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克宽
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
汪克宽(1301年—1372年),字德辅(一作仲裕,亦作德一),别号环谷,祁门南乡桃墅(今属塔坊)人。自幼资质聪颖,6岁时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10岁读《四书》便能自定标点,体会书中精义,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后问业于吴仲迁,学益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宣歙间。学者称环谷先生。洪武初(公元1368年)征修《元史》。书成,将授官,以老疾辞归。汪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逸》九卷(均《四库总目》),又有《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并传于世。
人物生平
汪克宽的祖父汪华是双峰饶鲁的弟子,得黄榦之传。元延祐4年(1317),乡里传阅乡试题目,13岁的汪克宽一见,挥笔成篇,乡人惊呼“天才”。后到浮梁县随名师吴仲迂学于州学,因悟性好,学业大进。泰定3年(1326)考中举人,次年春晋京参加会试,因“答策伉直”与主考官见解不合,论时事又受到当权者讳忌,而落榜归乡。汪克宽在做学问方面坚持己见,不轻易认同现成的定论,这也决定了他难入仕途。他深感“道不行于当时矣”,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用来研究理学,开馆讲授,著述理义。在宣州歙州讲学时,从学者甚众。
1327年参加进士考试时,论点同主考官不吻合而落榜,从此放弃应试求仕之念,专心研究经学,并在宣州徽州一带讲学,投入他门下求学的人很多。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洪武二年,以宋濂王祎为总裁、汪克宽等十六人为纂修, 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从洪武二年二月到八月,用一百八十八天的时间,修成顺帝以前各朝的历史,共一百五十九卷。接着,明朝政府派欧阳佑持等十二人到全国各地征集顺帝一朝的资料。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仍由宋濂、王祎任总裁,但纂修人员作了大幅度的调整, 这一次纂修共十五人,只有赵埙曾参与第一次工作,其余都是新人。八月书成,共五十三卷,历时一百四十三天。前后两次修成的文稿经过统一加工,共二百一十卷,内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两次开局共历时三百三十一天。
汪克宽博学多才,声名远播京师,1369年,在朝廷的一再诏请和礼聘下,以68岁高龄应聘入都,协助宋濂编修《元史》。入明,洪武初聘修《元史》,书成将授官,以年老有疾辞归。著《环谷集》 、《诗集传音义会通》、《程朱易传义音考》及《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等书。是编采《仪礼》、《周礼》、《大戴礼》、《小戴礼》、《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及诸经之文凡有涉及礼者,以吉、凶、军、宾、熹五礼统之。凡吉礼为目六十八;凶礼为目五十七;军礼为目二十五;宾礼为目十三;熹礼为目二十一,而终于《礼经附说》。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克宽究心道学,于家度数非所深求,于著书体例,亦不甚讲”。所录每条必标出典,一类之中逐条排列,文相属而语不属,故不免有参差无绪之嫌。又因此书实考典文,非考故事,遂多引春秋之际失礼之事,杂列于古礼制之中,如祠礼,引昭公十五年有事于武宫;尝礼之桓公十四年王申御廪灾、乙亥尝;□礼之桓公八年正月五日再燕;大阅礼之桓公六年秋八月大阅;朝礼,春秋之书朝三十六;遇礼,隐公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等等均是,并系以论说,纠正其谬。也有不加论说者,如拾尝礼之文公二年断值公;□礼之襄公二十八年楚人使公亲□等等即是也。书中对前儒之说也有所驳难,但驳难中亦不免有失考无据之言。虽然全书体例比较特殊,但仍属研究《仪礼》一类著作,并且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研究古代礼制。作者这种按类系目,以目列事的方法,虽与传统的研究三礼的方法不同,但却简捷明快,可称古礼之类书。不足之处在于每目条列诸事间无次序,选取材料亦多有可商榷之处。此书明程敏政《篁墩集》作《经礼补逸》 ,并称其“尤号精确,乃百计购得之”云云;《四库全书总目》亦作《经礼补逸》,知其以两名行世。有明刻本,刊刻者为克宽元孙,今藏北京图书馆,另有《四库全书》本及《通志堂经解》本等传世.。
