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位于
江西省樟树市,创建于1952年。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国知名酿酒企业。
公司介绍
四特酒是以整粒大米为原料,优质大曲为
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三进四出”继渣混蒸的生产工艺,分层蒸馏,按级摘酒,经理化、色谱检验、品评、分级、贮存和勾兑等道工序,精心酿造而成,具有发酵期适中、技术性强、出酒率高、质量稳定等特点,在
白酒行业自成体系。
原国家轻工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在对四特酒香味组份进行一年多的剖析研究后,确认四特酒的香味组份含量及量比关系与其它各类白酒明显不同,具有独立构成香型的特点。1997年3月,经国家轻工总会、全国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四特酒香型(特香型)成为全国白酒五大香型之中“其他香型”之一。
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中华
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省
樟树市,这里依山傍水、山川秀丽,有着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著名的阁皂山被
唐高宗御赐敕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而水质清澈、奔腾不息的
赣江则孕育了以“稻文化”为核心的神秘的赣鄱文明。
四特酒的工艺一直引领着中华酒文明,唐时就有“四特土烧”工艺,明时江西的大科学家宋应星还将四特土烧的工艺写进《天工开物》。一篇《曲蘖》,影响了后来中国白酒的规范化酿造和规模化酿造。
如今,四特酒依然有古法工艺,以整粒大米、优质大曲为原料,汲取与阁皂山九龙泉同脉的地下矿泉酿造,精心勾兑久贮而成,以风味独特著称于世,被中国白酒泰斗
周恒刚先生亲自领导的专家组定义为“特香型”。
四特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融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大型酿酒企业。主要产品有“珍藏四特、15年陈酿、商务四特、10年陈酿、5年陈酿、四特老窖等100多个品种,形成了覆盖高中低档、高中低度的产品结构。是江西的最大酒类品牌,中国名牌。
五千年的四特酒史,汲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印证了中国酒文明发展的每一个脚印。在新时代面前,创新的四特酒正以“王道之酒”的姿态屹立在
中国名酒之林。
历史:据清江县《县志》记载,四特酒已有1700百余年的酿造历史。早在明.清时代,四特酒已畅销
湖南、湖北、
广东、广西、
浙江、福建等地。
四特酒
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2年。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国知名酿酒企业,公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拥有员工4000余人。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中国饮料制造业纳税百强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等荣誉称号。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司经济效益保持了快速稳健的增长步伐,各项指标位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居
江西白酒行业之首。 公司生产的“四特牌”四特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建厂以来,四特酒沿袭千年古法酿造,以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续渣混蒸,“三进四出”操作,老窖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经贮存、勾兑等多道程序精工酿制而成,形成“浓头酱尾清中间”的“特香型”白酒。
发展规划
公司正着手打造四特“两城”建设工程,该工程位于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总规划面积2000多亩,预计总投资15亿元,包括科技工业城、酒都文化城。其中,科技工业城包括科研中心大楼、物流培训中心、产业链集群中心、生产中心等建设项目;酒都文化城包括仿古酿造城、生态景观、酒文化节广场、酒文化风情园、酒文化休闲中心、中华酒文化影视拓展基地等建设项目。 公司生产的“四特牌”四特酒主要产品有:包括四特珍藏系列、四特天工古酒系列、四特东方韵系列、红色经典系列、四特15年陈酿系列、9年陈酿、5年陈酿,四特老窖系列等多个品种,形成了满足各阶层消费群体的产品结构。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四特系列产品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自治区,被誉为“
江南第一名酒”。
企业文化
创新是保持品牌长盛不衰的活力,在新时期,四特更加注重创新的生命力,四特重点实施新品牌战略,进行战略创新,四特产品形成了3+1的产品架构:以珍藏为核心的系列高档酒品种;以陈酿为核心的系列主流酒品种,以老窖为核心的系列规模化销量品种,以及独有的系列细分品种。在制度上,四特不断完善管理架构,进行销售制度创新,生产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制度创新,力争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效益。在技术上,四特除了保持其传统的产品工艺和产品特色外,还积极吸收融入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更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的经营创新体现在经营模式、经营体制、经营战略上的创新,我们不断地对各销售团队进行优化,推行先进的适合四特实际情况的经营模式。相信通过四特的不断创新,四特必将迸发出更加强劲的活力。
