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
政治制度的类型
民主政治是在民主监督下少数派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部门和服务公众的行为。
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有制宪丶政党提名民主参选人。选举制度和民主政治
基本内容
政治概念
民主政治,是民主制度的目标。要实现民主政治,需要先有民主入主议会组阁,而后才有民主政治,即先有民主而后有民主政治。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独裁制相对立。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扩大古代民主政治的基础,确立以普选制和议会制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最大多数人享有的最广泛的民主
民主政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民主政治反映国家的阶级本质,不同阶级统治的国家,民主政治的性质是不同的,并由此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又有共同性和普遍性,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实现其阶级统治时必须遵循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多数原则、确认和保护公民权利原则、代议制原则、有限权力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批判吸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合理成分,为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公共权力
政治,是人类共同体借助公共权力(或特权),管理冲突并实现特定价值目标的方式和过程。首先,政治与冲突有关。人类共同体有很多人,人之间意见不一致,由此发生分歧和冲突;人类共同体要维持下去,就必须建构规则和秩序。政治就是以武力、说服、妥协等方式,解决分歧和冲突,并建立和维持秩序的方法、途径和过程。从内容上看,分歧和冲突是由利益矛盾引起的,而利益矛盾是由利益的有限性与追求利益的无限性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政治,就是将利益分歧和冲突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使之秩序化,使追求利益的积极行为得以持续进行。政治现象又与公共权力有关。公共权力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合法的强制力。解决分歧和冲突,意味着规约人们的行为,而规约人们的行为必须依赖人们普遍认同的和必须服从的约束力。政治,就是借助公共权力使解决分歧和冲突秩序化,其核心是支配和服从支配。人类管理冲突并建立和维持政治秩序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纵观人类政治史,人类的政治生活方式经历了神权政治、王权专制政治、权威政治和民主政治等。
中国政治理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然要求。
核心内涵
民主政治,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民主政治的核心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举。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典型方式是代议制,即民众无法直接掌握和管理政权,只能选择民众中的少数精英分子代行权利。因此,选举领导人是民主政治的第一个核心内涵。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自由选举,保障选举人的自由意志,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其次,定期更换领导人。再次,选举必须是选择行为,即选举人在两个以上候选人中选择一个人。只有一个候选人的选举,只是推举或拥戴行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举。这就意味着,两名以上的候选人必须竞争同一个职位,选民从中选择一名候选人。总之,选举是体现“主权在民原理”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第二,各政治主体的专门化、自主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制约化。从横向上看,政党、行政、立法、司法等政治机构是独立机构,即专门化的、角色边界清晰而明确的、互不相属的结构。从纵向上看,不同层级的政治机构都是相对自主的机构,而不是只听命于上级机构的下属机构。横向的和纵向的各政治机构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而不是某一特定政治机构控制或支配其他政治机构的单向影响关系。
第三,不同意见的合法化。民主是共同体成员以普遍认同的程序和规则为依托,和平地解决利益冲突,使得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的积极行为得以持续进行的制度安排和实际行为过程。因此,按特定程序,自由发表任何不同意见是民主的根本。同时,不同意见的合法化,是自由、平等的选举和各政治机构之间纵向的和横向的制约关系得以实际运行的根本保障。
具体释义
系统简介
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方式的高级形态,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和完整的系统。
在第一个层面,民主是原理体系。如,人的尊严原理、平等原理、自由原理、主权在民原理等。
人的尊严原理,是指不论性别、地位、贫富,人的自身价值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价值。人的尊严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终极价值目标,民主主义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尊严。
平等原理,是指人生而平等,应拥有相等的权利。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能力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可能享受绝对平等的权力,所尽的义务也不可能是绝对平等的。但就人的价值而言,人之间应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自由原理,是指人自主地支配自己,而不受他人的强制和支配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自由不是绝对的,是在相应的法规制度之下的自由。首先,一个人的自由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其次,为每个人都能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由,每个人都必须让出一部分自由给国家,由国家以制度、规则等形式制约人的行为,以保障更多的人享受更多的自由。
主权在民原理,是指国家权力来之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因此,由人民授权产生政府,政府必须遵从人民的意愿。主权在民这个思想,起源于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并在启蒙运动中得到体现。
原则体系
在第二个层面,民主是一系列的原则体系。如,讨论原则、妥协原则、多数原则等。
讨论原则。首先,讨论原则以异议、意见、反对派的存在为前提,并以讨论的方式交流各自的不同意见,求大同存小异,制定同一政策的方式和途径。其次,讨论是和平地解决分歧和冲突的方式和途径。再次,讨论是公开地交流不同意见,让公众了解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方式和途径。
妥协原则。是指为达成具体的目的,意见相异或对立的各方调整各自的意见,以达到相对一致的方式和过程。首先,妥协的目的是为制定出更为创造性的政策。其次,妥协是相互了解和理解对方的意见的过程,而不是各方只顾坚持自己的意见。再次,妥协是各方反省自己的意见,以发现和创造共同点的过程,而不是一方盲目地、绝对地顺从另一方。
多数原则。妥协原则和多数原则是将讨论原则现实化的途径和方法。讨论原则是民主主义的根本原则,即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和冲突的方式。妥协原则是讨论得以和平地进行所必须的原则。而多数原则,则是将讨论引向决策的方法,即少数服从多数。
遵守规则
在第三个层面,民主是宽容的心态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宽容的心态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认自己的能力的有限性;二是承认他人的存在。遵守规则的习惯,是指人的行为比较理智,不轻易用感情支配行为。人类共同体有序化所必需的各种规则,自觉而普遍地得到遵守。
宽容的心态和遵守规则的习惯是民主的社会基础,是身份和习惯上的平等,是一个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状态和风气。谁也不否认社会民主作为民主政体不可缺少的基础的重要性,也不否认基层的初级民主可能比民主的任何方面更有价值。
在第四个层面,民主是一系列的制度。制度,主要规定各政治主体的产生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最基本的制度有代议制度、政府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舆论制度等。
