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锵
明朝中后期官员
毕锵(1517年5月24日—1608年12月31日),字廷鸣,号松坡,南直隶池州府石埭县(今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毕家村)人,明朝中后期官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正德十二年五月初五日(1517年5月24日),毕锵出生于南直隶池州府石埭县(今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毕锵自幼聪慧,能说会道,反应机敏,善于记忆和背诵。他学习《春秋》,通晓四传(指《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十三岁时,毕锵就补为县学的学生。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毕锵参加应天府乡试,考中举人第一百零四名。
登科入仕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毕锵参加会试,名列第五名。不久,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刑部的事务虽然繁杂,但同僚中多是文人学士,他们热衷于古学,时人评价刑部为西翰林院,文风兴盛。然而,毕锵却说:“身为官员,应当言官之事,如果法律条文不精通,难道可以放弃衡量轻重的标准而仅凭主观臆断吗?”于是,毕锵深入研究律令及旧案,经过综合讨论分析,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吏也无法欺骗他。此外,毕锵还广泛阅读经史子集、名家论著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对各地的利弊得失了如指掌,心中洞明。
后来,毕锵升为户部郎中。当时严嵩当政,他聚集了一些有名望的士人作为自己的羽翼,有人劝毕锵去拜见严嵩,但毕锵认为这是自我炫耀和自荐的行为,是士人和女子所不齿的丑行。在郎中的职位上,毕锵十多年没有得到升迁,仅仅参与过一次科举考试的校阅工作,其中所选拔的进士如马自强张学颜姜宝吴时来顾章志等人,都是当时声望很高的人才。当时边疆的敌人问题非常严重,负责财政的官员担心军费不足,因此请求从各曹郎中挑选有才能的人担任司属,协助管理财务。毕锵被认为是最佳人选,上报后得到了批准。在处理边疆军饷问题时,一些边镇官员试图将军饷作为私下的贿赂,但毕锵严厉指出他们的行为,并鼓励他们将来要恪守职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在毕锵的管理下,士兵们没有因为缺乏军饷而脱下战袍,国家也没有因为军费问题而出现漏洞,节省下来的军费数以万计。
出职地方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月,毕锵升为浙江副使,负责督学政。毕锵注重士人的品德和行为,然后才考虑他们的文才,这使得士人的风气焕然一新。在选拔和推荐人才时,毕锵充分听取众人的意见,做到公正无私,丝毫不差。后来,许多他提拔的士人成为了朝廷中的台阁公卿、科举状元,他们在朝廷中相互辉映。当时,吕本刚上任吏部尚书,他的家人试图通过关系为某事说情,但毕锵没有答应,吕本对此心怀怨恨。不久,在吕本的运作下,毕锵被调为广西右参政,这对他来说就像是被贬谪到了荒远之地。然而,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恭敬谨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嘉靖四十年(1561年)七月,毕锵升为广西按察使。不久,吕本被贬,严嵩倒台,而清廉正直的风气重新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二月,毕锵又被调任为浙江右布政使。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毕锵升为湖广左布政使。明世宗晚年有思念故乡之情,曾打算前往湖广,但未能成行。而那些在皇帝陵园侍奉的宦官,将他们那里出产的菱角、莲藕等特产进献给明世宗,并常常要求邻近的郡县也进献,最终这成为了一项固定的年例。这些宦官们急于求成,车马喧嚣,对供应的物资要求苛刻,稍有不如意就鞭打责罚,如同雨点般落下。毕锵将此事上报给朝廷,说明世宗不应忘记自己的根本,怎能忍心因为口腹之欲而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这并不是宦官们为了讨好皇帝而进献的,也不是士大夫们应该做的爱君之举。他建议停止这种无度的征索,并将其定为法令。