修史工作结束后,朝廷将授官职,汪克宽以年老多病为理由辞而不受,于是赐白金等物,用官车送归家乡。汪克宽一生留下的著作较多,今存《环谷集》、《易经程朱传义音考》等11种。汪克宽治学以严谨恭行著称,后学程敏政春秋李贺温庭筠的风格。汪克宽回归乡里后,建“书舟可楼”,广藏经史,潜心讲道著述,淡泊自乐。汪克宽病逝后,葬于县东盛村。
主要影响
书法
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有汪克宽《江喜传》手卷,系汪克宽在元泰定二年(1325)为婺源名医汪哲所书的小传。纸本,纵24.8厘米、横56.2厘米。该卷手迹结构精谨,气韵朴厚,卓然有大家风范,卷后有吴得英、陈得萱、程鸿浩等人题跋。
思想
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而在新安(后称徽州)的传播和影响尤深,世称“新安理学”。理学的奠基人洛阳程颢程颐和集大成婺源朱熹的祖籍均在歙县篁墩(今属屯溪),故其为“程朱阙里”。 新安理学的主要著作,有解释程朱理学命题的《性理字训讲义》、《太极图书》、《近思录注》,阐发程朱学术思想的《四书发明》、《书传纂疏》、《礼记集成》、《六典撮要》等。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新安理学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是汪克宽的理学名作,凡30卷。他取孔子手笔之《春秋》 ,博考诸说之异同,研讨众说,荟萃成书。明大学士程敏政称赞他“六经皆有说,而春秋独盛,平生皆可师,而出处尢正。其道足以觉人,其功足以卫圣”。 《新安学系录》理学著作,明程瞳撰。休养宁县人。此书程颢程颐起,至明弘治年间止,共记录了112位新安理学家的事迹和主要学术观点,是对新安理学家进行系统介绍的第一部专著。
主要作品
著书
汪克宽勤于著述,著有《经礼补逸》、《易经程朱传义音考》、 《诗经集传音义会通》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春秋作义要诀》、 《通鉴纲目凡例考异》 、《春秋诸传提要》、《周礼类要》、《六书本义》、《左传分纪》、 《环谷集》 共11种。汪克宽以非凡毅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力,将一些宝贵的古经书籍重新考订整理,分析研究。其治学精髓,在于阐发程朱理学“正心诚意”、“克己修身”以躬践存省为本的精神,当时的大学士程敏政对汪克宽有这样的评价:“六经皆有说,而春秋独盛;平生皆可师,而出处尤正。其道足以觉人,其功足以卫圣。”
经礼补逸九卷[元汪克宽撰]附録一卷[明弘治十年汪氏刻本 ]
经礼补逸九卷[元汪克宽撰]附録一卷[明弘治十年汪氏刻本(卷五至九配清抄本) ] 经礼补逸九卷[元汪克宽撰 明嘉靖十七年刻本 ]
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
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
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
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存二十…
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存十八卷…
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存十…
春秋胡氏传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 ]存十一…
诗词
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
峄山白桐千年枝,金星烂烂蛇蚹皮。
文光七轸蓝田玉,冰弦细绕吴蚕丝。
丹山云暖凤皇语,露草寒蛩诉秋雨。
娥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
翠岩悬瀑锵琼瑶,雷霆霹雳轰层霄。
瞥波细萍浮荡漾,劈空轻絮飞飘飖。
仙林唳鹤惊离别,老龙湫底吟寒月。
海门送上子胥潮,澎湃奔腾卷残雪。
羽人潇洒颜如仙,冯虚来往黄山巅。
古音净洗筝琶耳,何须更濯丹砂泉?
人物争议
《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说克宽生于大德五年。《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八年,卒于明洪武五年。
《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说克宽卒于洪武五年。《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亦说克宽卒于明洪武五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1 08:5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