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
方方著长篇小说
《武昌城》是中国当代作家方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钟山》2006年第6期。
内容简介
《武昌城》以1926年北伐战争武昌战役为中心事件,分为上部“攻城篇”,和下部“守城篇”。上部人物情节线比较多,写行动多,体现了“攻城”的“动”的特点。青年学生罗以南因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生死朋友、革命领袖陈定一被北洋军阀砍了头而万念俱灰,一心想出家做和尚,半路遇见了追随北伐军的同学梁克斯,被他鼓动和硬拽着参加了北伐军,成为政治部的宣传员。而梁克斯则执意要加入敢死队,并且顶替他人参加了攻城,双腿炸断困在城门洞里。与这一条线交织的是梁克斯的表哥、独立团连长莫正奇,作为叶挺最看重的猛将,他敢打敢冲,不畏牺牲,代表着北伐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攻城一次伤亡惨重,便不得不改为围城,其后的战斗都是为了抢尸救人。在上部方方塑造了一组北伐英雄的群像,从军官、士兵到女护士,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都令人难忘。下部主要以罗以南的同学陈明武和北洋军参谋马维甫为主来展开叙事,描写围城40天里,武昌城内百姓所遭受的饥饿、杀戮、奸淫和抢掠等人间惨状,以及无数生命的消逝。由陈明武这些支持革命的学生策反守城军官打开了城门,结束了武昌战役。
创作背景
方方曾在2006年创作了中篇小说《武昌城》,也就是长篇《武昌城》的“守城篇”。小说当时发表在《钟山》杂志上,并未引起特别的关注。后来,促使方方把“攻城篇”写出来的,是因为一份名单,一份由众多年轻生命组成的“武昌战役第四军‘部分牺牲人员’名单”。
这份名单让方方感到震惊。虽然已经知道这场战役牺牲了很多人,可当这些人的名字排列出来,黑压压一大片出现在她眼前时,一种格外的沉痛激荡着她的内心。方方表示:“这份名单促成我一定要把‘攻城篇’写出来。那些都是多么年轻的生命啊!是我们早已忘却或是根本没有打算去记住的一些人。但我们今天的日子,却是压在他们的尸体上,是他们用命换来的。”
这份名单,连同武昌城简史、北伐战争在鄂的三大战役、武昌城图、小说中涉及的人物简介及北伐誓师词,共同组成近两万字的附录,出现在小说中。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
人物介绍
梁克斯:一个富有朝气的可爱的进步青年,有理想也不乏激情。为了实现自己革旧立新的抱负,他各取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名字的一字为自己改名以示决心。为追随革命,他从家里逃到广州,又辗转回到武汉。看到同学罗以南意气消沉决意遁入空门,他反复劝说,并带他加入攻打武昌城的北伐军队。可是炽热的激情并不能使他免于残酷阳光的炙烤,过度的富于浪漫主义的幻想遮蔽了他对于现实情况的思考。经过乔装打扮混入敢死队,他带着无知与无畏冲向了宾阳城门。很快,呼啸而来的子弹击中了他,从云梯跌落的刹那,他才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受伤之后,他转移到宾阳城门洞口,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原本他受到北伐军众志成城的高昂士气影响,怀揣着大无畏的激情登上战场,可是现实给他上了清醒的一课。他终于看到自己自私无知的一面,不听忠告,耽于幻想,给革命和朋友带来了灾难。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梁克斯躺在门洞里,面对着无际的星空,用尽力气记下生命感言。“对于我即将的死,我丝毫没有畏惧,甚至也没有后悔前来参战。虽然我没打胜仗,而且还没有对敌放出一枪,但我参加了。我成为战场上无数的牺牲者之一。我是为我的理想付出生命,我已无愧。”
马维甫: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其次才是一个军人。马维甫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的普通人。因为同侪之情,当袁宗春被流弹击中死亡后,他主动担起了照顾寻亲而来的喜云母女的重担。因为他爱表妹洪佩珠,而洪爱的是陈明武,所以他憎恶陈明武,可他并没有因此为难陈。因为恻隐之心,当看到武昌城内因为被包围而兵痞横行、物价飞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时,他决心拯救生灵,马维甫的内心陷入了挣扎。表妹洪佩珠的死亡成为压倒马维甫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道德天平倾向了拯救生命。他亲眼看到得胜的北伐军战士押着守城军司令刘玉春游街。他拿着叶挺特批的免罪条,却遭到了无情的嘲讽。马维甫终究因为拯救了自己的良心而损害了人格,如他所想“自己的这一生是何等失败,作为朋友,与他沙场共同进退的袁宗春战中受伤,他没有去救;作为男人,他全身心热爱的人却宁可爱一个软弱无能的书生也不爱他;作为亲人,他非但没有尽心全力保护他心爱的表妹,甚至连为她报仇的办法都没有。马维甫努力做一个忠义两全的人,现实却不提供机会,逼迫他走上死亡的道路。城破之时,马维甫再也找不到生命支撑,只得从城门上一跃而下,结束生命。