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毕锵升为太仆寺卿。七月,又升为应天府尹。当时,海瑞正在江南地区任职,他写信给应天府,态度傲慢无礼,但毕锵并未接受这种态度,海瑞后来也为此道歉。毕锵还整顿了冗费冗役,打击了那些违法乱纪、兼并豪强的行为,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百姓都感激他的清廉治理。因此,他和海瑞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提督粮储
过去,都察院专门负责监督南方的粮食储备,这是由海瑞担任的。然而,由于政务琐碎繁杂,海瑞因此被罢免职务,随后这一职责便由南京户部侍郎来总揽,但节制制度仍然保持不变,于是在隆庆六年(1572年)四月选拔了毕锵来担任此职。毕锵上任后,他逐条上奏了关于收粮、管理粮库、修缮厂房、晒场、疏浚水道以及购买补充粮食等六件事务的举措,这些举措明确且切实可行,使得上下级都感到便利。
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毕锵被调到北京担任户部右侍郎,之后又升为户部左侍郎,同时仍然负责管理粮仓和场地。在处理疑难案件和规划漕运事务时,他都能切合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决策。
万历四年(1576年)正月,朝廷授毕锵为正议大夫、资治尹。
调任南京
万历四年(1576年)二月,毕锵升为南京户部尚书。他上疏说:“南京在明太祖高皇帝时期,丰衣足食,所有的政策都是基于稳固国家根基的原则,因此需要因时制宜地改革。”他提出了六项重大的改革措施:一是清理不合理的税收分配;二是严格征收和解缴制度;三是杜绝提前支取;四是禁止虚报损耗;五是明确发放标准;六是谨慎选拔和监督官员。这些建议得到了部内的一致认可,并被允许实施。当时,张居正在朝中地位显赫,对朝廷官员态度傲慢,唯独对明神宗阿谀奉承,因此,毕锵对张居正的态度表示不满。
万历六年(1578年)十一月,毕锵称病辞官,回到了石埭。
万历十一年(1583年)闰二月,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下诏重用有德行的老臣,毕锵再次被任命为南京工部尚书。七月,毕锵改任南京吏部尚书。
主政户部
万历十三年(1585年),毕锵改任户部尚书,上疏推辞,明神宗没有同意,并称赞他端正谨慎、敏锐干练。上任后,毕锵发现明神宗虽然起初勤于学习、政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不如从前了。因此,毕锵上书提出了九项建议:节约财力、充实边饷、停止无谓的召买、规范税收催征、清理冒领滥支、整顿社会风气、避免频繁更改政策、崇尚节俭美德以及勤勉于圣学。这些建议忠诚而正直,虽然未被完全采纳,但几年后,当朝廷面临诸多弊端时,人们才深刻体会到毕锵的远见卓识。
三膺存问
万历十四年(1586年)五月,毕锵年满七十岁,因此上书请求告老还乡。明神宗念及他年高德劭,特地下达了优厚的诏书挽留他。然而,他某日突然入朝,行走时跌倒,于是坚决以病重为由请求辞职。明神宗派遣宦官赐给他食物和牵马的马匹,并亲自询问他的家宅情况。他多次上疏请求辞官,明神宗深知他的意愿不可改变,便批准了他的请求。辞官后,他乘坐驿车返回故乡。待病情稍有好转,有关部门便上奏请求重新召用他。
万历十六年(1588年),左都御史吴时来说:“许多德高望重的老臣都难以被劝进,却容易因年老而退休,但毕先生作为人伦师表,他的待遇却比不上那些平庸之辈,这不符合古代尊重长者的礼仪。”于是,明神宗下诏加封毕锵为太子少保,每年赐予他仆役和俸禄,每月还赐予他白米。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毕锵年满八十岁,明神宗命令有关部门到他家中探视他的起居情况。
