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玺为首任郎中。其子寅,孙颙、頫亦任此职,至雍正五年(1727)
曹頫罢官止,前后六十余年,不由
曹氏任职的时间,不过六年。曹氏三世在官时,常以密折报告各处情况,实为康熙帝的耳目。
因江宁织造多由皇帝亲信的八旗人
内务府大臣担任,称为“江宁织造部院”,其地位仅次于
两江总督,更受皇帝的信任,能直接向
清政府提供
江南地区的各种情报,所以权势显赫。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
江宁织造府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曾祖父(曹玺)、祖父(
曹寅)、父辈(曹頫、
曹颙)三代袭官居住地。曹雪芹(约1715-约1763)在此出生。
织造府始建在清初
江宁府上元县地界(即今大行宫一带),康熙南巡时,以织造府为行宫,后乾隆游江南又经粉饰,正式作为行宫,到
同治年间命名为大行宫。其
西花园原有“楝亭”一座,作曹家聚会文人学士的重要场所。
真正让这座织府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1711年
文学巨匠曹雪芹的诞生。据史料,江宁织造府是中国伟大文学家
曹雪芹家在南京的遗迹,其曾祖父、祖父、伯父和父亲先后四代在金陵担任江宁织造的要职达59年之久。
曹家的命运从开始就与江宁织造府密不可分,《红楼梦》中的
大观园以此为原型。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
曹玺被康熙从北京派遣到南京任江宁织造,以后历经祖父、伯父、父辈,先后达65年。
太平天国时期,江宁织造府被战火损毁殆尽。1984年,南京的考古专家在
大行宫小学的东南角地下发现了完整的假山和
太湖石,还出土了一些
色织染料,有“
大清雍正年制”字样的残瓷碗底等文物,后经专家论证,这里就是江宁织造府遗址,不过,遗址上已一片空白,并未再出土什么
珍贵文物。关于这座著名织府的繁华
胜景,后人只能从《红楼梦》的描述中体味。
2009年元旦期间,耗时三年、耗资超过7亿,由吴良镛设计的江宁织造府
再造工程拆除外部围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红楼梦》中景”撩开面纱,露出全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江宁织造府宛若一个都市“
盆景”。从南望北建筑叠叠高起,如同一幅山水画,而从北望南,则只见最高处的楝亭。如果身处府内,朝北、东、西三面均不见现代高楼。
据江宁织造府
博物馆馆长徐湖平介绍,再造的江宁织造府除了力求还原原貌外,更多的细节将体现《红楼梦》的精髓,比如下沉广场的出口设计了一石笋,寓意小说开篇之“
青埂峰”,游客在逛亭台楼阁时看到的楹联匾额内容出自原著,并由当代红学名家手书;参观完园林可以请一桌“
红楼宴”,尽情享受美食,饭后听上一曲《红楼梦》中的昆曲等。
徐湖平做了三十年
南京博物院院长,花甲之年接下了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一职,面对已经完成的西池、楝亭、萱瑞堂、有凤来仪等
园林建筑,徐湖平显得非常高兴。
江宁织造博物馆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6万平方米,其中地面建筑4层,但
重头戏在地下两层的江宁织造府、
曹雪芹纪念馆、红楼梦文学史料馆和云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