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1967年8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
海门,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个人介绍
1992年毛颖从
上海医科大学毕业,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赴美国
密西根大学Crosby神经外科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神经外科,2010年成为全国神经外科领域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3年获得首届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015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017年获得上海市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2018年获得吴阶平医药创新奖,2020年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2021年出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执行主任,2023年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神经外科组长。
毛颖主要从事脑疾病(
脑肿瘤、脑血管病和
癫痫、帕金森病等功能性脑疾病)的外科诊疗以及神经外科基础与转化研究,致力于神经外科领域重大脑疾病诊疗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是国家脑计划重大发展战略的主要执行者和推动者。
擅长领域
擅长脑部疾病的个体化微创治疗,尤其是脑血管病(
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烟雾病等),脑肿瘤(
胶质瘤、
脑膜瘤、
听神经瘤),以及功能性脑疾病(癫痫、意识障碍、
帕金森、
阿尔兹海默症、
强迫症)等。
研究方向
毛颖在国内较早提出显微神经外科与脑科学前沿技术相融合的诊疗策略,将其应用于恶性脑胶质瘤、复杂脑血管病和重症意识障碍三大神经外科难治疾病。通过肿瘤分子特征解析与多模态可视化技术相融合,提高了恶性脑胶质瘤的全切率,降低了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率,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独创多套颅外血管复合搭桥技术与脑功能图谱评估相融合,将复杂脑血管病从“不治”变为“可治”到“治好”。阐明意识障碍关键神经通路,与个体化神经调控技术相融合,为重症昏迷患者苏醒提供了“华山方案”。上述三大融合诊疗策略已经实现了多项临床技术转化。
教育背景
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神经外科,(2005.3-2005.6)
访问助教授 日本
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1998.9-1998.12)
博士后 美国
密歇根大学Crosby神经外科,(1997.1-1998.1)
博士 上海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1994.9-1999.7)
学士 上海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86.9-1992.7)
工作经历
院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0.7-今)
副院长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9.6-2020.7)
副院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2.12-2020.1)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2006.12-今)
教授 复旦大学,(2005.12-今)
常务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3-今)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4.12-今)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0.7-2004.11)
科研成果
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从事神经外科30余年,在传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与理念的基础上,倡导一切神经外科手术均应以脑功能保护、重塑及调控为重点,系统发展多项新技术,为神经外科学进入“泛功能神经外科”时代作出贡献。
主要成就
1、以分子可视化为核心的脑功能保护研究
针对脑胶质瘤高度浸润而无法精确界定边界的难题,建立基于功能影像的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系列研究是该领域全球循证医学质量最高的六项研究之一(Neurosurg Rev 2015)。提出四种胶质瘤新的分子亚型并描述其特征,作为唯一亚洲成果被WHO脑胶质瘤权威病理组织引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脑胶质瘤分子可视化导航手术体系,实现术中驱动基因突变快速检测、分子特征空间异质性描绘、肿瘤浸润边界精准勾勒,变凭术者经验切除为依据肿瘤分子异质性图谱“雕刻式切除”。迄今应用3100例,脑运动功能区肿瘤手术全切率由51.7%升至72%,术后偏瘫率由32.8%降至15.3%,语言区肿瘤手术远期失语率仅5.3%,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从13.2月延长至17.6月。
2、以血运重建为核心的脑功能重塑研究
首创游离桡动脉桥接颅内外血管术式用于难治性脑血管病,被世界神经外科联盟推广。进而建立针对高、中、低流量个体化需求的三种新型血流重建术式,提升烟雾病远期有效率至93%,再出血率由7.1%降至1.9%。
3、以意识网络为核心的脑功能调控研究
发现与意识水平评分正相关的皮层意识网络,证实后扣带回−顶下小叶脑区是关键的意识通路。通过磁共振和脑电预测昏迷复苏准确率达81.25%,提出的基于意识神经网络的催醒治疗新方法正在临床试验中。
在领域内顶级期刊(Nature Biomed Eng、Clin Cancer Res、Ann Neurol)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曾获3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牵头制定3部指南,成果入选中国神经科学重大进展、部分获国际推广。主持建立全国最大的神经疾病诊治中心之一,学科成就获列改革开放健康上海十大成果和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领导的团队被世界神经外科联盟会刊主编赞为“世界神经外科发展的风向标”。
专著
重要学术会议报告
1. 毛颖,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和临床运用. 2023,第七届全国分析药理学学术大会(邀请报告)
2. 毛颖,Molecular biomarkers in adult diffuse glioma: from diagnosis to surgical navigation Neurosurgical. 2023, Society of Japan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Tokyo, Japan(邀请报告)
3. 毛颖,胶质瘤代谢分子边界可视化及临床应用.2023,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20次学术会议,广州(邀请报告)
4. 毛颖,胶质瘤代谢的影像组学、分子手术的转化研究,2019,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18次学术会议,广州(邀请报告)
代表性论文
1. Zhang J, Feng Y, Li G, Zhang J, Zhang X, Zhang Y, Qin Z, Zhuang D, Qiu T, Shi Z, Zhu W, Zhang R, Wu Y, Liu H, Cao D, Hua W, Mao Y. Distinct aneuploid evolution of astrocytoma and glioblastoma during recurrence. NPJ Precis Oncol. 2023 Sep 23;7(1):97.