万历三十年(1602年),太子朱常洛也按照惯例前往有关部门了解毕锵的生活状况。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毕锵年满九十岁,恰逢皇孙诞生,明神宗尊封皇太后并赐予徽号,特别派遣礼部郎中林茂槐到他家中去慰问他。他命令自己的孙子毕茂才、毕汝楩前往皇宫上表致谢。明神宗对他深感嘉许,说:“你年高德劭,三次受到朕的慰问,现在让你的孙子毕汝楩进入太学学习,以彰显朕尊重老人、崇尚贤德的意愿。”
无疾而终
毕锵在家乡居住了二十多年,一直致力于以恭敬、谦让、节俭的品德为乡间树立榜样。无论是部使者、监司,还是郡县的长官,都深知毕锵为人公正且有谋略,每当向他请教时,他从不谈及私事,唯独在关系到民生疾苦的问题上,他总是直言不讳,慷慨陈词。毕锵身兼高官厚禄,享有崇高的地位,但对待人无论贵贱,都保持谦逊的态度,即使是身份卑微的仆人,他也愿意折节下交。毕锵历经三朝,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自律,虽然俸禄丰厚,衣食无忧,但他从不追求奢华,也不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帮我慷慨解囊,将自己名下的田地划拨给学校,以资助贫困的学子;他还设立了前代忠臣的祠堂,并捐赠田地作为义田,用来周济自己的族人和乡亲;他建立了义学,教育子弟,出资购买粮食储存在仓库中,以便在灾荒年份救济百姓;他还为无力举办丧事的家庭提供资助,为无人安葬的遗骸提供墓地。毕锵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从不居功自傲,这样的善举数不胜数。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608年12月31日),毕锵去世,享年九十二岁。在去世的前一天,毕锵只是稍微表示了一下身体不适,然后穿戴整齐,召集了县里的长官、学者以及亲朋好友聚会,谈笑风生,仿佛是在告别。客人散去后,毕锵让子孙和妇女们围绕在膝下,向他们传授修身、齐家的大道理。说完后,他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然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他曾亲手写下遗言给子孙说:“我本是书生出身,有幸依赖祖先的恩泽,在甲辰年得以中举,历任四部尚书之职,但国家之恩尚未报答,因此不要请求朝廷给予抚恤和典礼,以免加重我的不德之名。”子孙们遵从他的遗愿,不敢上请,但地方长官认为毕锵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他的离世如同大树倾倒、山岳崩塌,于是按照旧例上报朝廷。明神宗得知后,停止上朝以示哀悼,并命令有关部门安排祭祀和葬礼,赠太子太保,谥号“恭介”。
主要影响
毕锵一生历仕多职,其主要功绩如下:
历史评价
明神宗朱翊钧:卿齿德并茂,三膺存问。(《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毕公墓志铭》引)
海瑞:公先日百尔行事,诸衙门人时言之,先人规模,后人楷式也。(《复毕松坡》)
朱赓:毕锵辞荣二十余载,行年九十有奇,全行完名,足称人瑞,且遭遇圣恩,三次存问,又本朝二百余年所稀见者,久道化成,和气翔洽,寿国寿民,故有此应。(《明神宗实录》引)
李维桢:窃见公立朝六十余年,柄臣三变,善柔者启私门,讲学者尚虚声,急切者琐科条,天下靡然从之。公不徇俗尚,不谈名理,不标异迹,然自修,倏然自远,喜怒不形,宠辱不惊,器识风度,直于古人中求之耳。上高拱,穆清宫府阂隔股肱心膂之臣进退失据,而于公体貌无亏,恩数有终,则公醇诚敦厚,所昭假默牖,由来渐矣。(《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毕公墓志铭》)
冯从吾:袁裕春、宋阳山、周讷溪、海刚峰、毕松坡、孙季泉、孙立亭、赵定宇诸正人君子,尤不啻若自其口出,而又非献䛕当途以希名利者,此可以药世俗嫉贤妒能之病。(《姜凤阿先生语录序》)
张履善:毕松坡先生锵,为我浙督学使,秉公殚明,多得名士。已而为右方伯、左方伯。人觐,先生视司事既毕,司故有例金,皆诸方伯所不辞者。库官悉出以献,约千金。先生义形于面,却不受,具文详三院,籍而贮之库焉。嗟乎!豪杰之士,固非常格俗品所能束缚也。(《近古录》)
张廷玉等:锵遇事守正,有物望。(《明史》)
轶事典故
一品锅