四特文化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四特公司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企业精神,鼓励员工投身四特,重视和培育健康、向上、有共同价值观的独特的四特文化,是四特公司今后相当长的路上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四特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四特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保护消费者和职工合法权益,扩大社会就业,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构建了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公司荣誉
1959年
周恩来总理在
庐山品尝四特酒后,赞誉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
1972年
邓小平同志在
樟树考察时,赞扬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
2011年9月16日,在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华樽杯中公司荣获“2011年度中国酒类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品牌”、“2011年度中国酒类十大最具竞争力品牌”、“2011年度全国白酒品牌价值20强”等奖项。
2012年9月2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四特酒有限公司又荣获“2012年度中国酒类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品牌、2012年度中国白酒十大最具创新精神品牌 、2012年度中国酒类十大最具全球竞争力品牌”等奖项。
企业大事
1952-1986
1952年4月,
国家对“娄源隆”等酒店实行赎买政策,成立了国营樟树酿酒厂。 1959年
1959年8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江西庐山召开,樟树四特酒厂接通知,送500公斤四特酒上庐山。酒送到后,时任省长的
邵式平请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品尝验酒,周总理品后盛赞四特酒“清香醇纯,回味无穷”。 1972年
1972年11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志偕夫人
卓琳在樟树考察时,参观了樟树四特酒厂,在喝过四特酒后赞扬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 1979年
经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江西省樟树酒厂注册使用“望津楼牌”商标。 1981年
1981年10月19日,江西樟树四特酒厂将“望津楼”四特酒改为“四特牌”四特酒,并进行
商标注册。1983年
1983年3月,经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四特酒厂正式注册“四特牌”商标。
1983年12月,经
清江县人民政府批准,“江西樟树酒厂”更名为“江西樟树四特酒厂”。 1984年
1984年8月13日,省委书记
万绍芬视察四特酒厂;
1984年11月17日,樟树四特酒厂第二期扩建工程破土动工。建筑面积56774平方米,投资2623万元,为我省
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1986-1993
1986年3月2日,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
刘方仁一行三人视察樟树四特酒厂。
同年,四特酒厂引进
德国先进灌装设备,并于次年成功建成
西德线。
1986年12月,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省长
吴官正、省府秘书长
张逢雨、省计委主任王英等先后视察樟树四特酒厂。 1987年
1987年11月1日,西德灌装机接收验收,西德生产线正式建成。
1987年11月17日,年产5000吨的四特酒第二期扩建工程竣工。 1988年
1988年4月,由全国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等组成的专家组在考察四特酒的生产工艺后,总结四特之特在于“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三型指酱、浓、清型),确定了四特酒为“特”型酒。
1988年10月,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开发中心与四特酒厂合作开展对四特酒香型的研究。
1988年12月5日,“四特酒香气成分的研究”通过省级验收鉴定。 1989年
1989年10月,江西樟树四特酒厂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达到11523.77万元。1991年
1991年,江西樟树四特酒厂获得“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1992年
1992年7月30日,江西樟树四特酒厂被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评为大型二档企业。
1992年9月22日,四特商标被评为首届江西省著名商标。
