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共有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专职研究人员占总人数的96%。负责人为
杨亦鸣教授。研究梯队中有全国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一人,还有多人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江苏省“
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师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
研究所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为依托,该学科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当时
江苏省该学科唯一的硕士点,是江苏省“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唯一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省级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以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果为基础,2005年又成功获批“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形成了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设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三个硕士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为
理论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和工程语言学,形成了以语言本体的基础性研究为主、兼顾研究成果应用推广的交叉综合的研究特色和神经语言学的学科优势。
研究所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汉语语料为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方向。神经语言学是一门探讨语言神经机制、进而揭示人类语言能力的基础学科,体现了当代科学各学科门类交叉综合的发展态势。语言研究所是我国神经语言学的主要开拓者,是全国唯一培养
神经语言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研究基地。以
杨亦鸣教授为带头人的神经语言学团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杨亦鸣教授的专著《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获得了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十一五”之后,神经语言学研究小组又被遴选为江苏省第一批科技创新团队。
脑的认知研究是当今科学界重大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语言的认知研究则代表了脑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语言学由此迅速逼近语言神经机制和脑功能的研究,形成了跨学科的神经语言学。国外神经语言学研究开展较早,在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以及大脑词库等方面已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究,但对很多关键问题的讨论尚存争议。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以汉语为语料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并已取得一些高水平研究成果。但是,更多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转化和推广研究亟待大规模展开和纵深推进,特别是关于汉语
失语症研究成果的推广,将对中国数以百万计的
脑中风患者语言能力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工程语言学强调运用现代工程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语言文字,实现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在语音信号处理方面,汉语方言辨识主要有
高斯混合二元
模型方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方法以及融合全局特征方法等。我们采用国际领先的基于类音素符号化和语言模型的技术,建立了第一个基于非标注语料库的、具有高度移植性和扩展性的汉语方言自动辨识系统,实现了汉语方言自动辨识研究的突破。在甲骨文字形处理方面,本方向选取了高精度曲线轮廓技术,使用光滑
曲线拟合甲骨文轮廓,实现了甲骨文字体的普通输入和艺术变形,并将逐步建立甲骨文通用字库。本方向的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广阔,所以,非常需要拟建基地的支持,加速研究成果的应用开发,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项专利,为江苏的哲社研究成果产业化做出贡献。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核心方向。当今理论语言学研究,虽然在派别上有形式和功能之别,在视点上有共时和历时之选,在材料上有母语和外语之分,但寻求对各种语言现象背后的动因解释的研究目标大体一致。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各方面的人为分割已成为语言学研究发展的桎梏,所以大力提倡形式与功能、共时与历时以及不同语言材料间的对比与融合。顺应此发展趋势,本方向立足语言本体特别是汉语本体,从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入手,兼顾语言的功能与形式,寻求对语言进行最能贴近人的神经和心理现实的理论解释。本方向亟需一个学科研究基地作支撑,开展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为神经语言学和工程语言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