万历年间,有朝臣非议毕锵位高权重,生活却朴素无华,无奢华之气。此言激起众议,赞同与不屑并存,实则透露出对其出身的轻视。明神宗闻讯,心生好奇,遂微服至毕府欲亲见。某日,明神宗突访,邀毕锵共膳。邵夫人措手不及,既恐仓促备餐失礼,又无佳肴可呈。她急中生智,以乡土食材入馔,亲自烹调,将香菇、木耳等山野珍品一锅蒸制,上覆薄腌肉,独具匠心。明神宗品尝后,赞其口感清新,油而不腻,与宫馔大相径庭。毕锵被问菜名,笑而不答,明神宗则机智地断定此乃邵夫人手艺,赐名“一品锅”,以示其品质超群。毕锵退休后,邵夫人常以“一品锅”待客,成为美谈。
蜡烛天飞
某年,石埭县遭遇严重水患,沿河两岸农作物悉数损毁,颗粒无收。毕锵闻讯,特请假归乡探视,目睹此景,忧心如焚。归家后,他吩咐家人备下数把芒花扫帚与一捆精心剖细的松明,一切准备就绪,便重返京城。时值明神宗万寿之期,朝中文武百官竞相献上各自珍藏以示庆贺。轮到毕锵时,他迅速解开缠绕的红绸,掀开黄绫包裹,露出了那看似寻常却寓意深远的“芒花扫帚”与“松明”。片刻沉默后,毕锵以谦恭而庄重的语气道:“恳请陛下御览此礼。”神宗见状,面露疑惑,不禁反问:“毕卿此举,莫非戏言乎?”毕锵从容答道:“臣岂敢!若陛下有此误解,容臣细陈其意:此芒花扫帚,乡间俗称‘满天飞’,寓意皇恩广布,如满天星斗;而松明,亦称‘山蜡烛’,乃臣乡亲夜间照明之物,喻指陛下圣明之光,照亮万民生活。二者合而观之,即‘皇恩浩荡满天飞,圣明天纵贯日月’,实为臣乡亲为陛下寿辰所献之吉语。”神宗闻之,眉头渐展,面露悦色。然而,神宗作为九五之尊,非轻易为言辞所动。他复又蹙眉,深情地追问毕锵:“毕卿,朕已领受你乡亲之情谊,但你今日之举,定有深意,速速道来!”毕锵见时机成熟,犹如获赦,即刻详尽陈述了家乡石台遭受水灾的惨状,并呈上早已备好的灾情奏章。神宗阅后,神色凝重:“毕卿家乡,本就地僻民贫,今又遭此大难,实乃雪上加霜。朝中可有哪位卿家家乡亦如此困顿者?速速禀报。”朝堂之上,一片肃然,无人再有类似奏报。片刻沉寂后,神宗慨然言道:“幸得众卿家乡多富饶安乐,使朕心安。然扶危济困,乃治国之本。朕特旨免除毕卿家乡石埭县一切赋税徭役,以解民困,恤民之贫!”毕锵闻言,感激涕零,再次跪拜谢恩。自此,“山蜡烛”与“满天飞”之佳话,在京畿内外,尤其是石埭山区,广为传颂。
恩深秘藏
毕锵曾有一个仆人,在他门下工作已久,得知仆人的亲属在皇宫中得宠,毕锵便慷慨地赠予仆人厚礼并让他离去。后来,那个仆人得势显贵,感念毕锵的恩德,特地托人向他致谢。但毕锵却托病急流勇退,始终对这件事守口如瓶,从未向人提起。
异术延年
毕锵的外貌并不出众,身体瘦弱得像山间的隐士。有一次他生病,得到异人的指点,说不需要服药,只要保持心情愉悦,远离女色,他便照做。未到中年时,他便独自居住在一间静室中,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的精神依然矍铄,牙齿坚固,头发乌黑,视力听力都超过常人,声音洪亮清晰,即使是壮年男子也自愧不如。
严甚文贞
过去,徐阶在朝中主持政务时,毕锵担任言官,整个朝廷对毕锵的敬畏甚至超过了徐阶。有人提议要将毕锵调离京城到外地任职。徐阶听后说道:“各位是害怕他吗?”大家都窘迫地回答说:“哪里敢说是害怕他?只是他身为言官,言辞恳切而直接,我们担心他会因此招致灾祸。”徐阶说:“不是这样的,其实我也怕他。我考虑到,人谁没有私心呢?但私心一定会损害公义。有像毕公这样的人在,我们就不敢放纵自己,这样可以减少犯错。”听到这些话的人无不赞叹佩服。
清名归乡
毕锵告老返乡时,妻子让家人在夜间从院中捡来砖石瓦块,用草纸裹好,放入箱内。这样,一共弄了十八箱,然后打着尚书旗,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地坐着轿子回乡。有人禀奏明神宗,说毕锵从国库里搬走了不少金银财宝。明世宗马上传旨,把箱子全部押回殿内检查。箱子打开后,弄得文武百官目瞪口呆。这时,毕锵夫妇哭诉说:“老臣在朝为官几十年,如今两袖清风告老还乡,只因为害怕不光彩,才弄点砖石块做假。”毕锵为官之清廉,委实令人敬佩。
珍藏多宝
据说毕锵府中曾藏有许多稀世珍品,尤其是有多张玉雕花架床,长、高各尺余,床架用翡玉雕成,被褥用翠玉刻就,床上有象牙琢成的人物,其他金银饰品不计其数。太平军到广阳时,毕锵后人将这些宝物埋入府中的七口井里,太平军只掘得三口,另四口已永无人知了。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毕锵著有《偃生集》传世。
后世纪念
史料索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31 22:1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