罗以南:儿时的生活和个人所遭受的打击,致使他对人生有一种消极态度,参加北伐也是身不由己。但他本质上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从始至终对攻打武昌城及其意义没有兴趣。所有革命者认为重大的事,在他那里都不重要。他被动地做所有事,只有救他的同学梁克斯是他唯一主动想要做的。虽然屡救屡败,但他觉得不能放弃。但最终他也没有成功。
洪佩珠:洪老爷的女儿,因一心挂念陈明武,留下与管家女佣守家。直到有一天,五个兵痞闯入洪宅作恶,为保贞洁,洪佩珠跳井自杀。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民间书写
历史的“武昌城”不知经过多少次的战争“洗礼”,战争的双方或“攻”或“守”,失败与否,胜利与否,历史虽然有所评判,但在此刻都没有了实际意义。方方的笔墨用于凸现人们生存本身的现实价值,《武昌城》通过人物的真挚刻画,对其生存境遇的生存方式来使生存意义得到特殊的呈现。也对残酷的战争与人性的血腥场面不惜笔墨进行了真挚的描绘。
根据民间的观念,面对战争的严峻性,任何超越其上的思想意识往往都会显示其空幻与虚弱,它促使人们重新回到更根本的战争现实的探寻之中。这实质上向人们昭示,人性的光芒是永恒的,即使残酷的战争也同样存在。小说《武昌城》的创作作了立体的观照,而非平铺直叙。尤其是深入地挖掘潜在的人性。小说凸显了不同的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小说本身具有的厚重的历史情节,人物铺写正是在特定的北伐战争中表现的;第二,小说从关爱个体的生命出发,珍视生命呈现价值它凸显了方方的人本主义哲学。在《武昌城》中,方方对人物的特写,着重凸显了人性的生存欲望,或谋生、或报仇、或为理想……尽管这些人,并不一定了解他们所参加战争的真正意义所在:为何奋斗、为何献身。但是他们都投身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斗争中去了,或成英雄、或成人鬼,这一切都为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方方的《武昌城》不仅为人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战争历史回忆,更让人们从另一角度去创作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作者以纯客观叙述来实录战争中的各种本相与战后的同一种死亡结局,以及揭示战争本身残酷所在,让人们进一步去反省战争带来的悲剧现实,直接危害到生存本身的意义。它显然舍弃了过去那些观念性的道德标准与情感认同,并非框限在政治意识的范围,以新的立场,转而取法民间的普世理念。《武昌城》进一步开拓了民间写作立场的空间,即处于都市与乡村民间的生死存亡世界,这种叙事策略调整了人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导致主体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更替。《武昌城》的文学书写,之所以赢得了广泛的受众空间,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方方并没有重复地在一以贯之的正确历史的理念支配下去展开武昌之战的小说叙事模式,而是以另辟蹊径的先锋叙事将战争置于人类精神成长史中去验证战争带来的痛苦,体现为贫民精神的人文关怀。
艺术特色
宏观叙事结构
在宏观的叙事结构上,作者抓住了真实历史事件的脉络。《武昌城》中描写的北伐军的节节胜利,对武昌城的围攻,久攻不下而封城的战略和长达40天的攻防较量,都可以与相关史料和著作印证。其次,在大的历史框架中,小说依据回忆录和口述历史等历史文献还描写了生动的细节事实:北洋军为军事目的对城墙根民房的轰炸和破坏;革命学生被杀害悬头示众;北伐军飞机散发传单;传教士的活动;由封城而导致的生活资源匮乏,饿殍遍城,死亡无数等等。正如小说所描绘的,兵临城下,阴霾笼罩,对于城内居民来说,他们只能在战乱的恐怖和煎熬下,饱受生活的困顿、死亡的威胁和精神的创伤,默默忍受、苦苦挣扎而苟且偷生。对他们来说,战争带来的不光是烙在我们记忆中的革命与进步的神话,更多的是在兵荒马乱和生死离乱中体验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在具体情节中,这不仅体现在主要人物的遭遇上(陈明武母子失散,喜云的家破人亡,管家老那、佩珠、吴妈的相继死亡等)以及其它简单交代的事件(革命者的活动、年轻女学生受辱疯癫、老百姓饥不择食、尸体无人处理等)上,还体现在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军人身上。