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席
汉文化名词
汉席是汉文化区域形成的饮食文化,同汉文化一脉相承,具有非凡的创新性、广泛的包容性、科学的保健性,是中国 “八大菜系”的鼻祖,宫廷饮食文化的核心,素有“帝王菜系”之美誉,也称“宫廷菜”, 其历史悠久,醇和中正,讲究色香味、营养平衡、食疗保健。清廷著名的满汉全席,“汉”席菜系就是还原汉席特色、萃取汉菜精华而成。
汉席——中华民族的舌尖记忆,华夏文化的历史滋味。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五帝时代,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海岱地区的太昊、少昊。据文献记载,他们的族团主要在汉文化区域,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生息、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早期文明。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这一区域,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于此诞生,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随着汉文化区域的发展,具有中式特色的汉族饮食文化也逐步形成,并随民族活动区域的拓展,向各地延伸辐射,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地域文化的渲染,形成了后来的中国“八大菜系”。
2500年前源于山东的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饮食注重精细、中和、健康的审美取向;1600年前《齐民要术》总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的框架;封建王朝大量各地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汉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
汉席,含蕴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秉承中正厚重、调和包容、质味淳朴的传统特色,突出和谐、适中,平和适口、香浓绵长、回味悠久。各种口味以相融、相和为度,绝不偏颇,是以其雍容大方、口味中正、传承悠久盛行于宫廷餐宴,深受上层社会欢迎。
作为宫廷烹饪文化的代表,其秉承着中国烹饪的基本传统:中与和。“中”是指不东、不西、不南、不北,而居东西南北之中;不偏甜、不偏咸、不偏辣、不偏酸,而于甜咸酸辣之间求其中、求其平、求其淡。“和”是指溶东西南北为一体、为一统,溶甜咸酸辣为一鼎而求一味、而求一和。烹制中,用料注重食疗,制作突出精细,火候讲求适度,口感体现香浓。
洛阳牡丹燕菜
历史典故:武周年间,武则天为视察龙门卢舍那大佛,而驾临洛阳仙居宫,适逢城东关下园村长出一棵特大白萝卜,长有三尺,上青下白,重30多斤,百姓视为“祥瑞”而敬献进宫。御厨将萝卜配以山珍海味烹制成一品不失御膳风味的汤菜。女皇品尝之后,赞其清醇爽口,沁人心脾,观其形态酷似燕窝丝,当即赐名为“假燕菜”,后因风行官家贵族阶层发展为“洛阳燕菜”。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访问, 品尝“洛阳燕菜”赢得贵宾们的拍手叫绝,周总理也风趣地说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来”。所以人们后来又把燕菜称为“牡丹燕菜”。
黄芪煨羊肉
历史典故与传承:传说康熙年间,平阳县令赴永和体恤民情途经一农舍家,突闻阵阵香味,便问随从是何东西如此香味扑鼻。随从便去查问,得知这是当地放羊农民用当地的黑山羊和自己采制的中药材,利用山泉水炖制而成的羊肉,县令尝后赞不绝口。并将此菜带入平阳,作为招待贵宾的头等菜肴。
黄河鲤鱼炖豆腐
历史典故:山西河津县和陕西韩城县之间有座大山,横跨黄河两岸,每逢春季,水激浪猛,黄河鲤鱼溯水而上,往往都在这里受阻。大多数知难逐流而去,其中也有极少数不畏惊涛骇浪、勇猛搏击,终于跳过了龙门而升化为龙的。但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吃黄河鲤鱼迎合了世人进取好胜心理,也增加了喜庆的意味。
沙棘开口笑
历史典故:蒋介石带夫人一行到山西,阎锡山一家亲自接待,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更为了能让蒋夫人吃好,特别安排厨子用我们地方特产和杂粮制作一道菜,当厨子端上来,蒋夫人一看,便问,这个枣怎么没有合拢嘴?厨子抢先说道:你们的到来我们主人的开心。蒋夫人听后非常地激动,当时就命名为沙棘开口笑,品尝后特别满意,还特意要求厨子把做法告诉她。
蒲棒长山药
历史典故:慈禧太后西行路经平遥,身体有所不适,多名太医开药均无效,后由平遥当地名厨用长山药做了此菜,慈禧太后赞不绝口,并治好了她的不适,后来慈禧太后回宫题字“中国小人参”。
太原头脑
历史典故:头脑是太原名吃之首,为明末清初傅山先生创制,流传至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傅山精通医术,尤善妇科。母亲陈氏晚年多病,傅山潜心研究 发明“八珍汤”,为老母滋补调养之用。八珍汤原为元明时的一味疗病中药,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说妇孕、老弱宜“常用八珍汤”,明代薛己撰的中医辞典《正体类要》记为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组成,皆为补气养血珍品。精通医术的傅山,将“八珍汤”从纯药剂改造为药膳,还得助 于古代头脑酒的食俗。
枸杞炖银耳
奶汤锅子鱼
酿金钱发菜
历史典故:此菜始于唐代,相传唐代商人王元宝嗜食发菜,后来王成为长安城中富比王侯的大财主,城中商人纷纷效仿,都吃发菜,以求“发财”。直到民国,商人们宴席上第一8钱”。此菜汤清见底,嫩脆棉软,味鲜利口。
煨鱿鱼丝
历史典故:煨鱿鱼丝是陕西菜的代表菜之一,也是西安十大名菜之一,同时也是西安饭庄的招牌菜。白煨鱿鱼丝原是陕西省三原县著名的汉族风味菜,它是为纪念明代万历年间工部尚书温纯而创制的,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这道菜后来进入古都西安,成为三秦名馔代表作之一,扬名中外。本菜为西安菜系,口感鲜香。