1993-2003
1993年4月9日,成立江西樟树四特酒销售总公司。
1993年6月14日,在第五届亚洲及
太平洋国际贸易博览会上,四特系列酒荣获博览会金奖
1997年
1997年3月,经国家轻工总会、全国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四特酒香型成为全国白酒五大香型之中的“其它香型”之一。1999年
1999年4月,在樟树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登记江西樟树四特酒业有限公司。
2001年6月2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
南昌品尝四特酒后,满意的赞之“名不虚传,上等好酒”。2002年
2002年3月,廖昶接任江西四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江西四特酒厂建厂50周年。
2003-2006
2003年9月,经中国质协质保中心认定,江西四特集团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一次性通过验收,并获国家商标注册的ISO9001:2000质量标准
管理体系认证。
2003年11月28日,江西省政协主席
钟起煌视察四特集团。 2004年
2004年2月,“四特”及图案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被认定为“
中国驰名商标”。
2004年3月29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廖昶当选“江西十大井冈之子”。
2004年11月10日,
韩国尚州市访问团一行在樟树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访问四特集团。
2004年11月11日,由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组织的“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先进个人评选揭晓表彰大会”,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西四特集团荣获“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光荣称号,董事长、总经理廖昶荣膺“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个人”光荣称号,成为江西省酿酒行业唯一获此“双荣”的企业。
2004年12月20日,
樟树东站酿酒基地自2003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正式投产。
2004年12月31日,江西四特集团上缴税利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
大关,铸造企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2005年
2005年3月,集团投资300多万元,对原有10多台超期服役的GP24型灌装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更新,引进了12条灌装线。
2005年7月9日,在原江西四特集团的基础上,通过体制改革,成立了
中外合资企业——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四特”实现了以
计划经济体制走向
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跨越。
2005年9月5日,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公司2005年度“江西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光荣称号。
2005年9月24日,公司获“全国食品安全百佳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2005年10月,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举办的“推荐质量安全优秀品牌”活动公布了检评结果,“四特牌”四特酒被评为“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推荐品牌”。
2005年10月,在全国“三绿工程”工作会上,国家商务部会同中宣部、科技部、工商总局等12个部门联合推荐肉、酒、蔬菜三大类中的33个品牌为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四特牌”四特酒喜获此项殊荣。
2005年11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廖昶当选为“江西省劳动模范”。
2006-2008
2006年2月6日,公司荣获“突出贡献工业企业”、“五十强民营企业”、“纳税百强民营企业”、“安置就业先进民营企业”四项荣誉称号。
2006年4月25日,由国家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主办的“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制订讨论会在樟树召开。国家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的专家郭新光、康永璞、张蔚,
江西省酿酒工业协会的领导刘崇明、张道珊,吉安堆花酒厂、赣州章贡酒厂等多家“特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公司有关领导及质量部、生产部、科勾中心的技术人员共计40多人参加了会议。经过一上午的讨论,郭新光等三位专家同与会代表就“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涉及的产品分类、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分析方法、检验规则等项目的设定达成了共识,为下一步专家制定“国标”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中,公司生产的四特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确定为“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创新品牌”。
