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Wuling District),
湖南省常德市辖区,位于
湖南省北部、
常德市中部偏北,地处
洞庭湖西部。总面积289平方公里。是位于湘西北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是常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常德市乃至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自秦蜀郡守张若在此筑城,迄今已有2280余年的历史,史称张若城。截至2023年末,武陵区常住人口为57.91万人。截至2024年7月,武陵区辖11个街道、1个镇、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白马湖街道柳叶大道2938号。
历史沿革
“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
新莽时期曾将武陵郡改为建平郡,临沅县改为监元,孱陵县改为孱陆,仍属荆州治。
东汉监元县复称临沅,孱陆复称孱陵,建平郡复称武陵郡。领十二县:临沅、汉寿[西汉索县,阳嘉三年(公元134年)更名,移荆州刺史治至此]、孱陵、零陵、充、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分临沅县南境置,即今桃源县地,故城在今鼎城区长茅岭乡古城山]、作唐(分西汉孱陵县置,今安乡县地,故城今安乡县北)。郡治临沅(即今常德市城区。此后,临沅一直为历朝郡、州、路、府治。
三国时的武陵郡,治所仍在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和鼎城区的大部),初属蜀,后属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将原汉寿县改名吴寿县,又在西部分零陵、充县地设溇中县、分孱陵县地设南安县、建立天门郡,治所在溇中县(今
慈利县西和大庸县地)。此时,荆州治所已由汉寿迁至湖北江陵。武陵郡所辖只有沅水流域的临沅、吴寿(辖今汉寿县西部和鼎城区东部)、龙阳(分东汉汉寿县地,辖今汉寿县东部)、沅南、沅陵、辰阳、黔阳、迁陵、镡成、酉阳、潕阳等县,而不再辖有澧水流域各县。
西晋时期,武陵郡的建置及所辖地区基本上无大变化,东吴时的吴寿县此时已恢复为汉寿县旧名。
刘宋(420—479年)时期,武陵郡所辖地区仍无大变化,只是武陵郡原隶属荆州改为隶属郢州(州治武昌县)(见《宋书·州郡志》);萧齐(479—502年)时期,武陵郡治迁往沅陵,(见《南齐书·州郡志》),萧梁(502—557年)时期,武陵郡治仍迁回临沅,并升武陵郡为武州。陈朝(557—589年)时期,析原武陵郡所属中上游地区的沅陵、辰阳、黔阳、迁陵、镡成、酉阳、潕阳设置沅陵郡;而沅水下游地区的临沅、沅南、汉寿、龙阳4县为武陵郡,郡治临沅。其间,陈太建七年(575年),曾将梁在武陵郡地区设置的武州改称沅州,下辖武陵、南义阳和南平等郡。
西汉到陈朝,武陵郡的辖区已大为缩小。此后,隋唐朗州、武陵郡、宋鼎州、元常德路、明清常德府的辖区,基本上都与陈朝武陵郡相同。
据《隋书·地理志》载,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废陈在武陵郡所置的沅州,改武陵郡为朗州,并临沅、汉寿、沅南为“武陵县”。是为“武陵县”设置之始。朗州辖武陵、龙阳二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将朗州更名为武陵郡。
梁开平二年(908年)升朗州为永顺军,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改为武顺军,同光元年(923年)改为武贞军,后改武平军,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升为朗州大督都府。领县三:武陵、龙阳、桥江(今益阳市沅江县地,从岳州划入朗州)。五代晚期,湖南的割据势力,马殷的后代马希萼,其部将周行逢,在帮助马氏兄弟争夺权柄的火并战争中,凭藉“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于(公元956年取得胜利)。此后,周行逢控制了湖南,建立起周行逢政权(956—963年)。周行逢将首府由潭州移至朗州,这样,常德在五代后期遂成为湖南的政治中心。周行逢并在朗州城中修筑自己的府第和官署。
宋乾德二年(964年),军降团练,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州(本唐、五代朗州)改鼎州(注:“鼎州”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武陵县境,在沅澧二水汇合处有鼎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间”,故以名州)。政和七年仍于(鼎)州置常德军(注:常德军,是“常德”一名在历史上的最初出现。据《方舆览胜》等书记载,是沿《诗经·大雅》、《常武》诗序中:“有常德以立武事”一句而命名。)18乾道元年(1165年),升州为常德府,均以县隶焉(以武陵县为其属县)。
元、明、清时期,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常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总管府。常德路,领县一:武陵,州二:桃源州、龙阳州,州领县一:沅江。属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
常德府,元常德路。属湖广行省,太祖甲辰年(明太祖即帝位之前的公元1364年)为府,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
常德府,康熙三年(1664年)属湖南布政使司,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府治在武陵县。
《常德县志》载: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府,改武陵县为常德县。
1988年6月前武陵区称常德市,系1949年8月5日常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将常德县的县城析出成立。此后经过10多次区划调整,于1988年6月,更名为武陵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武陵区常住总人口509940人,其中,城东街道49568人,城南街道35434人,城西街道46095人,城北街道51484人,三岔路街道73904人,德山街道44499人,河袱镇19437人,芦荻山乡32006人,东郊乡20704人,东江乡14558人,护城乡17305人,丹洲乡28753人,南坪岗乡27673人,德山乡29910人,武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13115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5495人。
2002年,武陵区辖6个街道、2个镇、6个乡;70个居委会、103个村委会。
2004年,武陵区辖6个街道、2个镇、6个乡:城东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三岔路街道、德山街道、河洑镇、德山镇、芦荻山乡、东郊乡、东江乡、护城乡、丹洲乡、南坪岗乡。(武陵区面积297.4平方千米,人口408359人;德山人口78244人)
