长,并兼任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工会主席30余年。
沈学年教授从教70年来,桃李满天下。不仅教学、科研成果卓著,而且思想品德高尚,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农业科学和教学事业。
沈学年教授逝世后,遵照生前的遗愿,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丧事从简。
主要论著
1 沈学年.水稻多雌蕊性的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34.
2 沈学年.作物抗虫育种.硕士论文,1935.
3 沈学年.作物育种学泛论.杭州:当代出版社,1947.
4 沈学年.水稻.北京:科学出版社,1953.
5 沈学年.作物的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4.
6 沈学年.以防治倒伏为中心的旱稻田间管理.中国农报,1959,(7):25.
7 沈学年主编.作物栽培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
8 沈学年.绍兴县东湖农场新三熟制早稻育秧经验.浙江农业科学,1961,(3):108.
9 沈学年主编.作物栽培学(南方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0 沈学年等.实用水稻栽培学稻作生理障碍诊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1 沈学年,刘巽浩.多熟种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2 浙江农业大学(沈学年)主编.耕作学(南方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3 沈学年.掌握自然规律,育化旱稻秧苗.浙江农业科学,1990,(3):110.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6 13:14
目录
概述
个人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