2006年5月21日上午,
纳米比亚共和国前总统、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
努乔马一行在樟树市委书记喻晓社等领导陪同下参观四特,盛赞四特酒是“全人类共享的佳酿”。
2006年9月,江西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四特“江西省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成为江西省食品行业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2006年9月, “四特牌”四特酒荣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自1995年评选以来, “四特牌”四特酒历届均被评为“江西名牌产品”。
2006年11月25日,经标准化机构确认,公司建立的标准体系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满足企业需要,标准化工作良好,符合GB/T 15496-2003、GB/T 15497-2003、GB/T 15498-2003国家标准要求,达到AAAA级。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公司“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
2006年12月20日,由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江西省十大爱心单位”评选颁奖大会上,公司荣获“江西省爱心单位”称号。
2006年12月27日,公司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四特酒科技工业城及酒都文化城总体发展规划》。 2007年
2007年1月19日,通过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历经一年多的反复论证,以四特酒为代表的特香型白酒,由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并正式颁布,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
2007年2月6日,经
宜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审批,公司正式冠名为“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2月25日,公司喜获“纳税超亿元特别贡献企业”光荣称号。
2007年2月27日,公司被授予“纳税百强民营企业”称号,位居百强之首。
2007年5月18日,公司获中大华远认证中心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7年6月11日,公司累计上缴税收超亿元,达109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6%。
2007年8月16日,
香港、澳门江西省政协委员莅临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视察。
2007年9月8日,由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杂志社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新闻发布会暨税企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正式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我公司荣获了2006年度中国饮料制造业纳税百强企业。
2007年10月16日,韩国
堤川市副市长金在甲先生参观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12月10日,公司上交税收突破2亿元,达2.06亿元。全年上交税收2113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08378万元。
2008年开始
2008年1月18日,董事长、总经理廖昶当选江西省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2007年度樟树市“三个文明”建设表彰暨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司获“纳税超二亿元突出贡献奖”、“十强纳税企业”、“税收增收奖”、“支持新农村建设先进企业”、“综治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五个奖项。
2008年2月22日,在2007年度宜春市工业和民营经济总结表彰会议上,公司荣获“工业十强企业”、“民营企业纳税百强”称号。
2008年3月12日,公司营销总部在南昌构建。
2008年4月8日,2007年度全国酿酒行业信用等级评价颁证大会在
湖北武汉召开,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被评定为
企业信用等级AAA级。
2008年8月18日公司成立 “四特慈善基金”。
2008年8月26日,公司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工业优强企业”称号。
2008年11月18日,公司举行技术中心省级认定评审会,经过仔细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四特公司技术中心完全达到省级要求。