2.Zou X, Liao Y, Jiang C, Yuan Y, Zhao F, Ding D, Chen L, Xu B, Mao Y. Brain perfusion, cognition, and plasma Alzheimer's biomarkers in moyamoya disease. Alzheimers Dement. 2023 Feb 10. doi: 10.1002/alz.12958. Epub ahead of print.
3.Yu Q, Bi Z, Jiang S, Yan B, Chen H, Wang Y, Miao Y, Li K, Wei Z, Xie Y, Tan X, Liu X, Fu H, Cui L, Xing L, Weng S, Wang X, Yuan Y, Zhou C, Wang G, Li L, Ma L, Mao Y, Chen L, Zhang J. Visual cortex encodes timing information in humans and mice. Neuron. 2022 Dec 21;110(24):4194-4211.e10. doi: 10.1016/j.neuron.2022.09.008. Epub 2022 Oct 3.
4.Chen T, Liu Y, Wang Y, Chang Q, Wu J, Wang Z, Geng D, Yu JT, Li Y, Li XQ, Chen H, Zhuang D, Li J, Wang B, Jiang T, Lyu L, Song Y, Qiu X, Li W, Lin S, Zhang X, Lu D, Lei J, Chen Y, Mao Y. Evidence-based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in China. J Hematol Oncol. 2022 Sep 29;15(1):136. doi: 10.1186/s13045-022-01356-7.
5.Qin P, Wu X, Wu C, Wu H, Zhang J, Huang Z, Weng X, Zang D, Qi Z, Tang W, Hiromi T, Tan J, Tanabe S, Fogel S, Hudetz AG, Yang Y, Stamatakis EA, Mao Y, Northoff G. Higher-order sensorimotor circuit of the brain's global network supports human consciousness. Neuroimage. 2021 Feb 12;231:117850.
6.Wang C, Sun W, Zhang J, Zhang J, Guo Q, Zhou X, Fan D, Liu H, Qi M, Gao X, Xu H, Gao Z, Tian M, Zhang H, Wang J, Wei Z, Long NJ, Mao Y, Li C. An electric-field-responsive paramagnetic contrast agent enhances the visualization of epileptic foci in mouse models of drug-resistant epilepsy. Nat Biomed Eng. 2020 Sep 28.
主持课题
1、2023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脑胶质瘤综合诊疗新技术开发与转化应用研究”,2023YFC2510000,2024/01-2027/01,3000万,在研,主持。
2、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2018/07-2023/06,1.29亿,在研、主持。
3、上海市科委脑-智工程项目,16JC1420100、脑影像数据库与功能重建量化评估研究、2016/12-2019/11、1990万元、在研、主持。
4、上海市科委脑-智工程项目,16JC1420502、阿尔兹海默病研究资源库和早期诊断技术研发、 2016/12-2019/11, ,786.9万、在研、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2483、B7H3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2016/01-2019/12、72万元、在研、主持。
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攻关),2011BAI08B06、脑动脉瘤微创治疗时机和方案优化研究、2011/01-2015/12、550万元、已结题、主持。
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025013、负性共刺激分子“B7-H4”在脑胶质瘤干细胞免疫逃逸中的机理研究、2010/01-2014/12、200万元、已结题、主持。
社会任职
2020年,华山医院院长
2021年,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执行主任
2022年,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神经外科组长
学术兼职
2012年,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2013年,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2014年,《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副主编
2015年,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2015年,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2016年,《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编委
2017年,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7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2018年,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
2019年,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临床和基础分会主任委员
出诊时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院,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荣誉表彰
2004年,上海市“优秀医苑新星”(一等奖第一名)
2004年,吴阶平医学研究奖
2004年,上海市“银蛇奖”二等奖
2005年,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计划”
2005年,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
2007年,上海市“百名领军人才计划”
2008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9年,“王忠诚青年医师奖”
201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2011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2年,上海市“十佳医师”
2013年,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201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5年,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
2015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2016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2017年,上海市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
2018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的基础与临床创新(第一完成人)
201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较低级别脑胶质瘤的综合诊断和治疗(第一完成人)
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IDH突变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及分型应用(第一完成人)
2023年,第十九届“银蛇奖”特别荣誉奖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毛颖一直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医生带着年轻的医生去工作,“师承是医学里最宝贵的传承”,因此年轻人成长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膨胀,年轻人要始终保持一颗谦卑、感恩的心,方能在医学道路上行稳致远。他要求学生不光要“心灵手巧”,更要“言行一致,是个本色的人”,从基础做起,绝不投机取巧,要有耐心、恒心、决心和爱心,不光做事,更要做人。毛颖在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和华山医院副院长期间,分管教学和科研工作,他非常重视学生的思考性和创造性,总是鼓励学生在科学的基础上要敢于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人,努力做到强国有我。
指导学生
截止2023年12月,毛颖共培养硕士生、博士生超过40名,其中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名,国际毕业生1名。
科普宣传
毛颖多次获邀到上海市各大中学,做“神经外科与神经科学”科普讲座,鼓励更多的优秀学子投身医学专业。举办“Brain Talk”院士论坛,在国内推动脑科学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