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蚂蚁
方方著中篇小说
《刀锋上的蚂蚁》是中国当代作家方方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中国作家》2010年第5期。
内容简介
《刀锋上的蚂蚁》的的主人公是一个鲁昌南的画家。他毕业于美术学院,“文革”期间,他父亲因当过国民党的兵而自杀身亡,他也因此被赶到乡下。这时候的他,在村里与地主一样,属于被专政的对象,还坐过几年牢。“文革”结束,他回到家乡南昌。此时的他,四十出头,孑然一身。妹妹鲁昌玉匆匆为他物色了一个对象,他才有了一个家。他没有正式工作,便去中学代课,薪水少得无法养家,于是又临摹名画卖给画廊,挣点小钱对付生存。这样的状况,老婆极不满意,成天抱怨他是个废人,直至要与他离婚。他没离婚,但家又难以维持下去,便只身来到庐山住下,每天对着美丽的庐山默默地作画。
曾在庐山出生,三岁后随父母回到德国,如今退休的费舍尔,冥冥之中接受了从幼年那里发出的神秘召唤,带着妻子来到中国,重游他的福地庐山。
两个不相干的人就这样分别来到了庐山,但是,要使这两个不相干的人发生关系,至少需要给出一个理由,提供一个契机。理由早就给出了:鲁昌南擅长作画,费舍尔喜欢画。这次来庐山,费舍尔到地下室翻找父母留下的东西,“他印象中,家里的墙上很长时间都挂着一幅油画。画布上有一条满是石头的河流。母亲说,这条河叫长冲河。他们的房子,就在这条河对面的山上。画这幅画的是个中国人,很年轻”。他带着幼年美妙的记忆重游庐山,五六十年之后的庐山还能向他再现“画之梦”吗?奇迹竟然发生了:
走过一座小石桥,他沿着河边没边际地漫想着。河面慢慢宽了起来,石头也显得格外漂亮。突然一处拐角的景致令他十分熟悉,就像是他家油画上的风光。费舍尔的心竟是怦怦地跳动起来,他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更令他吃惊的画面出现了:河边的一块石头上,一个画家正在那里写生。这是他脑子里出现过无数次的画面,居然在他来庐山的第一天早上,得以亲见。费舍尔忍不住凑近画家。一看画布,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就仿佛是他家墙上那幅画面的临摹。连河里那块巨石的棱角也都一模一样。费舍尔有些发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一种莫名的神秘感从他心里升起。回到旅馆,李亦简刚起来,见费舍尔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有点奇怪,说你今天这副表情不太像德国人呀。费舍尔压低着声音说,东方的神秘出现了。
费舍尔在庐山见到的这位画家就是鲁昌南。鲁昌南的画感动了他,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画家。尤其是从鲁昌玉的述说中得知鲁昌南不幸的遭难后,他被“一种无形的神秘感所刺激”,决定做一件事:帮鲁昌南去德国发展。这项计划有五个目标:1、安排鲁昌南到德国,让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并接受西方最新的艺术思想。2、要让德国、欧洲或者美国的画廊接受他的作品。3、要让欧洲甚至世界美术界知道鲁昌南并认可他的画作。4、要让喜欢美术的人以拥有鲁昌南的画为荣。5、要让鲁昌南的画在国际市场上有好价钱。费舍尔决定尽其所能来完成这个计划,以此彻底改变鲁昌南的命运,让他创造奇迹。
严谨务实的德国老人费舍尔把鲁昌南引到德国后,一步步地实施其计划。第一步:费舍尔先帮鲁昌南租下房子,再帮他熟悉慕尼黑,以适应德国生活;然后安排他漫游世界以开阔眼界,由埃及至希腊、罗马,再至法国、德国。第二步:费舍尔把鲁昌南从中国带来的画拍成照片,制成图册,还为这些画装上框,然后带着照片去联系一家家画廊,又趁去美国的机会为他联系纽约画廊,终于使鲁昌南的画在格林参展,继而又促成他与纽约一家著名画廊长期签约并移居美国。鲁昌南在美国的发展很成功,几年后,他已是一位很有名、很富有、世人皆知的画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鲁昌南到美国后,就与恩人费舍尔断了联系,也与最关心、最支持他的妹妹鲁昌玉断了联系。其间他只回国一次,还是因为与患绝症的妻子办离婚手续,之后,他再也不管不问她的事。
费舍尔尝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一直以为他成功了其实他并没有成功,因为谁也无法改变别人的人生。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据方方说,这部小说源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德国老人帮助一个中国画家的故事。2009年,在法国朋友索菲家,旅美歌唱家龚冬健对方方讲了这个故事。她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便把它写成小说。
人物介绍
费舍尔
费舍尔是德国慕尼黑一名退休的法官,小时候跟着父母在中国生活过。因为父母留下的一幅让他印象深刻的中国画,他回到了自己出生于斯并一直生活到3岁的庐山,并找到了画上的长冲河,邂逅了在河边写生的画家鲁昌南。故事就此徐徐拉开序幕。费舍尔在看了鲁昌南的画、听说了他的苦难遭遇后,决定请他去德国,帮助他成为一个著名画家。后来费舍尔利用去美国参加女儿婚礼的机会,带着鲁昌南送给他女儿当新婚礼物的画作到各个画廊奔走,终于为他争取到美国画廊的长期合约。多年后,费舍尔带上他的妻子莉扎再度登上庐山,然而他发现,鲁昌南已与他的妹妹和前妻断了联系。妹妹的生活依旧没变,前妻患上了乳腺癌。费舍尔尝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一直以为他成功了其实他并没有成功,因为谁也无法改变别人的人生。
鲁昌南