2008年11月25日,董事长、总经理廖昶被省委统战部、省人事厅、省工商局、省中小企业局授予“江西省二十名优秀建设者”荣誉称号。
2008年12月,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云南省食品协会协办的“实施龙头食品企业战略,推进食品工业强县发展高层论坛暨2007-2008年度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和食品工业强县(市、区)表彰会”在
昆明召开。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被授予“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称号。
2008年12月28日,储酒罐建设竣工验收。项目总投资约328万元(基建约68万元,酒罐和管道约260万元),于2008年9月4日开工。
2008年12月30日,包装六车间(新线)建成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约113万元(基建约48万元,设备约65万元),于2008年10月18日开工,12月28日竣工。
2008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累计销售收入11.92亿元,上缴国家税收2.8亿元。
2009年
2009年2月17日,公司荣获“四率”标兵企业称号,董事长、总经理廖昶荣获“2008年度江西优秀企业家”称号,副总经理贺恒辉荣获“2007-2008年度工业企业市场营销功臣”称号。
2009年2月,公司获得
宜春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8年度民营企业纳税100强”称号。
2009年3月19日,江西省省长
吴新雄视察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4月7日,公司被评为宜春市2009年度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2009年7月5日,公司被江西省企业家联合会、江西省企业家协会授予2008年度江西省优秀企业称号。同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廖昶被授予2008年度江西省优秀
创业企业家称号。
2009年8月3日,公司“两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09年9月,公司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2007—2008年度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奖。
2009年10月20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廖昶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国争光杰出赣商60人”称号。
2009年11月,经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获批“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为江西省白酒行业唯一获批企业。
2009年11月30日,公司荣获“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荣誉称号。
2009年12月20日,四特科技工业城开工奠基典礼在樟树市阁山镇隆重举行。
2011年9月16日,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华樽杯中公司荣获“2011年度中国酒类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品牌”、“2011年度中国酒类十大最具竞争力品牌”、“2011年度全国白酒品牌价值20强”
品牌价值
经“华樽杯”第三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组委会评测,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度的品牌价值为55.91亿元。
品牌文化
酒都名扬
夏为商汤所灭,建立商王朝的成汤深知三苗吴人的野心,于是派使臣出使吴城,希望能永世修好。吴人恨在夏朝,应该说是商汤为三苗吴人报仇了雪恨,于是吴人在商汤仁义的感召下甘愿成为商的
方国(臣服于商王朝的国家或部落)。根据考证,今天的吴城遗址可能就是当年的方国都城。
和商朝的睦邻友好让吴人再次得到了和平的田园生活。这次吴人将自己的四特美酒献给商王,不是要诅咒商汤的后人亡国,而是心甘情愿对商王朝仁义的臣服。
四特美酒献给商汤之后,很快被商贵族追捧,吴城的四特美酒很快供不应求,于是吴人的方国都城——吴城被商贵族誉为“酒都”。从吴城遗址出土的觚、尊、爵、斝等多种酒器来看,吴人当时的酿酒技术已经十分娴熟,酒都并非徒有虚名。
“臣”是商朝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的官员,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酿酒的酒正等等。从吴城遗址发现的“臣”字陶片或许正是商朝酒正“臣”子在
吴地酒都取酒时留下的痕迹;或许这个“臣”字也印证了吴人甘心称臣商王朝的宽阔胸怀。
从今天吴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吴城的青铜器具有自己独立的文化风格,但是也受到商文化的影响。今天这些锈迹斑斑的青铜,完全见证了吴城作为酒都和商王朝千丝万缕的历史史实。
古法工艺
――酿酒古法起源于此 江西地域的悠远酒史:吴城地域正是上古时代传说中仪狄所在的区域。东汉《说文》有“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
陶渊明《集述酒诗序》有“
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的描述,证明江西地区是中国酒的起源地。