比如小说中着力塑造的守城参谋马维甫形象:作为北洋军将领,他明知大势已去,士兵胡作非为,城内居民受难,却不肯轻易放弃军人职守;明知表妹另有所爱,却依然把爱深埋于心;明明爱的是表妹,却承诺照顾战友的妻儿,特别是他对情敌陈明武尴尬关系的妥善处理、对阵亡战友深切怀念以及对时事命运的深沉思索等等。作者通过准确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富有人情味地写出了他在“反动”军人和普通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与精神危机,在历史风云和个人命运的漩涡中把这个北洋军官的个性特征和生命悲剧刻画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叙述策略
在叙述策略上,方方抛开了革命与反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采取了类乎罗兰·巴特所说的“零度写作”的“中性”叙述方式,客观而冷静地讲述了战争史和战争中的人民生活史,也就是说,小说是从不同的群众的视角和感受来看待战争,从而“摆脱了语言秩序中一切束缚”,让细节事实本身来呈现历史,甚至对真实的历史人物“反动军阀”刘玉春也未作简单的定论,除了写了他顽固抵抗以外,也表现了他对部下的关爱、信任和理解等温情的一面。
出版信息
《武昌城》分上部“攻城篇”与下部“守城篇”,上部最初发表于《钟山》2006年第6期,后方方创作了“守城篇”,上下两部合并发表于《人民文学》2011年第3期,并于同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作品影响
2011年,《武昌城》获得2011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2012年,方方凭借《武昌城》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杰出作家奖”。
2012年4月,《武昌城》获得2011“年度优秀女性文学”奖。
2013年10月,《武昌城》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文艺少儿类图书。
作品评价
方方的《武昌城》不仅仅是让一个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起来。在她的文学想象中,包含着她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她用自己的写作证明了,文学想象应该而且也能够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创造出新的空间,作家同时也在这种创造中自觉地承担起文学的社会使命。方方在《武昌城》中的文学想象之所以伟大,其原因也正在于此。她并没有简单地在革命史的脉络上去想象武昌战役,而是将革命置于人类精神成长史中去展开想象,她更加关注的是在革命进程中人的精神走向。(《人民日报》评)
在《武昌城》中,方方不采用历史的黑白二分法,而是注入了多元的探索与思辨。如北伐为顺应历史潮流之举,北伐军亦是正义之师,但许多将领士兵未必不对围城造成的平民伤亡心怀愧疚,因此虽然炮轰可以尽快解决战事,但顾及城内百姓的安危只能放弃这个办法。(《北京日报》评)
《武昌城》记录了武昌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再现了一座浴血重生的武昌城。(《长江日报》评)
作者简介
方方,本名汪芳,生于南京市,祖籍江西彭泽,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协,专业作家。1976年始发诗歌,大学期间转写小说。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成为“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软埋》《是无等等》,中篇小说《桃花灿烂》《中北路空无一人》《万箭穿心》《琴断口》《刀锋上的蚂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散文随笔《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等。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上海政府奖、湖北屈原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已出版各类作品集一百多部,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葡、韩、泰、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9 00:0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