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客厅
沪苏浙一体化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功能示范区
水乡客厅(读音:shuǐxiāng kètīng)位于沪苏浙交界处,是依托长三角原点,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样板区,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据悉,水乡客厅将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以“绿色示范、创新引领、基因传承、交通支撑”为发展策略,将打造成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
面积境域
水乡客厅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四个镇各一部分,总面积约35.8平方公里。
背景
规划背景和编制过程
水乡客厅详细规划从刚开始酝酿到最终批复实施,历时3年多。2019年7月,在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内部工作营中,段进院士提出了在两省一市交界处打造“江南庭院 水乡客厅”的设想,这一理念后续被进一步深化纳入了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为“在两省一市交界处约36平方公里范围,由三地合力打造一处水乡客厅,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两省一市高度重视水乡客厅建设,强调水乡客厅是两省一市合力打造的公共空间,要求将水乡客厅打造成为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的功能样板,塑造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引领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集中展示区。
在2020年8月示范区首届开发者大会上,沪苏浙共同启动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41家知名设计机构报名参与,最终择优确定了5家单位入围方案竞赛,历时三个月形成了5份国际征集方案,之后由段进院士团队进行整合深化,形成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成果。2021年4月,示范区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城市设计成果,5月召开的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沪苏浙皖主要领导听取了城市设计成果汇报。随后,示范区执委会牵头,会同两区一县启动水乡客厅详细规划编制。2022年1月,水乡客厅详细规划经示范区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后,编制团队又根据上位要求做了修改完善。经社会公示、专家评审、示范区规委会审议等程序,5月18日,规划由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从启动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到详细规划批复,历时近三年,成果来之不易。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重点突出了四个特性,一是示范引领性,通过“国际征集+院士整合”的形式,体现“国际标准、世界眼光”与“中华风范、江南特色”的有机融合,并通过组织专家咨询、技术评审,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引领性;二是跨域协同性,以示范区执委会为统筹协调平台,充分对接两区一县各种诉求,打破行政边界进行用地布局和功能设置,携手共绘一张蓝图,形成发展合力;三是传导穿透性,充分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穿透性传导上位规划管控指标,牢牢守住发展底线;四是落地实施性,规划编制中开展深入调研对接,并与提前谋划的生态整治、基础设施等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紧密衔接,确保项目方案精确落地。
发展历程
2021年10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重点项目开工(启动)仪式在水乡客厅区域举行。
2023年3月31日消息,水乡客厅蓝环工程二期预计将于5月开工建设,预计在2024年底全面建成开放。
2023年5月12日,位于上海、浙江、江苏一市两省的原点太浦河两岸“一点”方厅水院项目获得了上海区域桩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这也是首张由青浦区通过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审批的跨省建筑工程电子施工许可证。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其余标段也将继续复制推广经验在该平台发证。
2023年5月24日上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方厅水院破土开工。当天,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正式发布,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提供法定依据。
概况
水乡客厅被认为是长三角一体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制度创新试验田,将进一步夯实“五个一”跨域共建共治新模式。通过编制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水乡客厅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组建由两省一市同比例出资、同股同权的长新公司,做实跨省域共投共建机制,长新公司与三峡集团合资成立水乡客厅公司,实现“一个主体管开发”;成立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指挥部,实现“一个平台管实施”;制订水乡客厅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实现“一套标准管品质”;在土地管理、项目投资、财税分享、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化更为丰富的制度创新应用场景,探索“一体化制度管治理”。
建设计划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部长刘锋介绍,2022年,示范区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按照“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理念,强化“一厅三片”功能引领和集中示范,聚焦水乡客厅长三角原点周边区域,围绕“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把水乡客厅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地理标志、沪苏浙一体化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功能区、江南水乡水生态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样板、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样板区,力争实现“一年全启动,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
2023年5月24日上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建筑——水乡客厅·方厅水院的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工地,在雨中同时打下桩基。
方厅水院是水乡客厅“最核心”部分,整个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制,在四角分别设置沪苏浙皖主题展示空间,4个空间通过3座步行桥相连,实现两省一市交界地跨域跨河互连互通,计划两年建成。
“方厅水院的‘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圆地方的方,也是中国非常注重的庭院的方,在中国传统营造城市的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方厅水院的‘水院’,景观整体体现江南韵味,传承江南文化。”谈到设计理念,段进说整个设计注重运用中国文化的元素,比如斗拱元素、廊桥元素等。方厅水院相当于缝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第一颗钮扣,突出三省一市在这里都有活动场所,大家共同交流、团结发展、达到共赢。
“方厅水院,主要塑造慢行交通跨省域互连、跨域人文交流、国际论坛与会展等核心功能。”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和功能品质,让示范区百姓共享跨域优质的滨水公共空间,探索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双提升。
针对跨省域项目审批存在的难点痛点,在方厅水院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中,示范区执委会协调统筹,不断探索形成全流程一体化审批新模式。比如,推进一体化审批,针对建筑方案审批、施工图审查、航道影响评价等审批事项,沪苏浙三地共商共研,由原来一个事项“三个文件三个章”优化为“一个文件一个章”;探索联合监管,三地建设监管部门成立方厅水院项目联合监管工作组,负责项目施工一体化联合监管工作……方厅水院建设中首创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将为省际毗邻区域跨域项目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加快呈现世界级水乡实景图
今年是示范区“新三年”的起步之年,也是示范区建设的全面发力之年。水乡客厅详细规划的发布实施,意味着示范区将会有更多功能区域从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并将加快呈现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的实景图。今年,水乡客厅会有哪些重点建设项目?
