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志是由临汾路街道开发上线的这套“民情日志”信息系统,以“人”、“房”信息为基础,以身份标签、享受服务标签、管理标签为扩展,通过PC端和移动端,将街道辖区内的民情信息和服务管理过程全覆盖。
基本概述
民情日志是由临汾路街道开发,通过手机端及时更新记录民情信息,而PC端则提供数据的维护、查询、统计、应用等功能。以“人”为单位,以“房”为补充,记录居民身份信息和享受服务信息,通过PC端和移动端将街道辖区内民情信息和服务管理过程全覆盖。
受众人群
独居老人、残疾人或优抚对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以及
就业困难人员……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这些居民信息都能化成数据进行汇总,一套名为“民情日志”的信息系统,使得这里的民生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系统宗旨
“民情日志”项目就是街道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创新为民服务的形式、提升为民服务实效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勇敢尝试,目的是“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
实施历程
形成群体数据分布图
“民情日志”覆盖临汾社区3万多户家庭、近8万居民,具体数据涉及年龄、职业、学历、党团员、民族、收入水平、残疾状况、享受各类政策和服务等上百个字段标签。这些民情大数据经过分类查询和展示,可以形成较为直观的群体数据分布图,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和查找社区同一类型群体的结构和分布,确保精准民生工程不遗漏、全覆盖。
民情日志+大数据
数据平台监督“回应机制”
静安区网格中心新近开辟了一条“社区调研走访”专用通道,对于调研走访中那些不属于街镇职责范围的、难以协调处理的问题和诉求,要求各街镇定期梳理并上报区网格中心。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经由数据平台发现的精准痛点,其解决流程也依旧由数据平台实施监控、督促落实。
这些待协调落实的问题,将在数据平台上经区社建办、网格中心梳理后,视问题类别交办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最早实现窨井盖“数字化生存”的静安区,也充分利用区网格中心这个成熟的数据平台来力推大调研的“回应机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促进问题解决。
系统特点
以“人”、“房”信息为基础,以身份标签、享受服务标签、管理标签为扩展,通过PC端和移动端,将街道辖区内的民情信息和服务管理过程全覆盖。
1. 走访对象可视化,针对性地安排走访对象。通过以往的走访数据,将各个家庭及成员进行身份标签、服务标签和管理标签的标记,例如高龄独居老人、困难群众、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对于普通家庭每年全覆盖走访一次,对于带有多个标签的家庭根据标签多少增加走访频次。
2. 走访主体可视化,针对性地安排走访人员。把已有标签的家庭和成员列为重点走访对象,安排相应的职能部门同志和居民区干部共同进行走访,通过系统的过程性纪录,不仅可以实时掌握走访进度,也可以考核评价走访实效。
3. 难点问题可视化,针对性地解决“急难愁”。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社区治理产生的难点问题时,“民情日志”系统的走访终端可以即时记录,我们可以根据群众反应的问题,结合临汾实际,设计问卷调查,录入走访终端,进行大量民意调查,取得的数据反馈至后台利用社区分析工具进行实时分析,系统研究。
4. 解决问题可视化,针对性地分解民生任务。通过“民情日志”可以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划分,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当场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数据归拢后,形成每周甚至每日的民情专报,由相关领导审阅之后落实。
5. 走访实效可视化,针对性地反馈调研实效。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提供依据,通过人员分布的热力图了解到社区内0~3岁儿童集中的区域,及时调整了幼托点的设置,以更符合群众需求;通过系统对党员年龄结构的分析,看到社区在册党员中,46%集中在60—70岁,38%在70岁以上,其中,有221名党员有肢体、听力等各种残疾、有927名党员为纯老户家庭、有214名党员为支援外地建设回沪定居人员。可以说,相当比例的党员已经客观上从“积极服务他人的力量”,变成了“需要他人照顾的对象”,因此,街道决定实施组织力工程,将组织对象着眼于更广泛的社区群众,通过机制创新把广大居民群众组织起来,并领导和依靠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