樟树地区3500年史迹吴城、筑卫城遗址的出土器物(
陶豆、壶、鬶等酒器)可作为江西地区酒文化发达的证据。
《礼记·乡饮酒义》记述了华夏先民的敬老之礼,以酒为仪,以豆为器:“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酿酒古法兴盛于此
《晋书·地道记》:“宜春县出美酒,随岁贡上。”
《旧唐书》卷一零五、《新唐书》卷一三四载:唐玄宗
天宝二年(743年),凿运河至长安,江南漕船三百艘满载各郡名产进献,皇帝诏群臣临观,豫章郡船载江西名酒贡奉。皇帝叹曰“万代之利”。
《新唐书·地理志》:“有宜春酒,酿酒入贡。”
宋《太平寰宇记》:“宜春酒酎随岁举上贡。”
――古法由天工开物传扬
江西历史上酒业的发达居全国之冠
《新唐书·王仲舒传》:“江西傕酒利多他州十八”,江西酒产量远高于全国各地。
陆游《对酒》:“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
《文献通考·征榷考》:
元世祖时江西每年酒课11万7千锭,全国酒课468554锭,江西几占1/4,江西白酒成为天下第一。
《天工开物》之《乃粒》、《曲糵》、《陶埏》篇记载樟树地方制酒法,酿酒古法随《天工开物》的流传而名扬海内外。
传世特香
四特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优质的产品,不仅获得了伟人的赞誉,在市场上也有非常良好的表现,但是从建国初一直到1984年,四特酒始终在国家组织的白酒评比活动中未被提名。
通过研究,四特人最终明白问题出在香型上。当时中国白酒界公认的白酒香型有五大类:清香型、酱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兼香型。四特酒虽然品质优良、工艺独特,但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香型,而所有被评为国优的白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型。
四特酒的香型归属于哪一种呢?
四特首先找到了中国白酒界的泰斗、时任中国白酒协会副会长的沈怡芳。1987年4月,沈怡芳特意品尝了四特酒。经望、闻、品之后,沈怡芳认为四特酒确是好酒,但对四特酒到底应该属于什么香型也颇感迷惘。
虽然沈老先生一时也难下结论,但由此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四特酒的香型问题不仅为四特人所关注,也成为沈怡芳关注的一个问题。
1988年1月26日,沈怡芳亲自来到四特酒厂进行了考察。通过察看四特酒生产车间和与技术人员的交流,沈怡芳对四特酒独特的酿造工艺有了深刻了解了。对这次考察,严谨的沈先生得出的结论是:“四特酒既不像浓香型,也不像酱香型,清香、米香都不像,是个‘四不像’的酒。所以,应该考虑其他香型。但该定什么香型,现在还定不下来。”
1988年3月8日,四特
北京召开了四特酒质量汇报会。沈怡芳在会上首先系统介绍了自己在四特酒厂实地考察的情况。然后,到会专家对四特酒从色、香、味、型各个方面进行了品评。对四特酒的香型,专家们争议颇多。有的认为:四特酒清香、优雅,可以名之为优雅型;有的认为:应该叫清雅型;还有的认为:四特酒产于江西,干脆就叫赣型。最后,中国首席白酒专家周恒刚先生提议道:“叫特型最好,四特酒就是特嘛。”周恒刚的提议,获得了到场大多数专家的初步认同。
1988年4月26日,周恒刚、沈怡芳、曹述舜、于树民、金凤兰、金佩璋、陶家驰等全国知名白酒专家齐聚四特酒厂,对四特酒的香型进行确认。经过3天的实地考察,在同年4月29日召开的“四特酒风格研讨会”上,专家们最终做出了四特酒香型的结论:四特酒的香型就是“特型”。同时,专家们还总结了这种香型的风格:“整粒大米为原料,大粬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香俱备犹不靠。”
名称由来
早在5000年前,这里的
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酿酒的历史。樟树市内筑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大量
陶皿、酒器,以及吴城遗址(殷商时代)精美的青铜器,还默默地印证着远古时期这里酒文明的辉煌。今天的四特酒就是伴随着商的青铜文明而得名“四特”的。
清代光绪年间,樟树
满洲街一家名叫“娄源隆”的酒店,在继承本地传统小曲酿造蒸馏白酒工艺的基础上,取众家之长,经多年实践,酿造出了酒色清亮,香醇可口的优质白酒,勾兑出售后,大受欢迎。为了仿止假冒,娄源酒店在装酒的酒缸和酒坛上贴上四个“特”字,作为标志,以便与其他酒店的酒相区别,表示特别优质,“四特”名称由此产生。
具有“亮似钻石透如晶,芬芳扑鼻迷逗人,柔和醇甘无杂味,滋身清神类灵芝”四大特色,并因此而得名“四特酒”。
酿造者
娄修隆(1874—1950),
临川县城西乡娄家村人。生于
清同治13年(1874年),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其父见他生性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所以,尽管祖辈世代务农,家境清寒,还是省吃俭用让他读了五年私塾。后来实因年成歉收,才不得不忍痛让15岁的娄修隆缀学,经在樟树镇开酒作坊的乡亲介绍到满州街“万成”酒店当学徒。娄修隆进店不久,便迷上了酿酒这一技能。由于他诚实朴素,勤奋好学,很快受到了东家和师傅们的赏识,于是悉心给他传授酿造奥秘。在三年学徒生涯中,他起早摸黑,刻苦钻研,虚心求教,熟悉地掌握了酿酒的全部技能。学徒三年期满,按规定继续留店工作一段时间,以示酬谢师恩,始能高就。
在留店工作期间,娄修隆并没有踌躇满志,仍然在配料,勾兑等工艺方面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钻研,练就了一门独特的‘把式’,只要用勾子盛出白酒,就能从酒花中判别出酒的度数。因此不仅在同行业中崭露头角,受到社会人士的青睐,而且也激发了他那“闯出创新之路”的雄心壮志。大约