2008年,湖南省民政厅批准(湘民行发[2008]7号):将鼎城区白鹤山乡划归武陵区管辖,将鼎城区灌溪镇白石村划归武陵区南坪岗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武陵区辖7个乡、2个镇、6个街道,总面积376.56平方千米,总人口53.43万人;南坪岗乡辖3个居委会、11个建制村,总面积50.03平方千米,总人口2.52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武陵区常住总人口620580人,其中,城东街道66441人,城南街道36248人,城西街道78076人,城北街道56755人,三岔路街道115702人,德山街道53184人,河洑镇17139人,德山镇31191人,芦荻山乡27115人,东郊乡27197人,东江乡10428人,护城乡26206人,丹洲乡23256人,南坪岗乡27166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24476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8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1)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2)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县级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姆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
2014年武陵区此次区划调整撤销护城、南坪岗、东江、东郊4个建制乡,成立4个街道;新组建芙蓉、芷兰2个街道;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范围,将丹洲乡的高泗、泽远、石灰3个建制村和河洑镇的青林、杨桥2个建制村,芦荻山乡的马家吉社区等6个村(居)划归城区街道管辖;对全区11个街道范围进行调整,对11个街道进行命名;调整社区管辖范围并对新组建社区和撤并的社区进行命名、更名。
2014年,武陵区11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1个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7月,武陵区辖11个街道、1个镇、2个乡:
启明街道、
府坪街道、
穿紫河街道、
丹阳街道、
白马湖街道、
长庚街道、
南坪街道、
东江街道、
永安街道、芙蓉街道、
芷兰街道、
河洑镇、
芦荻山乡、
丹洲乡。区人民政府驻白马湖街道柳叶大道293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武陵区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处洞庭湖西部,地形以丘陵平地为主。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上溯黔东,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开发西南的门户。武陵区总面积28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90平方公里左右。
地貌
武陵区大部分位于常德市区,地形以丘陵平地为主,西部的河洑山为境内唯一大型山区。
水文
境内湖泊有
白马湖等,主要河流有穿紫河、姻缘河、三闾河。穿紫河水系位于常德市城区北部,西起竹叶港,东至南昏。途经新河渠、费家湖、仁智当、李仁当、白马湖、长港、穿紫桥河、姻缘桥河、三闾港、沙河等沟港。全长17.3km,是常德市的一条环城水系。
气候
武陵区居沅水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6.5°C-17.5°C,年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256天以上,年均相对湿度在68-89%之间;冬季盛吹东北偏北风,夏季盛吹东南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季风转换时期,以偏北风居多。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武陵区本级户籍人口431632人,其中:城镇人口341213人、乡村人口90419人。男性210161人、女性221471人。18岁以下人口67700人、18-34岁人口69811人、35-59岁人口180937人、60岁及以上人口113184人。全年出生人口2179人,人口出生率为5.05‰,比上年降低0.4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222人,死亡率为5.15‰,比上年降低1.3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比上年上升0.98个千分点。新生婴儿男女比例为114:100。
截至2024年3月,武陵区常住人口为57.91万人。
民族构成
2000年,武陵区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武陵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97.3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增加值714.7亿元,下降3.8%;第三产业增加值670.7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8:51.1:48.0。区本级完成生产总值4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63.7亿元,下降19.9%;第三产业增加值421.1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8:13.0:86.2。
2023年,武陵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7亿元。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8亿元。
2023年,武陵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510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360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8元,增长4.7%;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079元,增长3.8%。
第一产业
2023年,武陵区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2124万元,增长1.8%。区本级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0649万元,增长3.5%;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098万元,比上年增长3.6%。
2023年,武陵区粮食播种面积54010亩,棉花种植面积339.5亩,油料种植面积15733.5亩,蔬菜种植面积30982.9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3360吨,棉花总产量30.3吨,油料总产量1792.2吨,蔬菜总产量67672.3吨。