张忠伟介绍,水乡客厅开发建设坚持“绿色示范、创新引领、交通支撑”的发展策略,坚持“理水、营园、筑心”的整体节奏,先生态后功能,先基础配套后集中开发,先公益后经营。从去年开始,执委会和两区一县政府每年制定一个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明确项目建设路线图和时间表。目前,蓝环先导段、江南圩田一期、桑基鱼塘一期已经建成。
水乡客厅建设热气腾腾。据悉,今年水乡客厅的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已正式印发,除了方厅水院项目以外,蓝环工程青浦段、吴江段近期将要实现开工,创智引擎、科创学园两大地块,今年年底之前力争开工。示范区将加快推进水乡客厅路网体系建设,G318国道微调工程今年8月份将建成通车,浦港路—金南路、金商公路—嘉善大道等重点跨域连通道路力争年底前实现开工建设。此外,在协调推进中的沪苏嘉城际铁路的水乡客厅站,是水乡客厅当中的一个轨道交通枢纽,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开工。
“水乡客厅最大的特点是跨省域,35.8平方公里,两省一市各有12平方公里,怎么确保开发品质,在后续长期开发建设过程中保证规划不变样、不走形是最大的挑战。”张忠伟坦言。
为了保证建设中的“不走样”,在开工仪式上,示范区执委会与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每年对示范区总规的落实情况评估监督;同时,执委会聘请段进团队为水乡客厅总规划师,对水乡客厅进行技术监督。这两个方案相当于为水乡客厅上了“双保险”。
水乡客厅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2年启动建设规划道路18条,其中青浦区8条、吴江区5条、嘉善县5条。
规划
规划主要内容
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共13章、45节,并包含了42张图集以及详细图则,重点明确了发展定位、目标愿景、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体系、生态环境等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定位与目标
一是规划范围,水乡客厅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四个镇各一部分,总面积约35.8平方公里。
二是功能定位,水乡客厅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成就可见可现的集中展示区,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长三角一体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制度创新试验田。
三是建设目标,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838.32公顷,另外,三地各预留机动建设用地2公顷,开发强度控制在25%以内。到2025年,三地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全面开展,生态系统和交通路网骨架基本成型,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建设,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有序推进,蓝环水系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示范产居、人文、生态一体化发展的世界级水乡客厅,建设成为跨行政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与核心承载地。
第二,空间布局和规划策略
一是在空间结构上,水乡客厅构建“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的空间结构,塑造江南韵、小镇味与现代风交融的新江南风貌,蓝绿空间占比约75%。“一点”即方厅水院,寓一体发展,充分挖掘长三角原点的独特内涵,围绕该地理标志打造一处可感知、可体验、可激发一体化认同的标志性功能场所。“一心”即临近长三角原点,是客厅核心区,包括创智引擎、科创学园和会展村苑三大组团,发挥“客厅”作用,布局建设多样的创新聚落空间。“三园”即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三个主题展示园,以湖荡圩田为基底,将现代绿色生态理念和技术与历史悠久的传统理水治水智慧文化相融合,打造运用湿地净化、水源涵养、循环农业、圩田再造等技术手段,形成有机融合的蓝绿空间和生态系统,打造世界级湖区的特色景观。“三区”即金泽、汾湖、大舜三大功能区,集创新聚落,以存量改造和择址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有机嵌入区域级、标志性的创新服务、文化创意、科教研发、生态体验等功能性项目,呈现面向未来的生产生活场景。“三道”即蓝道、绿道、风景道,链水乡风景,通过水陆交通组织,串联自然地理和人文风景,打造以“锦绣江南、十里画廊”为建设目标的水乡客厅蓝环。“多村”即科普村、创新村、文旅村,促乡村振兴,通过功能提升、风貌整治、局部更新等策略,盘活并优化村庄建设用地,营造三生融合的水乡村落。
二是在产业发展上,将好风景与好人文植入创新产居网络。作为长三角新经济创新前沿、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地,成为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核心区。
三是在公共服务与住房保障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布置均衡优质的服务设施,发挥社区生活圈基础性和综合性作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在交通体系和市政设施上,坚持公交优先,综合布局各类交通设施,跨界互连,一体化构建水乡客厅与外部骨干道路的路网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转换和无缝衔接,构建便捷、安全、绿色、低碳、智能、经济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坚持绿色、智能,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建构绿色智能市政设施体系。
五是在生态环境与安全防灾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加快推进生态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率先探索建设双碳战略实质性落地的集中引领区。着力实施减量、增容、提质,共筑协调共生的生态体系、搭建绿色创新的发展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环境制度体系、完善集成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现代化强韧的安全保障系统。
