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麟义(1903-1938)江西兴国县人。1903年9月生。
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历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军训班中队长、国民党军连、营长、中校团副、参谋主任。1938年,毛麟义担任第27军46师276团上校团长。同年5月,毛麟义所部在河南开封、兰封与日军14师团激战,在惨烈战斗中其亲自担任敢死队长与敌正面拼杀,在与日军激战中不幸被刺刀刺中,英勇就义。国民政府国防部追晋其为陆军少将。
毛麟义,字运生,江西兴国均村乡石溪村石背毛尾人,1903年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毛世榛从商致富,但乐善好施。麟义虽出身富家,知守家不易,从小克俭刻苦,勤奋读书,富有志气,1925年到广东投考黄埔军校,入潮州分校第2期(比照黄埔4期)。毕业后,毛麟义到国民革命军第1军服役,历任排、连、营长,中校团副、参谋主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武汉区队长、上校团长。参加过
淞沪抗战和
南京保卫战。
南京失陷后,部队损失很大。毛麟义自告奋勇,回家乡招收青年从军抗日。1938年初,毛麟义率旧部及补充的新兵在湖南整训。5月,开赴河南参加兰封战役。5月19日,毛麟义所部开始与日军土肥原的第14师团展开激战,敌我双方均有胜负。
1938年5月25日,毛麟义率部投入兰封地区的收复反击战中。在攻打兰封城外围日军时,虽然达到了战斗的目的,把兰封城外围日军几个据点拿下,但是,第276团损失惨重,官兵大都为国捐躯。战斗的最终目的是要攻克兰封城,把5月24日不战而失去的兰封城重新夺回来。眼看弹尽援绝,攻克敌人据守的兰封城的限令时间将要达到,毛麟义组织敢死队,自任队长,率领所剩官兵、警卫员、炊事员,手挥大刀向敌人扑进去。毛麟义一连砍死几个日军,自己也被日军刺中数刀,英勇牺牲。
蒋介石在武汉得知毛麟义壮烈牺牲时流下眼泪,称“运生国军楷模也”。国民政府国防部追晋毛麟义为陆军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