第二产业
2023年,武陵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604076万元,比上年增长0.1%。区本级完成工业增加值285166万元,下降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9.0%。
2023年,武陵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2%,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82.55亿,同比下降3.0%。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5%,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3.25亿,同比下降17.2%。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大米4.5万吨,增长13.6%;冷冻饮品1.7万吨,下降8.8%;精制食用植物油0.5万吨,增长27.5%;服装27.1万件,增长43.4%;商品混凝土28.5万立方米,下降26.7%;罐头0.3万吨,下降33.7%;钢结构1.0万吨,下降35.2%。
2023年,武陵区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5.6亿元。区本级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5.3亿元,完成建筑业产值96.1亿元。
第三产业
2023年,武陵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7.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完成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1亿元,比上年增长9.3%。区本级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3亿元,比上年增长6.0%。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4.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完成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1亿元,比上年增长9.8%。
2023年,武陵区区本级引进内外资总额68.59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848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6.4%。
交通运输
武陵区交通便捷,319、207国道纵横贯穿全境,紧邻的
常德桃花源机场已开通与中国主要大城市的航线,
石长铁路、
长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武陵区争取国省科技资金124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36.97亿元,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3个,32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31家。全年发明专利授权87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96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武陵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2所(含6所民办学校),其中公办学校中城区学校24所,乡镇学校12所。全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职工2456人,其中专任教师2154人,中小学在校学生42290人,其中小学生39105人,初中生3185人。全区现有幼儿园104所(其中公办园40所),在园幼儿14847人。
文化事业
2023年,武陵区有免费开放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体育馆1个、乡(街)综合文化站1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8个;全区有健身场地1509处,健身路径311处,健身活动面积达237.7万平方米,乡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全年共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20场,开展送电影下乡进社区约493场;体育馆共开展大型文体活动16场次,低免开放服务群众35.78万人次。区文化馆创作的歌曲《湖南YOUNG》获2023年湖南省百团百角唱新歌比赛优秀节目奖。武陵作家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公开发表微小说作品共520多篇,被全国有影响力的选刊选载共190多篇。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武陵区拥有卫生机构561个。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6个,门诊部32家,行政村卫生室25个,社区卫生室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6家。卫生技术人员共237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57人、注册护士1214人。全区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共55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1个、卫生技术人员共6人。医院、中心、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072张。
社会保障
2023年,武陵区企业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06366人,实际缴费83019人,累计新增扩面1877人;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53251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19298.07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77316.71万元;基本养老保险总支出230659.77万元,其中养老待遇支出141392.85万元,丧抚金及其他支出6103.7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3163.16万元。全区机关事业参保单位157家,在职人数5081人,实际缴费5081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3452人;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1013.64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12427.4万元;基本养老保险总支出21434.04万元,其中养老待遇支出21339.9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8456人,已领待遇21981人,全年基金支出4399.61万元。全年失业保险参保参保人数23208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5274.19万元(含2023.07失业保险省级统筹上解省本级资金)。城镇新增就业845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工伤保险参保49199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476.16万元。