清蒸武昌鱼
历史典故:湖北两大名菜之一。因产于武昌梁子湖而得名。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汤汁清香,营养丰富,堪称淡水鱼中的珍味佳肴。1957年毛泽东主席《水调歌头.游泳》发表,诗词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引起人们对武昌鱼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烹饪武昌鱼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从传统的蒸、煮、炙三种,发展到清蒸、油焖、网衣、滑溜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武昌大中华酒楼的清蒸武昌鱼别具一格,常作为该店筵席大菜,其特点是:口感滑嫩,清香鲜美,驰名中外。
沔阳三蒸
历史典故:沔阳三蒸据说是600多年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夫人张凤道发明的。在反元斗争的低潮期,义军隐藏在沔阳湖区,依靠复杂的地形地貌与元军周旋。由于粮草不足,只好用米粉糊螺蛳、鱼虾、莲藕、野菜充饥。虽说水煮盐拌的也能吃,但腥味太重,难以下喉。张凤道把米粉和着野菜、野鱼、螺蛳肉等等一起蒸,不仅腥味全消,还有一股清香。张凤道的蒸菜之法传到民间,成就了一道地方名菜—沔阳三蒸,并流传至今。
东坡肉
历史典故:湖北传统名菜。相传北宋文学家苏轼(号东坡)谪居黄州时所创,其特点是汤肉交融,肉质酥烂如豆腐,吃起来肥而不腻,别有风味。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大诗人,遂取名为“东坡肉”,并加上冬笋和菠菜两种佐料,寓意“东坡”。
龙凤配
历史典故:古荆州的传统名菜,有千余年历史,后传入武汉。相传三国时刘备往东吴招亲后,偕孙夫人回荆州,当地人民为庆贺这一段“龙凤呈祥”的佳话,便用了以鳝鱼为龙,以鸡喻凤的形象手法,烹饪出这道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名菜。在喜宴特别是婚宴上,必不可少,以象征吉祥如意。
桔瓣鱼元
历史典故:鱼元又名鱼丸、鱼氽,是湖北民间的传统佳肴。相传鱼元大致起源于楚文王时代。因楚文王在一次吃鱼时被鱼刺扎喉,当即怒斩司宴官。从此,文王吃鱼,厨师必先斩鱼头剥皮剔刺,剁成鱼茸,做成鱼元。经过历代相传,鱼元的烹调和制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桔瓣鱼元就是把鱼元做成桔瓣形,再加入鸡汁、香菇、味精、胡椒、猪油、精盐、葱花等调料氽煮而成,颜色洁白,形状奇异,味道鲜美。
水晶肴肉
历史典故: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张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晶肴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馋虫挠心,便变成一个老头买了一些,饱餐一顿,继续上路。快到瑶池时,忽然对赴蟠桃宴没了兴趣,心想水晶肴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于是掉转毛驴,打道回府了。
无为熏鸭
历史典故:最初的由来还跟朱元璋有关系。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穷,给人家放牛。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便干起捉野鸭子的活计来了。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来熏烤。有时烤不熟,便埋在火灰里,等第二天扒出来,鸭肉又香又烂,好吃极了。后来,这一做法在民间流传开来,并由安徽省无为县卖牛肉的回民马常有发扬光大,还摸索出用锯末熏鸭的独特制作工艺,从此无为的马常有清真熏鸭生意做大了,而“无为熏鸭”成了风靡全国的地方风味食品。
饹馇
历史典故:据说清朝年代,在遵化马兰峪建东陵以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特产送进了皇宫。当时,慈禧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饹馇,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谁知,慈禧老佛爷还没有吃够,就说了句“搁着”吧。太监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马上传下去:“老佛爷赐此菜名为‘咯扎’。”咯扎与搁者谐音,从此,饹馇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开了,饹馇的身价也就成了唐山宴席上的一道名菜。
薛家窝头
历史典故: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大城县里坦镇薛家祖传一种独特的蒸制窝头的技术。薛家窝头,色泽金黄,味道纯正,香短期可口,营养丰富,在当地享有盛誉。薛家窝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相传,清光绪年间,皇宫大太监李连英吃后称赞不已,他在回宫时带了些窝头。此后一直长盛不衰。
“桲叶饼”
历史典故:也叫“长城菠椤叶饼”。食品的制作方法据说来自明代防守长城的“戚家军”。据传,戚继光镇守山海关年间手下有精兵数万,因阵营内有相当一部分的南方兵,他们很难适应当时的北方伙食,恰巧山海关一带的长城边处长着好多的桲椤树,树叶清香且肥大,有个聪明的火头军用树叶做皮,里面用面粉包了点菜馅,经过蒸制清香扑鼻且非常好吃,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就把这种做法传了下来,很受人们的喜爱,故一直延续至今,经过对原料的改进发展至今仍沿用“长城桲椤饼”的名称。
南沙饼
历史典故:当时清朝皇帝命避暑山庄的御厨房大量制作南沙饼,供给往返的蒙古王公当干粮,据说当时山庄的御厨房忙不过来,就请地方饭馆帮忙,这样便成为地方流行食品,现在承德许多饭馆都有南沙饼供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6 17:5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