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稻瘟病
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
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流行年份—般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根据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
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
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称
灰梨孢=Pyricularia oryae Cav.称
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 9Hebert Barrnov.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
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大小80-160×4-6(μm),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
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3个隔膜,大小14-40×6-14(μ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
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该菌可分做7群,128个
生理小种。
病菌主要以
分生孢子和
菌丝体在稻草和
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
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
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菌丝生长温限8—37℃,
最适温度26—28℃。
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
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适宜温度才能形成
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
分蘖期和
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
抗病力弱发病重。光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山区雾大露重,光照不足,
稻瘟病的发生为害比平原严重。偏施迟施氮肥,不合理的稻田灌溉,均降低水稻抗病能力。
(3)加强肥、
水管理 科学管理肥、水,既可改善
环境条件,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又可促使水稻健壮生长,提高
抗病性,从而获得高产稳产。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基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适当施用含
硅酸的肥料(如
草木灰、矿渣、
窑灰钾肥等),做到施足钾肥,早施
追肥,中期看苗、看田、看天巧用
施肥技术。硅、
镁肥混施,可促进硅酸的吸收,能较大幅度地降低发病率。
绿肥埋青量要适当,适量施用石灰可促进其腐烂,中和酸性。
冷浸田应注意增施磷肥。
(5)
咪鲜胺防治
叶温时期在7月上、中旬,
叶瘟发生初期用药。要预防穗颈瘟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一次预防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