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耕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加快江南庭院,水乡客厅·方厅水院(读音:shuǐxiāng kètīng · fāng tīng shuǐ yuàn)建设,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2023年5月24日,在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举行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项目开工仪式。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沪苏浙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实际行动。
背景
为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建设,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的统一领导下,2021年5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国资委会同财政及相关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新公司”)。长新公司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开发公司,是首批以示范区建设为主战场的国有企业,改变了以往国有企业单体化、项目化的参与方式,拉开了两省一市国有企业集中力量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序幕;开创了跨区域、跨层级主体共同组建企业的先河;探索了出资主体共同管理、共享权益、共担责任的全新方式。
三地合力做组建
组建专司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国有企业,是两省一市国资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但常规监管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按照股权关系由大股东所属国资监管部门监管,往往无法实现跨区域跨层级的整合协调,无法背离大股东意志进行管理运作。只有真正做到共建共享,新组建企业才能超越地方经济和行政框架束缚,站在全区域高度,统筹大资源,服务大发展。为此,两省一市按1:1:1比例货币等额出资,资金来源包括两省一市财政和国资,出资主体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三地八方所属国有企业,为无实际控制人的国有多元有限责任公司。
三方均等享权益
三方等比例出资意味着所有权均等,所有权均等决定了责权利均等。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沪苏浙有且仅有一家国有企业参与新组建公司治理,核心岗位任用采用“轮值”方式,即两省一市各派董事、监事一名,董事长、监事长、财务总监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出资主体轮值担任,任期3年。“轮值”的目的在于推动两省一市都担起运营责任、享有决策权力、获得发展收益、抵御风险挑战。在董事长、监事长、财务总监采用轮值制的同时,总经理岗位设为常任制,以保持企业经营常态长效、一以贯之,但总经理人选仍然由三方共同推举、经过市场化选聘、公开比选产生,这又一次体现了沪苏浙三方权益的平等性。
三级协同成合力
长新公司上有投资主体长三角投资公司,下有控股子公司水乡客厅公司,三者从功能定位、重点区域和资源链接上形成了错位发展格局,同时又以股权关系确保了集团之间方向一致、步调一致、利益一致。这种兼具政策资源倾斜、股权开放合作双重特性的企业组合,为国资国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协同作战提供了有利条件和组织基础,将成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强大动能。在科学、规范、合理、有效的治理模式、运作模式、监管模式下,长新公司的组建推动了两省一市、央地等各方人财物资源快速集聚,带动了一批专业性功能性企业快速组建,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新动能,为党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新示范。
沪苏浙两省一市等比出资、全国首个跨区域跨层级的市场主体——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自诞生就肩负着重大使命。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五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长新公司将如何更好地探索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值得观察。
发展历史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加速之年,示范区区域各项目陆续开工,推动着示范区建设出形象。
2023年5月24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详细规划》)正式发布,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从开始酝酿到正式批复实施,历时三年多,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提供法定依据。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
张忠伟介绍,水乡客厅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四个镇各一部分,总面积约35.8平方公里。
2023年5月12日,位于
上海、
浙江、
江苏一市两省的原点太浦河两岸“一点”方厅水院项目获得了上海区域桩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这也是首张由青浦区通过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审批的跨省建筑工程电子施工许可证。上海
青浦、浙江
嘉善、江苏
吴江其余标段也将继续复制推广经验在该平台发证。
2024年7月31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三座跨域步行桥全面合龙。这是继上海、江苏的两座场馆结构封顶后又一关键建设节点,标志着沪苏浙交界处慢行系统跨域贯通。
概况
在水乡客厅·方厅水院项目开工现场,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忠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段进,苏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顾海东,嘉兴市常务副市长
朱苗,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
徐征,青浦区委常委、副区长
孙挺,吴江区区委副书记、区长
王国荣,嘉善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张锡锋,长新公司董事长
桂恩亮等领导挥动奠基铲,共同为方厅水院项目培土奠基。
方厅水院作为水乡客厅“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空间格局中的“一点”,是一体化标志性功能场所,在水乡客厅建设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位于长三角原点太浦河上,这里是沪苏浙两省一市行政边界的交汇点,两座廊桥跨越太浦河、连通沪苏浙,是示范区地标性核心项目水乡客厅的“最核心”部分。
方厅水院中,“方厅”寓意天圆地方,“水院”突出江南特色。方厅水院一院跨三地,采用四合院形制,在四角分别设置了沪苏浙皖的主题展示空间,寓意长三角三省一市向心汇聚、一体发展。方厅水院围绕两省一市交汇点、依托自然环境资源,塑造慢行交通跨省域互连、跨域人文交流、国际论坛与会展等核心功能。
根据《规划》,水乡客厅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四个镇各一部分,总面积约35.8平方公里。到2025年,三地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全面开展,生态系统和交通路网骨架基本成型,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建设,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有序推进,蓝环水系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示范产居、人文、生态一体化发展的世界级水乡客厅,建设成为跨行政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与核心承载地。
水乡客厅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成就可见可现的集中展示区,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长三角一体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制度创新试验田。
在空间结构上,水乡客厅构建“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的空间结构,塑造江南韵、小镇味与现代风交融的新江南风貌,蓝绿空间占比约75%。
“一点”即方厅水院,寓一体发展,充分挖掘长三角原点的独特内涵,围绕该地理标志打造一处可感知、可体验、可激发一体化认同的标志性功能场所。