在第五个层面,即实践层面,民主是一系列的行为过程。如选举行为过程、决策行为过程、参与行为过程等。在实际政治过程中,只有以具体而详尽的程序和规则来规范制度运行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和各政治主体的每一个具体的行为环节,政治制度才能得以现实化。不然,政治制度将是一纸空文。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又是一系列的程序和规则。
综上所述,民主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完整的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各因素不可缺少。
发展途径
民主政治研究
认真总结多党合作的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创造了许多重要的经验: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巩固思想基础,多党合作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指导思想是灵魂,是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多党合作才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二是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多党合作才有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在多党合作中,一致性集中体现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多样性则表现为承认和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一致性是包容着多样性的一致性,多样性是在一致性基础上的多样性。三是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多党合作才能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多党合作才能与时俱进。加强参政党建设,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民主党派要搞好自身建设,充分履行基本职能,切实落实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长期以来,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作出贡献。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的总原则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民主党派应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形势发展的要求,按照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加强自身建设。参政党建设的目标是:建设成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参政党建设的原则是:体现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统一、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体现政治联盟的特点。
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发挥参政党作用。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益表达,即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利益。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充分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向党和政府提出政策性的意见建议。二是向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进行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中国的政治规则,明确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培育参政意识,从而积极负责地参与政治活动。只有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才能真正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维护他们的利益。
重视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建设。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建设,要与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应加强中国特色政治文化方面的教育,使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为公民所自觉遵从,形成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
重要意义
足迹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七大报告把“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报告的十二个组成部分之一,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在十七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词语共出现了10次,“民主”这个词语共出现了69次(十六大报告出现了58次),“政治体制改革”这个词语共出现了5次。
社会主义本质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评判是否民主的关键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期待、需要和愿望,是否能够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光喊口号,而要看实效。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和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如果不具备民主的政治特征,就是不够格或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必要条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的腾飞振兴,既要靠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又要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支持配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配套进行、协调发展,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超前,但也不要消极滞后。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更好地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求“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第一次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必然要求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不能有效规范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有可能变成封建制的、甚至奴隶制的市场经济。在变形的市场经济中,更容易产生腐败和经济混乱。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点并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才能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才能有效遏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严重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重要体现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的关键环节。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与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文明的健康、理性、和谐、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根本措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历史证明,保持社会稳定,最根本、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民主政治。只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保证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保持政权的稳定、政治路线和政策的稳定、经济社会制度的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提高党和国家的干部的民主意识,从而对遏制腐败、澄清吏治、反对官僚主义产生积极作用。