光绪20年(1894年),一家“陈源茂”酒作坊的少东家陈明道,素知他的为人,也久慕他的酿酒技能,因而采用优待的办法将他从 “吴万成”酒店‘挖’了出来,合伙开设新的酿酒作坊,所需投股资金慨由陈明道先垫付。这个酿酒作坊的招牌是每人名字中各取一字,称之为“源隆”,并由娄修隆具体主持业务。娄修隆鉴于樟树镇 生产的小曲酒风味不够香醇, 色泽不够清纯,于是在运用原来酿制工艺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外地名酒特点,重视勾兑,掺入一定数量的南昌高粱,使酿出来的白酒风味较其他酒作坊的酒高出一筹。结果,投入市场,大受消费者赞赏。数年后,陈明道因父病故,要回去主持老店,娄修隆只好归还陈明道的代垫股金。此时,店内银根紧缩,难以为继,幸得其妻周氏大力支持,将其所有陪嫁金银首饰和平日积蓄交给丈夫,始解窘迫,得以继续经营。自此,“源隆”为娄修隆独家经营,并冠以‘娄’字为记。
娄修隆独资经营“娄源隆”后,深感运用外地白酒勾兑,极为不利,一是‘南昌高梁’难购,易受制于人;二是运输困难,成本太高。有这个限制,在市场上就缺乏竞争力,难以扬名。因此他便致力于酒曲制造的改革,但又感到自身力量单薄,在他的提议下邀请“陈源茂”等几家酒店联合集资开办了酒作坊,取名‘集义’,打算依靠本地的力量酿造出
山西汾酒和湖北汉酒型的优质白酒,作为樟树镇十二家酒店勾兑之用,进一步提高樟树镇小曲酒的质量,增强与外地白酒的竞争力。然而,事情往往不能尽如人意,由于缺乏技术力量,经验又不足,加之酒窖新挖,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酒质没有达到理想水平,销路滞呆,结果,股东先后退出,只有发起者“娄源隆”坚持到底,艰难维持下去,自此以后,娄修隆总结了经验教训,认真检查了酿造的每个环节,并从新建议高价聘请酿酒技师,进一步研究了制曲技术,采用高粱,糯谷磨碎作原料,实行固定发酵,精心酿造,延长储存期。由于窖龄已老,酒醅发酵期长,酒曲质量好,酿出的酒格外香醇,色清亮呈淡绿色,既具有汾酒,汉酒的特色,又别于汾酒和汉酒,勾兑出售后,大受消费者欢迎,赞不绝口。从此“娄源隆”名声远扬,销路也越来越好,还远销到
袁州,萍乡,临川等地。年产量高达十几万斤。“娄源隆”也就成了樟树镇的酒业巨头。有些酒坊便冒充“娄源隆”的名义外出推销。于是娄修隆便在自家销售的酒坛上贴上两个“特”字作为酒标,表示自己的酒特别优质,风味特别好,同时也跟其它的酒区别开来了。1930年,娄修隆在省垣南昌棉花市开设了一座分店。为了纪念自己在酿酒行业中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便把分店取名为‘义成’。把以前的两个“特”字改为四个“特”字,酒更加优质,风味更加好,“四特酒”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娄修隆生产的“四特酒”,一贯讲求质量至上,从不马虎出店。为把好质量关,他事事躬亲,尤其是在勾兑方面,由他亲自掌管,一定要酒花在勾子中堆而不散,方许封缸。直至垂暮之年,还亲临作坊,狠抓质量,抗战以后,虽然由于战乱和
反动政府的苛捐杂税,使酿酒业日趋萧条,产量一度大减,但酒质仍保持不变。所以不少外地客商到樟树镇饮过“娄源隆”酒店的‘四特酒’,都极力劝说娄修隆去
上海,武汉,长沙开办酒厂。由于当时娄修隆年事已高,不便远行和各种原因,也就没能去成。
娄修隆殁于1950年,享年七十六岁。他为创一代名酒,可谓奋斗终生,耗尽了心血,终于获得成功,每当人们谈起令人陶醉的樟树‘四特酒’时,都会怀着崇敬的情意缅怀这位名酒酿造者的丰功伟绩。
工艺
四特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以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续渣混蒸、“三进四出”操作,老窖固态发酵,缓气蒸馏,量质摘酒,分级入库,经贮存、勾兑等多道程序精工酿制而成,属“特香型”白酒,其工艺特点为“整粒大米为原料,大麴麦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三香即酱香、浓香、清香),是我国白酒香型中的一个独特品种。
行业地位
四特酒作为江西名酒,据权威机构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记载,在2010年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举办的“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中发布的江西白酒子榜单中显示其品牌价值是27.8亿元,位居江西白酒榜首。
荣誉
西周之后,四特和和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赣中大地上饮酒赋诗,留下传世之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邀请刘十九的请柬“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及宋朝陆游的直接赞誉“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
1959年,
周恩来总理在庐山品尝四特酒后,赞誉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有人认为这也是“四特酒”名称的来源之一);1972年,
邓小平同志在樟树考察时,赞扬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
四特酒于1963年、1980年、1983年,连续被评为江西省名酒。两次荣获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银杯奖。
2001年6月2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南昌品赏四特酒后,满意的赞之“名不虚传、上等好酒”。
在2004年,四特品牌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美、东南业、韩国、
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
中国名酒”。
2008年01月10日,
林官旺(中国烟花协会会长、满天飞(中国)烟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来到樟树品尝四特酒后,赞誉“人间极品,酒之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