“一心”即临近长三角原点,是客厅核心区,包括创智引擎、科创学园和会展村苑三大组团,发挥“客厅”作用,布局建设多样的创新聚落空间。
“三园”即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三个主题展示园,以湖荡圩田为基底,将现代绿色生态理念和技术与历史悠久的传统理水治水智慧文化相融合,打造运用湿地净化、水源涵养、循环农业、圩田再造等技术手段,形成有机融合的蓝绿空间和生态系统,打造世界级湖区的特色景观。
“三区”即金泽、汾湖、大舜三大功能区,集创新聚落,以存量改造和择址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有机嵌入区域级、标志性的创新服务、文化创意、科教研发、生态体验等功能性项目,呈现面向未来的生产生活场景。
“三道”即蓝道、绿道、风景道,链水乡风景,通过水陆交通组织,串联自然地理和人文风景,打造以“锦绣江南、十里画廊”为建设目标的水乡客厅蓝环。
“多村”即科普村、创新村、文旅村,促乡村振兴,通过功能提升、风貌整治、局部更新等策略,盘活并优化村庄建设用地,营造三生融合的水乡村落。
在产业发展上,将好风景与好人文植入创新产居网络。作为长三角新经济创新前沿、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地,成为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核心区。
以往的详规编制,都是由各地政府在自己的辖区内开展。水乡客厅开展全域详细规划编制,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制度的创新实践做出重要探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段进,是“水乡客厅”概念的提出者和规划师。“水乡客厅的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和而不同’的技术路径。”他强调,五位一体,即数字平台、空间融合、要素覆盖、项目衔接、成果表达五个“一体化”;和而不同,即在编制过程中兼顾地方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不同的诉求,统分结合,形成共同而又有区别的全域空间发展新路径。
“我们用步行廊桥连通,整个空间都是开放的。老百姓可以随时进去,三地科研人员也可以随时在这里进行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说,方厅水院不仅是一个展陈馆,更是一个开放的大公园。
作为跨省域项目,方厅水院不仅实现地理上的缝合,更实现机制上的融合。“在以前办理这样一个跨省域项目,需要跑三个地方、准备三套不同的资料、盖三个不一样的章,但现在只需要跑一个地方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流程,至少省掉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工作量。”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群星说。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彰显东方智慧与文化自信,完善水乡客厅生态空间和发展空间,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和功能品质,让示范区百姓共享跨域优质的滨水公共空间,探索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聚焦生态绿色,方厅水院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近零碳大型公共建筑,综合利用建筑外围护、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机房、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数字能源智控平台等技术,在运行期间实现年度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成为近零碳水乡客厅建设开发的实践和引领。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规划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和而不同”的技术路径。五位一体,即数字平台、空间融合、要素覆盖、项目衔接、成果表达五个“一体化”;和而不同,即在编制过程中兼顾地方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不同的诉求,统分结合,形成共同而又有区别的全域空间发展新路径。
1.数字平台一体化。三地在日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使用的是当地的地理坐标系统,导致三地底板数据难以拼合形成一张底图。规划编制过程中,统一使用了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作为一体化数字平台的地理信息基准,实现三地规划数据同步转换,无缝衔接。执委会牵头两省一市专门开发了沪苏浙坐标转换平台,实现示范区内地理数据的无缝转换,满足一体化规划与属地管理的不同需求。
2.空间融合一体化。在水乡客厅规划中打造无界新境,即打破行政边界,将长三角原点及其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共同打造“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的空间结构,一体化建构跨省域空间系统。
3.要素覆盖一体化。本次规划全面响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新要求,全面落实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在乡村规划、郊野单元规划等方面开展的创新实践成果,突破了传统详细规划侧重城镇开发边界内部的编制局限,构建城乡全域、全要素、全覆盖的空间布局,实现空间复合渗透、生态与功能交融。
4.项目衔接一体化。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三地合理布局跨地区的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面衔接示范区重点项目,支撑项目精准落地,切实保障和提升水乡客厅建设的显示度、示范性。
5.成果表达一体化。按照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要求,详细规划成果编制过程中,形成“1+3”的成果形式,“1”即1套一体化控规成果,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吸收三地经验,确保基本条目不缺失,核心要素有特色,数据指标可实施。“3”即3套依据各地技术标准分别转译的入库技术成果,分别纳入三地“一张图”管理,确保规划实施。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作为跨省域项目,方厅水院不仅实现地理上的缝合,更实现机制上的融合。“在以前办理这样一个跨省域项目,需要跑三个地方、准备三套不同的资料、盖三个不一样的章,但现在只需要跑一个地方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流程,至少省掉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工作量。”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群星说。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彰显东方智慧与文化自信,完善水乡客厅生态空间和发展空间,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和功能品质,让示范区百姓共享跨域优质的滨水公共空间,探索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位于青浦金泽镇、长三角原点(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行政边界的交汇点),采用四合院形制,实现跨域、跨河互连,在水乡客厅建设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将成为探索跨域一体化审批、监管、验收模式的建筑工程,真正发挥“打破行政边界”的示范效应。项目总建筑面积(不含步行桥)约10.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合同金额约17亿元,计划工期为390日历天。
整个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制,在四角分别设置沪苏浙皖的主题展示空间,寓意长三角三省一市向心汇聚、一体发展。四个空间通过三座步行桥相连,实现两省一市交界的跨域跨河互连互通,计划两年建成。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的开工建设,既是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沪苏浙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实际行动。
聚焦生态绿色,方厅水院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近零碳大型公共建筑,综合利用建筑外围护、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机房、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数字能源智控平台等技术,在运行期间实现年度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成为近零碳水乡客厅建设开发的实践和引领。
地理位置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地址:上海市青浦区金南路与罗田路交叉路口往北约1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