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拟小鲵(学名:Pseudohynobius shuichengensis)是小鲵科、拟小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型较大,雄鲵全长177.7~209.9毫米,雌鲵182.5~213.2毫米。头部扁平,卵圆形,头长远大于头宽。生活时整个背面紫褐色,无异色斑纹。腹面色较浅。液浸标本背面紫灰色,腹面浅灰色。
成体:体型较大,雄鲵全长177.7~209.9毫米,雌鲵182.5~213.2毫米。头部扁平,卵圆形,头长远大于头宽,雄鲵头长约为头宽的1.8倍,雌鲵约为2倍;吻端钝圆;
鼻孔近吻端,吻棱不显,鼻间距大于眼间距和上眼睑宽,吻长约与眼径等长;口裂位于眼的后下方;无唇褶;颈褶明显;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列短,左、右不相接,每侧有齿8~14枚;舌椭圆。躯干圆柱状而背腹略扁;雄鲵尾长为头体长的94%(雌鲵尾长相对较雄鲵短),尾基部横切面近梯形,往后渐侧扁;背鳍褶起始于尾基部上方,较平直,尾腹鳍褶起于泄殖孔后10~20毫米处,尾后段很侧扁,尾末端多呈剑形。
四肢较长,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掌、蹠部前半重叠;掌、蹠部无角质鞘,多数指、趾末端无黑色角质鞘;指4个,指长顺序为2、3、4、1;指、趾扁平,末端钝圆,无蹼;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内掌、蹠突明显,浅灰色;多数个体有外掌突和外蹠突,约占个体总数的3/4。
皮肤光滑有光泽,皮肤腺十分发达,常分泌出黄色黏液;头后至尾基部脊沟较显著;肋沟12条,个别雌鲵有13条;眼后至颈褶有一条细纵沟,在口角上方向下弯曲与口角处的短横沟相交,横沟在头顶侧消失;颈褶平直,生活时整个背面紫褐色,无异色斑纹。腹面色较浅。液浸标本背面紫灰色,腹面浅灰色。
第二性征:雄鲵尾背、腹鳍褶发达;肛部隆起明显,泄殖腔孔纵裂,纵裂前方两侧有一较深的横沟,横沟中部有一小的肉质突起。雌鲵尾背鳍褶相对较窄,泄殖腔孔纵裂,繁殖期肛孔两侧有血色斑点。
头骨:前颌骨囟门大,略呈菱形,位于前颌骨与鼻骨中缝之间,其长度约为鼻骨长的1/2;泪骨人外鼻孔和眼眶;鼻骨前端内侧和前颌骨鼻突相接;前耳骨镶嵌于顶骨和鳞骨之间;犁骨齿较短,内枝略长于外枝,内枝起于犁腭骨后缘内侧。
卵胶袋和
卵:依据5~6月在野外对35条(17.5对)卵胶袋的观察,卵胶袋呈长圆柱形,自然状态弯曲成螺旋状,呈浅土黄色而透明,表面的平行纵纹与横行波状纹交错排列。卵胶袋两端较细,每对卵袋的一端相互粘连成柄,其长为20~40毫米,柄末端有1对乳白色圆球状的固着胶质球,其大小为16毫米×17毫米,15毫米×14毫米。卵单行或交错排列在卵胶袋内,袋长163~392毫米(239.5毫米,n=35)、中段最大直径13~19毫米(16.7毫米,n=35);每条卵胶袋内有卵22~54粒(34.4粒,n=35),估计雌鲵可产卵45~89粒。卵圆形,卵径5.0~5.4毫米,动、植物极浅黄色。
幼体:刚孵出的幼体全长平均24.9毫米,口角后方有一棒状平衡枝;头部有3对羽状外鳃,每一外鳃两侧各有5~9对鳃丝;前肢芽未突出时,尾背鳍褶起于躯干中部,尾腹鳍褶起于泄殖孔后缘。孵出后30日龄体全长平均30.6毫米,尚无眼睑,唇褶从口后角至眼前角下方;犁骨齿与上颌缘平行呈两个短弧形。60日龄体全长平均41.1毫米,后肢已具5趾,指、趾间有蹼;指、趾末端被覆黑色角质物似爪状;肛孔出现红色。90和120日龄全长分别平均为55.3毫米和60.2毫米,此期身体不断生长,形态特征变化不明显。150日龄体全长平均为73.5毫米,大多数个体外鳃开始萎缩,部分个体外鳃只留下痕迹;指、趾问蹼消失。0~150日龄的幼体身体背面,特别是尾部两侧有不规则黑色或褐色云斑,变态完成后的个体上述斑纹消失,体色与成体相同,此时已到冬季,幼体逐渐离水上岸。咽喉部无纵肤褶。
该种与
黄斑拟小鲵(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相近似,但该种体尾及四肢背面紫褐色,无黄色斑块;四肢长,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掌、蹠部前半重叠。
水城拟小鲵生活于海拔1910~1970米的石灰岩山区,山上长有常绿乔木和灌丛以及杂草丛生,植被繁茂,地表枯枝落叶层较厚,溪流水质清澈,终年不断,环境内湿度较大。成鲵一般栖息于离水10~20米的林间枯叶层、草丛、土穴及石灰岩洞穴中,非繁殖期间营陆栖生活,夜间21:00~24:00出外活动,以昆虫、螺类及其他小动物为食。
繁殖季节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田应洲等(2006)报道,曾经3年16次的野外考察,在该鲵生活区内翻石和仔细观察,在流溪内未发现卵群。而成鲵在繁殖期间进入泉水土洞或岩洞内配对产卵,卵袋均产在洞穴内。产卵时,雌鲵先将柄部胶质球黏附在泉水洞内的石壁上或树根上,另一端游离在水中自由翻动。曾在野外共观察卵胶袋35条共计卵数1064粒,其自然受精率为96.4%。在野外环境中观察,150日龄左右的幼体多数藏入流溪边或水塘内的枯叶和石块下进行冬眠,翌年3月中旬出蛰,5~7月才能完成变态,并上岸营陆栖生活。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列入《贵州野生动物名录》。
该鲵属于中国特有种,其产地十分狭窄,数量稀少,是一种珍稀两栖动物,它在研究有尾两栖动物系统演化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建议加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以保持该鲵的繁衍场地不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