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位于街道更新民生南浦三村交界之处。生长着一棵古老沧桑、龙骨虬枝、高大挺拔的水杉树,树高35米,胸径2.5米,冠幅22米,树龄达600多年。它是世界上树龄最大、胸径最粗的水杉母树。
在一亿三千万年前,水杉诞生于
北极圈,后来逐渐分布到
欧洲、
亚洲和
北美洲。
第四纪冰川过后,人们只见过从地层中发掘出来的水杉
化石,为此,植物学界宣布水杉在地球上已经绝迹。1941年,
国民党中央大学干铎教授首先发现了这棵古树,后经植物学家胡先骕、郑万钧教授鉴定为水杉,并于1948年发表了《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论文,推翻了“水杉早已灭绝”的定论,一时轰动世界植物学界。这棵古树就被称作“
天下第一杉”、“植物活化石”、“世界水杉爷”、“水杉王”等。
谋道水杉树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植物学上的最大发现,大丰也成了国内外公认的“水杉之乡”。大丰拥有水杉母树5740棵,每年产籽1000公斤左右,为世界稀有珍品,先后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植物学家亲赴利川考察引种。水杉树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传播友谊的使者。1972年,
周恩来将2公斤水杉种子赠给
金日成,表达中朝友好情谊;1978年2月,
邓小平赠给尼泊尔人民2棵水杉苗,并亲手种在皇家植物园,尼泊尔人民选它作“尼中友谊树”;1972年
尼克松以
美国总统身份首次访华后,把自己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以此纪念中美关系友好的开端;
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春南巡时,在参观深圳
仙湖植物园时说:“有一种古代树种,叫水杉,现在全国都有了,有一棵很大的,在
三峡附近。”当年,邮电部发行了一枚水杉邮票。这棵“水杉王”既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之宝。近50年来,各国研究此树发表的论文、著述达700多篇(部),获得博士学位的专家有76人,每年有不少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顺着老特的指引,这棵水杉树生长在离公路一百米左右的地方,树高30多米,差不多12层楼房的高度,根本不需要我的形容,她就挺拔、伟岸地矗立在那儿,我由衷地派生出一种敬仰。
早在1941年,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干铎在谋道的路旁发现了这棵古稀大树,后经多位植物学、生物学专家反复考察、研究、鉴定,于1948年正式确定为“水杉”,树龄约六百余年。这棵水杉胸径2.4米,冠幅22米,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水杉树,称之为世界“水杉王”、“
植物活化石”。水杉在世界其他地方早已绝迹,最早发现的水杉化石距今已有约六千万年至一亿年之久。谋道这棵水杉的发现,推翻了“水杉早已灭绝”的定论。
曾有一位日本植物学家远渡重洋来到谋道,当他走到“水杉王”面前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磕三个响头,然后抚摸着粗糙的树干,流着泪、发疯似的大喊大叫:“我终于见到了活着的水杉啦……”
《水杉歌》为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胡先骕所作,发表于
《人民日报》1962年2月17日。诗前有陈毅读后感:“胡老此诗,介绍中国科学上的新发现,证明中国科学一定能够自立且有首创精神,并不需要俯仰随人。诗末结以‘东风伫看压西风’,正足以大张吾军。此诗富典实、美歌咏,乃其余事,值得讽诵。”
余自戊子与郑君万钧刊布水杉,迄今已十有三载,每欲形之咏歌,以牵涉科学范围颇广,惧敷陈事实,坠入理障,无以彰诗歌咏叹之美。新春多暇,试为长言,典实自琢,尚不刺目,或非人境庐掎摭名物之比耶。
利用RAPD技术,对9个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10 bp的随机引物16条。共扩增出103个位点。其中37个为多态位点。占35.92%。各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16.50%~33.01%之间。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处理结果如下:居群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930。遗传距离在0.0130~0.0650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9370~0.9871之间。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占89.05%,居群之间有一定的分化。上述结果表明水杉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略低于自然居群,涵盖了自然居群近80%的遗传多样性。由此可以确认栽培水杉的种源是经过混合的,它们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自潜江的9株丛枝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var.caespitosa)没有扩增出特有位点,将其视为一个居群根据遗传一致度作UPGMA聚类分析时,该居群和湖北的3个居群及南京(NJ)、成都(CD)居群聚在一起;单株聚类时丛枝水杉也没有聚成独立的一支,而是比较分散,因此不支持将丛枝水杉作为水杉的一个变种的分类处理。从亲缘关系上看,丛枝水杉应当归属于湖北潜江蚌湖种子园(BH)和湖北潜江广华(GH)居群,这与其分布现状也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