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血红素是天然
血红素的体外纯化形式,一般都是从动物血液中分离,提纯出来的。血红素铁是纯天然的生物补铁剂, 具有
生物利用度高、无体内铁蓄积中毒及胃肠刺激等不良反应等优点。专家试验证实,血红素铁在小肠内的吸收率高达25%~30%(非血红素铁约为3%~8%),无任何副反应,且不受膳食及其它因素影响,是理想的补铁剂。因其可被开发为保健食品、饮料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血红素还是抗贫血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原材料,美国FDA已于1983年7月正式批准雅培公司的氯化血红素作为药品使用。
氯化血红素(氯化高铁血红素;
血晶素)是从动物血液中提纯出来的血红素结晶,其化学性质与血红素类似。氯化血红素为结晶或粉末,透光为黑褐色,折光为钢蓝色,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及醋酸,
微溶于70%~80%乙醇,溶于酸性
丙酮,溶于稀
氢氧化钠溶液,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
羟高铁血红素。
血红素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和肌肉中,是动物血液中的天然色素。血红素是由
原卟啉IX与铁(II)络合形成,结晶呈蓝黑色,不溶于水,溶于酸性丙酮、碱性水溶液,在溶液中易形成聚合物。其分子中有
共振结构,性质稳定。可与蛋白质结合成
复合蛋白质,即
血红蛋白(Hb)或
肌红蛋白(Mb)。Hb是运输O2和部分CO的载体,是维持血液pH恒定的
缓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使
血红素与
蛋白质分离。
氯化血红素一般从猪血中提取,在医药、食品、化工、保健品、建筑以及化妆品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工业中,氯化血红素可代替肉制品中的发色剂
亚硝酸盐和
人工合成色素;在制药行业中,它可作为半合成
胆红素原料,而且可用于制备抗癌特效药;在临床上,它可制成
血红素补铁剂;在化妆品工业中,它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氯化血红素作为铁质强化剂,具有
生物利用度高、无体内铁蓄积中毒以及胃肠刺激等不良反应等优点。这是因为氯化血红素以分子形式吸收,可直接被肠道黏膜摄取。氯化血红素是现代医学公认的防治
缺铁性贫血、吸收率高、效果好的生物铁源,无铁腥味,不刺激胃肠,是婴幼儿、孕妇首选的
补铁补血产品。
两种光谱法原理类似,均是利用标准品与样品的红外光扫描谱图和紫外光扫描谱图进行比对,对图谱的走向以及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在红外光扫描谱图中,如果样品与标准品具有相同的吸收特征,扫描谱图形状大体一致,可以以此说明试验所得样品为氯化血红素。在紫外光扫描谱图中,标准品在波长为 380-410nm 范围内有最大吸收,但是因为溶剂的不同,会导致标准品的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如果样品在同一波长处具有最大吸收,该方法可作为氯化血红素的定性鉴定。袁曦对氯化血红素口服液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其氯化血红素含量进行检测,采用波长为384nm 处对抗贫口服中的氯化血红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80-9.10ug/mL 线性范围内,R=0.9999,标准差是 0.67%,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到99.3%。
荧光法是利用血红素中卟啉的荧光特性,利用荧光光度计可检测出样本的荧光强度,从而计算其相应的血红素含量,如粪便中血红素的定量测定,
血红蛋白在肠道中消解为血红素,血红素在肠道内细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消解为卟啉,利用卟啉的荧光特性,可计算其相应的血红素含量。血红素与草酸试剂共热能脱去亚铁离子,并被还原成具有荧光特性的卟啉,此条件下利用荧光法所测得的卟啉为肠道中全部的血红素量。消解的血红素除以血红素总量即为血红素肠道转换率,由于出血部位越高,被消化吸收的时候越长,肠道的转换率也越高,所以从肠道转换率可以大概推算出肠道出血的部位。
通过研究血红素的极谱行为,以0.1mol/L NH3-NHCl 作为缓冲溶液,血红素在-0.42V点出现一个灵敏的阴极波。利用该方法可检测出最低血红素浓度为8×10mol/L。
该法采用修饰后的
石墨电极检测血红素,发现电极对血红素的浓度反应比较灵敏,浓度在 1×10~1×10mol/L范围内血红素与电极反应成线性关系。
除了上面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关于测定氯化血红素的方法。袁曦在水浴加热加热条件下利用
氢氧化钠溶液将氯化血红素溶解,冷却后加入硫酸,晃匀后立即产生棕色沉淀。过滤后取滤液加
硫氰酸铵试液数滴,溶液呈棕红色。此显色反应可用作氯化血红素的定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