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龙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汪世龙,安徽人,1964年7月生,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蛋白质专委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学学会理事。
人物经历
1988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8年7月至1990年8月在安徽科技学院任教。
199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6年6月来同济大学工作至今。
其间1999年9月至2000年5月在杨浦区科委挂职锻炼,任杨浦区科委副主任。
2000年5月至2002年1月在美国Cornell University生物化学系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4月至2016年9月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担任职务
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社会兼职
现任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民建市委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委,民建同济大学委员会第四届主委,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十四届、2014年、2016年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第一、二、三届蛋白质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十、十一届理事, 十二届副理事长、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
1.纳米材料对干细胞的分化和更新研究
2.纳米材料作为治疗哮喘、炎症、肿瘤等药物载体的研制
3.脊髓损伤修复的纳米仿生支架研制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现已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摘录的30余篇 ,申请专利6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的治疗肿瘤的分子机理研究”(1997-1999)
“抗HⅣ-1gp160裂解和gp41穿膜抑制剂的研究”(2006-2008)
第二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脉冲辐解和激光光解研究有毒降解有机物的机理”(2000-2002)
“纳米二氧化钛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研究”(2006-2008)
主持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多肽作为艾滋病药物的研制”(2003-2005)
“多肽 药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载药体系研究”(2006-2007)
主持留学回国人员基金:“HⅣ-1抑制剂的研究”(2003-2005)
以第二负责人参与973项目:“SARS病毒S蛋白功能研究”(2003-2004)
承担的项目
⒈ 国家973计划重大专项,2010CB912604,心肌中局部内源性H2S生成调控及传递,2010-1014
⒉ 国家863纳米重大项目的子课题,VP-16作为治疗胃癌纳米新剂型的研制,编号:2007AA022004,2008-2012。
⒊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人乳铁蛋白异位表达和对羊乳房、乳汁的影响,编号:2009ZX08011-032B,2010~2012
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HⅣ-1多肽抑制剂/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研究,编号:50673078,2007~2009
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HⅣ-1gp160裂解和gp41穿膜抑制剂的研究,编号:30570376,2006~2008
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二氧化钛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研究,编号:50572074,2006~2008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项目“耐高温高产酒精酵母菌株的优化和机理探讨”编号08ZZ21,2008-2010
⒏ 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组合多肽作为艾滋病膜融合抑制剂的机理研究,编号:06JC14068,,2007~2009
⒐ 上海市纳米专项,多肽药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载药体系的研究,编号:0552nm028,,2005~2007
⒑ 上海市科委项目:多肽作为HⅣ-1治疗药物的研究,编号03DZ19223,2004-2006
代表性文章
⑴“Interhelical Interaction in the gp41 Core Implication for the Activation of HⅣ-1 Membrane Fusion”,Biochemistry,2002,41(23),7384-92。
⑵“Mutations that destabilize the gp41 core Determinants for stabilizing the SⅣ/CPmac envelope glycoprotein complex”,Journal of Biol and Chem 2002,Apr.12 277⒂:12891-900。
⑶“Antitumor mechanism of VP-16: A pulse radiolysis study”,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2002,Vol.45,No.4,P394-397。
⑷“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Interhelical Interaction in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gp41 Envelope Glycoprotein by Alanine-Scanning Mutagenesis”,Journal of Virology,2001,75(22),p11146-11156。
⑸“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的瞬态粒子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Vol.24,No.11,2014-2018。
⑹“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聚丙烯胺/α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表征”,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⑾:2173-2175。
代表专利
(1)“一种新型纳米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 200510110167.4。
(2)“抗HⅣ-1多肽C22,其编码序列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 200510023542.1。
(3)“抗HⅣ-1的Furin酶抑制剂的制法”,专利申请号 200510028550.5。
研究成果
⒈ 高温高产酒精菌种和高效降解有毒有机物菌种的筛选、优化和机理研究:
利用一些极端条件对现有菌种和酶等进行诱变,期望获得一些优异的菌株和高效的酶,从而提高酒精生产的产量和发酵温度,或提高降解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能力,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本实验室现已获得了多株高产酒精和耐高温的优质酵母菌种。
⒉ 纳米载药体系及其生物效应的研究:
针对层状双氢氧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等一些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能,进行了多种类型纳米材料的制备、控释和靶向性质的探讨,对所得的纳米粒子在治疗肿瘤药物和多肽药物载运的效果上进行了尝试,获得了一些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纳米新材料和药物新剂型,同时对纳米材料作为佐剂和DNA疫苗载体等进行研究。
⒊ 多肽及活性化合物作为分子药物的研制:
根据HⅣ-1膜融合的机理,分别从四个方面设计了系列多肽来作为HⅣ-1膜融合的抑制剂。即利用前体加工酶的抑制剂来抑制gp160的裂解;利用类CD4的多肽竞争gp120与CD4的结合;类gp41的碳端多肽来竞争抑制gp41分子的构象变化;上述三类多肽的活性中心组合成的组合多肽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对心肌中局部内源性H2S生成调控及传递的机理进行研究。
⒋生物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瞬态动力学研究:
利用课题组研制的纳秒级瞬态激光光解装置和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纳秒级瞬态激光光解,探索重要生物分子的瞬态行为和功能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小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获奖记录
⒈ 2007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⒉ 承担的本科生课程“蛋白质化学”,2006年被评为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和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
⒊ 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2007年被推荐为同济大学为优秀本科生论文。
⒋ 指导学生参加的2007年第十届全国“挑战杯”比赛,作品“高温高产酒精酵母菌种的优化”获上海市二等奖。
⒌ “蛋白质研究”获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8 10:3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