规划实施保障
一是加强跨省域统筹协调,以示范区执委会和两区一县共同组建的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指挥部为平台,研究处理开发建设相关重大事项。
二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详细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落实“一张图”全过程管理,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建到底、管到底。”
三是推动规划动态维护,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落实的执行力。根据发展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规划进行动态维护。
规划的五大创新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规划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和而不同”的技术路径。五位一体,即数字平台、空间融合、要素覆盖、项目衔接、成果表达五个“一体化”;和而不同,即在编制过程中兼顾地方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不同的诉求,统分结合,形成共同而又有区别的全域空间发展新路径。
1.数字平台一体化。三地在日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使用的是当地的地理坐标系统,导致三地底板数据难以拼合形成一张底图。规划编制过程中,统一使用了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作为一体化数字平台的地理信息基准,实现三地规划数据同步转换,无缝衔接。执委会牵头两省一市专门开发了沪苏浙坐标转换平台,实现示范区内地理数据的无缝转换,满足一体化规划与属地管理的不同需求。
2.空间融合一体化。在水乡客厅规划中打造无界新境,即打破行政边界,将长三角原点及其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共同打造“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的空间结构,一体化建构跨省域空间系统。
3.要素覆盖一体化。本次规划全面响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新要求,全面落实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在乡村规划、郊野单元规划等方面开展的创新实践成果,突破了传统详细规划侧重城镇开发边界内部的编制局限,构建城乡全域、全要素、全覆盖的空间布局,实现空间复合渗透、生态与功能交融。
4.项目衔接一体化。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三地合理布局跨地区的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面衔接示范区重点项目,支撑项目精准落地,切实保障和提升水乡客厅建设的显示度、示范性。
5.成果表达一体化。按照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要求,详细规划成果编制过程中,形成“1+3”的成果形式,“1”即1套一体化控规成果,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吸收三地经验,确保基本条目不缺失,核心要素有特色,数据指标可实施。“3”即3套依据各地技术标准分别转译的入库技术成果,分别纳入三地“一张图”管理,确保规划实施。
跨省域示范区
“样板间”规划蓝图清晰展开
水乡客厅,位于两省一市行政边界交汇处,曾是三地的边缘,以前由于缺乏跨域协调机制,地虽近、路难通,事虽小、难协调,因此成为区域发展的洼地。《规划》的出台,将赋予这片土地全新的面貌。
根据《规划》,水乡客厅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4个镇各一部分,总面积约35.8平方公里。到2025年,三地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全面开展,生态系统和交通路网骨架基本成型,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建设,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有序推进,蓝环水系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示范产居、人文、生态一体化发展的世界级水乡客厅,建设成为跨行政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与核心承载地。
如果说示范区是长三角的“试验田”,那么水乡客厅就是示范区的“样板间”。根据《规划》,水乡客厅将构建“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的空间结构,这一结构犹如花瓣般层层绽放,逐步递进,对应着水乡客厅未来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一点”是方厅水院;“一心”是由青浦、吴江、嘉善协同打造的客厅核心区,包括创智引擎、科创学园和会展村苑三大组团;“三园”是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3个主题展示园;“三区”是金泽、汾湖、大舜三大功能区;“三道”是蓝道、绿道、风景道;“多村”是科普村、创新村、文旅村。
以往的详规编制,都是由各地政府在自己的辖区内开展。水乡客厅开展全域详细规划编制,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制度的创新实践作出重要探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是“水乡客厅”概念的提出者和规划师。“水乡客厅的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和而不同’的技术路径。”他强调,五位一体,即数字平台、空间融合、要素覆盖、项目衔接、成果表达5个“一体化”;和而不同,即在编制过程中兼顾地方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不同诉求,统分结合,形成共同而又有区别的全域空间发展新路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6:39
目录
概述
面积境域
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