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街道,隶属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地处武陵区北部,东临
城东街道,南与
城南街道相连,西与
城西街道毗邻,北靠
穿紫河与
南坪岗乡隔河相望。街道办事处驻地距区政府2.5千米。辖区总面积5.25平方千米。2011年末,丹阳街道辖区总人口5.51万人。另有流动人口1.04万人。
历史沿革
民国,属常德县长庚镇与清平乡。
1949年,属常德市第三区和合同乡。
1952年,属北区。
1956年6月,置常德市城北街道。
1957年4月,属城西街道。
1960年,城北、城西2街道合并为永胜公社。
1961年,永胜公社分为城北、城西、护城3公社。
1962年6月,城北公社改办事处。
1984年5月,改城北街道。
1988年1月,属武陵区。
2014年8月,城北街道更名为丹阳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北正、丝瓜井、建民巷、北堤、常乐、光荣路、紫桥、芷兰、柏子园9个居民委员会,下设77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丹阳街道辖9个社区:丝瓜井社区 、北正街社区 、金桥社区 、柏子园社区 、常乐社区 、光荣路社区 、北堤社区 、建民巷社区 、紫桥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柏子园社区。
地理环境
丹阳街道地处武陵区北部,东临
城东街道,南与城南街道相连,西与
城西街道毗邻,北靠穿紫河与
南坪岗乡隔河相望。街道办事处驻地距区政府2.5千米。辖区总面积5.25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丹阳街道辖区总人口5.51万人。另有流动人口1.04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7万人,占49%;女性2.81万人,占51%;14岁以下0.8万人,占14.5%;15—64岁4.16万人,占75.5%;65岁以上0.55万人,占10%。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5.31万人,占96.4%;回族0.2万人,占3.6%。2011年,人口出生率8.8‰,人口死亡率3.4‰,人口自然增长率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经济
综述
2011年,丹阳街道财政总收入397万元,比上年增长7%。
工业
丹阳街道以纺织、汽配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145家,职工6192人;工业总产值2.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48%。
商业
2011年末,丹阳街道有商业网点185个,职工5135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丹阳街道有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2100人,专任教师210人;小学2所,在校生3700人,专任教师2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100人,专任教师22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丹阳街道有线电视用户13500户,入户率90%。
2011年末,丹阳街道有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个;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5万册;各种文化活动团体13个,人数45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丹阳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个,其中门诊所(部)25个;病床200张。专业卫生人员155人,其中执业医师45人,注册护士110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5万人次。
体育事业
2011年末,丹阳街道有体育场2个。80%的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社会保障
2011年,丹阳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79户,人数2454人,支出500.6万元,比上年增长8%,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245人次,支出4.4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50人次,支出14.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2万元。年末城镇居民全部参加医疗保险。
交通
丹阳街道有S306过境,境内主要干线有洞庭大道、丹阳楼巷。
荣誉称号
丹阳街道是湖南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