2023年,武陵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2963家,参保人数60627人,生育保险参保33064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71797人;全年征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含个人帐户)19387万元,征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26495万元;全年支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个人帐户)16876万元,支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0821万元。
环境保护
2023年,武陵区优良天数316天,优良率为86.6%,地表水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历史文化
武陵戏,曾称常德班,还称沅河戏、常德戏、常德湘剧、常德汉剧,直到1980年,才正式定名为武陵戏。武陵戏以常德、桃源、汉寿、石门、慈利等地为基础,广泛流行于西洞庭湖滨各县与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观众面甚广。
风景名胜
武陵境内主要有柳叶湖、常德诗墙、滨湖公园、笔架城、常德公墓、德山孤峰塔、乾明寺、常德博物馆、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
诗墙
常德诗墙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4公里,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其间刻嵌43篇精美的中外石壁画。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
柳叶湖
柳叶湖位于常德市东北郊。古有“堤柳渔歌、松风水带”,今有“湖南一宝,常德一绝”赞誉。白鹤山、花山、太阳山紧环其北,辉映成趣,为东汉名流梁松、明内阁首辅杨嗣昌、近代豪杰刘复基出生归隐之地。1994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河洑山
武陵山之余脉,为自桃源高吾山延伸而来,有十里之长。古木参天,山势回还,乃是历朝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又是常德抗日会战的主战场。山最高处名为美女峰,山峰奇秀,瑰丽多姿。民国年间,在山上太和观居住的杨道人,曾书写一联,将河洑山八景嵌入联中:“凿看卓刀泉,遥望五溪,戏出野鹿含明月;解渴崔婆井,高歌土凸,闻放犀牛逐白云。”联中八景,尤以卓刀泉、崔婆井、犀牛口、白云洞等景观流传甚广。
卓刀泉
又名清胜泉,相传三国名将关羽领兵至此,因口渴而用力凿地,遂涌泉不止,清澈无比,便得此名,1934年贺龙曾驻兵在此河洑山一带,有“贺龙饮马卓刀泉,红军威震河洑山”的歌谣流传。
地方特产
武陵擂茶
武陵擂茶在洞庭湖区源远流长,相传二千多年前,马援率兵南征,屯驻司马错城(今鼎城区长茅岭乡),军营闹瘟疫,有仙人献验方,验方上写着“芝麻、绿豆、生姜、茶叶、炒米等放入擂钵,用梓姜木捣成糊状,开水冲泡”。服后疫病痊愈,自此传入民间。擂茶,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炎去疾之功能,是沅水流域民众待客的上乘饮料。喝时,佐以炸炒的富有地方特色面点以及专门制作的坛子菜,称之为“搭茶”。搭茶,少则十几种,多则达四十八种。
武陵酒
武陵酒,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酱香型三大名酒之一、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湖南省唯一的中国名酒·武陵酒。风格独特的幽雅酱香武陵酒,1989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与茅台、泸州老窖等一起荣获中国名酒称号并获得国家质量金奖。
武陵柑橘
武陵区丹洲乡是主产柑橘乡,武陵柑橘主要品种是无核蜜橘和椪柑等系列名特优品种,产品辐射到湘、黔、鄂、赣、浙等地。杂柑系列、特早熟蜜桔系列、椪柑系列等名特优十多个品种被广泛推广种植。
麻竦菽肉
“麻竦菽肉”,简称“麻竦肉”,是湖南常德有名的特产,有名的小吃食品,其并不是一种“肉”类食品,而是由优质的黄豆经高温膨化后为植物蛋白肉(也就是豆腐皮),经油炸并调味制作而成,味辣鲜美,口感独特。
酱板鸭
“常德酱板鸭”选用洞庭湖区蛋鸭为材料、经三十多种名贵中药浸泡,10余种香料、经过风干、烤制等15道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泽深红,皮肉酥香,酱香浓郁。
荣誉称号
武陵区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省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优秀区县”、“全省教育强区视导优秀区县”、“全省人口普查工作先进区县”、“全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区”等各类荣誉称号40多项。
2017年12月,入围2017中国工业百强区。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43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2021年1月29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给予100万元标准奖励。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1日,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2日,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2年7月,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67。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50。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60。
2024年8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区,排名第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