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科院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面向新型产业发展,主要从事
信息技术、光电技术、
生物技术、地球空间物理、
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设有信息技术、光电技术、
生物技术、地球空间物理、新材料5个研究室及等保测评、新光电等若干科技企业。市工科院以促进区域创新创业为己任,成立了湖北省第一家由科研院所创办的国家级专业型孵化器——工科院科技园
孵化器,并将其定位为对接国内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创业的中小科技企业培育机构。市工科院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建设新型工研院,分别与深圳昆腾集团、云南航天集团合作,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科技城设立“武汉移动互联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云航工程地球物理研究院”。
近年来,市工科院在开展多领域研究的同时,以信息技术为重点,履行科研和保障双重职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及保障工作,在政务信息化、信息安全、云计算、智能存储、大数据等领域集聚了一批专业化人才;承担了科技部863专项“网络与信息系统漏洞挖掘与利用技术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发改委专项“云计算业务安全专业化测评服务”等一批重大课题;开发了“免疫存储控制器”、“云计算业务测试验证平台”、“基于区域认证的智能主动防御式U盘”、“基于光纤传导的单向数据传输机”、“无线多功能地震波探测仪”、“智能上料机器人”等数十项科研成果;参与了“十八大”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国家公安部认证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承担了省、市、区118家政务系统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等保测评保障工作;承担了武汉综合考评系统、武汉干部教育系统、武汉市职称评审系统、省市两会及党代会数字会议系统等数十项大型信息化建设项目.
市工科院坚持“开门办院、整合资源”的办院方针,与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香港大学在云安全领域结成技术研发联盟,展开信息系统/产品漏洞分析与安全检测、信息安全自主可控产品研发等工作,并分别与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香港大学共同设有“国家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电子取证联合实验室”。2013年,我院加入了
全国科学院联盟,与中科院主导的18家地方科学院共同开展协同创新。
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地方科研院所。其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首任所长是后任中国军事科学院少将的孙柏林将军。1981年4月,经市编委批准,在武汉市自动化研究所的基础上,设立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下设若干研究所。中心首任主任、党委书记,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武汉市科委副主任的吴官正同志。
1983年5月,市委党政
机构改革办公室批复并明确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为正局级事业单位。
1988年1月,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更名为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工科院”),下设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光学研究所、能源研究所、电气结构研究所和实验工厂(简称“五所一厂”)拥有事业编制667名,主要研究领域是:工业自动化、
光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新能源开发与常规能源利用等。建院至科技体改制改革前,承担科研开发任务60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400余项,获得省市科研成果70余项。重点成果有应用于潜艇发射导弹通讯系统的“短波实时选频数字式晶体钟及程序控制器”、“微机数控冲床”等10余项。
2000年12月,市委、市政府将市工科院整体划转并归口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参与
中国光谷建设。2000至2006年,市工科院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启动了“五所一厂”的改制改革工作,保留了事业本部,原有的“五所一厂”全部企业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研究机构的市场开拓能力,也加速了成果的产业化。但这段历时6年的改革,由于大规模缩减机构编制,也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科研力量的大幅缩减。
2012年7月,市委调整市工科院领导班子,程百炼同志任市工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法定代表人。新任领导班子对市工科院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公益定位,转型发展”的思路,并在整合改制遗留资源基础上,迅速启动了学科重建和产业调整工作。自此,市工科院踏上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