基本特征
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人民民主,这是被历史证明的客观事实。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在中国,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从经济基础上决定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的操纵,不是少数人的民主,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在中国,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范围包括一切不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要求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求对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依法使用专政手段予以制裁,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实行民主集中制,还要求“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反对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反对把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
优越性
第一,既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又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中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都自觉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用的过程中实现领导权。
第二,既有集中,又有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合作,通过民主协商形成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又有利于避免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和一党制的种种弊端
第三,既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照顾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根本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同的阶层、群体有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第四,既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又“和而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同时,各民主党派又有各自的特色,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深化民主的设想
现代民主误区
提起民主,人们就直接想起“选举”,仿佛通过“选举”就能实现人民主权、就能实现多数人统治,但是实际上人们还会感到自己的权利常常被侵犯,会感到社会环境不安全、缺陷比较大,而这些问题却会长期无法解决。这是我们一贯的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在社会矛盾冲突激化的时候,社会内部反抗的矛头总会指向社会最上层,仿佛社会最上层应该对这一切负全部的责任,这样当然能给社会最上层施加压力,促使社会最上层不断关注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但事实上整个社会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解决社会下层管理的问题是民主最终的目的,而最了解社会下层管理的人只能是社会下层劳动者和他们的直接管理者。
社会上层例行选举制度,但是每个生产单位的管理都是“独裁”的。这样的情况下当然老百姓难以认为自己真的可以行使主权,总会感到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无能为力。这种状态和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有关,每个生产单位的内部管理中合理存在商业机密,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经济效益展开,而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则常常会成为形式主义。政务公开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企业内部也鼓励信息合理分享,但是在一切管理活动围绕经济效益展开的大环境下,政务公开、信息分享的地位也会低于经济效益,使这些工作维持在一个非常勉强的水平。
提高信息管理者的地位能解决上面谈到的问题,当信息管理者不再被生产管理者所掌握,政务公开和信息分享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分享,有助于减少缺陷、不断优化流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每个生产单位能自然而然的获得经济效益,恶性掠夺和竞争会在流程优化的过程中被过滤,实现“每个生产环境的民主”。当所有这些生产管理信息上传和汇总,就能实现真正的计划经济,这样人们的切身利益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面临的问题能得到最好的解决,实现“大的社会环境的民主”。
这样的过程能直接防止腐败现象。商品经济和以前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社会管理都缺乏有效的信息控制,在自然经济时期,地方在违背朝廷意愿的时候,会用到“天高皇帝远”这个词,会考虑自己是否在“天子脚下”,言下之意,距离朝廷较远的地方居民或者官员可以比较容易得违背朝廷意愿,因为朝廷难以知道这些信息。这种状态下的管理依靠每个管理者的责任心、能力和手中的权力,而每个管理者也同样面临无法掌握下属、同事和社会环境中的所有信息的困境,这样的状态下,只能靠手中的权力做为“筹码”,奖励、提拔维护自己利益的人,惩罚、驱赶损伤自己利益的人。所以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信息的控制和有效管理,如果每个领导者能全面了解社会生产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合理分享在这个生产环境中,生产过程中的奖励和惩罚就能自然而然的按照人们普遍认可的规则发生,即便领导者手中的权力也无法逾越这些规则,否则他们直接会失去领导的力量,除非他们有能力利用手中的权力禁止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分享
信息高效、合理的分享在社会正式管理的信息系统中,人们有在官方管理的信息系统中说话的权利,这很自然就是一种民主的状态,独裁统治必然限制或禁止个人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再独裁的统治者都不允许将错误和缺陷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否则一定会失去人们的支持。社会中随便讲话不是民主民主是和社会的有效的交流,这个交流离不开社会对信息的正式管理。在我们没有找到有效管理社会的方法时,其实只能独裁、必须限制言论,因为在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抱怨“人性恶”,于是内部开始斗争,开始混乱,甚至引起内战和分裂。
现代民主缺陷
最佳民主状态
雅典式民主
简介
雅典式民主(有时被称为古典民主)是在公元前508年于古希腊城邦雅典(包括雅典的中心城邦及其周边的阿提卡地区)发展出的一套民主体系。雅典也因此成为最早的民主政体之一。虽然其他的希腊城邦也设立了各式各样的民主体制,其中大多数也借鉴雅典的模式,但它们没有一个能如同雅典的民主体制一般有力、稳定且具备良好的明文规定。雅典民主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对直接民主制度的实验——因为选民并非选举民意代表而是直接参加对立法和行政议案的投票。
内容
雅典民主是一种公民自治,但它与现代民主制度的差异仍然是巨大的。首先,雅典民主的参与权并非如现代基于居民, 阿提卡的女性被认为是不完整的人,奴隶被认为是物品,不算人;其次,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它的政府的效率非常低。政治家们为了名利经常借演讲互相诋毁,选民的民意会受在剧场中上演的政治讽刺戏剧的巨大影响都是无法忽视的事实。然而由于参与权有无的划分与经济上的阶层无关,因此雅典民主的选民参与程度在那个时代来说已经非常高。这种制度为希腊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18:03
目录
概述
民主制度
基本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