鲁昌南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画家,他的画吸引了费舍尔,而在听说了他的苦难遭遇后,他的身世更让费舍尔同情,在买了他几张画之后决定尽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画家的命运,费舍尔他去德国,帮助他成为一个著名画家。鲁昌南来到了德国,接受欧洲绘画的熏陶。费舍尔没有看走眼,鲁昌南艺术的灵感喷涌如泉。日常生活上他疲于应付,在中国经受的历史压迫不仅表现在他沧桑的脸上,而且深深地根植在他的心灵深处,他只是活着,根本不知道怎样生活。熟人社会的生活习惯与资本主义生活观念的巨大差异横亘在中德两个民族之间。后来费舍尔他争取到美国画廊的长期合约。鲁昌南离开费舍尔到达艺术观念更加开放的美国,开始了艺术家的“新生”,他住上了环境优雅的大房子,有专门的工人打扫卫生,他离了婚娶了一名在德国结识的新太太,成为他的经纪人。他再也不送画给别人了。
鲁昌玉
鲁昌玉是鲁昌南的妹妹,妹妹一直是哥哥最坚定的支持者,她相信哥哥是最优秀的画家,为了哥哥的事业,她同样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在鲁昌南成名之后,她并没有因为哥哥的成功而改变生活,但鲁昌玉丝认为,“哥哥变了是因为他的生活变了,我们没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没变”,这就是一个中国普通人的生存观和价值观。这是一种比费舍尔的快乐哲学境界更高的一种哲学。
李亦简
中国留学生,充当费舍尔与鲁昌南之间的翻译,并帮助鲁昌南在德国生活。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刀锋上的蚂蚁》这篇小说给读者许多的启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造就了人性的复杂性,人性的复杂性反过来创造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复杂社会生活。所以,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就是有思想深度的,它带给读者的远远超出作家本人的意图和批评家的认识。小说中鲁昌南的人生是一部传奇,既然是传奇,就必然充斥着偶然性,有着太多的巧合,完全的戏剧性人生。然而,鲁昌南的传奇般戏剧人生给读者带来的启示却很多,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从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中,读者可以发现很多人生哲理。这就是方方小说中所喻意的生活在刀锋上和刀锋下的“蚂蚁”们给读者带来的哲理启迪。
艺术特色
生动意象
在《刀锋上的蚂蚁》中,方方用了一个生动的意象:“刀锋上的蚂蚁”,这一意象可谓寓意深刻。谁是蚂蚁,刀锋在哪,为什么要让蚂蚁遭遇刀锋?刀锋与蚂蚁的力量对比何其悬殊,按照文中的意思,刀锋上的蚂蚁,每爬一步,都要受伤;刀锋下的蚂蚁,每爬一步,都要提防。这里的刀锋上与刀锋下,应该既可以指人生的落与起、失意与得意,又可以指一切卑微与尊贵、渺小与强大的对立。但“刀锋”是无处不在的,如影随形,它可以是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劣,也可以是人对自身处境的莫名的紧张和恐惧。这也许是方方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深刻洞见和预言。
对于鲁昌南而言,刀锋既是他的生存状态,更是他挥抹不去的精神焦虑 ,并且这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年轻时的鲁昌南,经历了太多磨难、痛苦、伤害,被现实折断了飞翔的翅膀,但求苟活于世。快50岁的时候,费舍尔出现了,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刀锋”式的生存状态逐渐改善,慕尼黑的温暖阳光,还有明娜柔若无骨的手,一点点驱散他内心的阴霾。然而,他精神上的紧张却永远挥抹不去。在飞往德国的飞机上,在让人灵魂出窍的德国教堂里,在坐地铁穿梭于慕尼黑或自由行走在欧亚大陆之时,在与来者不善的德国电视台主持人之间的激烈交锋以及在纽约自家的花园洋房里,鲁昌南的精神紧张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紧张,有鲁昌南年轻时非常遭际的阴影干扰,有揣测费舍尔动机的这个解不开的死结,也有对他人即地狱的提防和恐惧,作者非常深刻地揭示出鲁昌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不禁令人扼腕。
《刀锋上的蚂蚁》中的诸种意象的运用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脉更为畅通,叙事肌理更为丰富;使文本的涵义更为深刻;使叙事效果更为突出。从创作的角度讲凝聚着作者的主观精神,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追求。《刀锋上的蚂蚁》中叙事意象的使用表现了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叙事意象”让这种思考充满了的诗性及美学的价值,达到了“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作品影响
2010年12月,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第四届(2010年度)“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在京揭晓,《刀锋上的蚂蚁》获中篇小说奖。
2011年2月16日,《刀锋上的蚂蚁》入选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的“2010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2011年2月21日,《刀锋上的蚂蚁》上榜由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2012年10月27日,《刀锋上的蚂蚁》获第二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出版信息
《刀锋上的蚂蚁》首次发表于《中国作家》2010年第5期,后收录至方方的小说集中。
作者简介
方方,本名汪芳,生于南京市,祖籍江西彭泽,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协,专业作家。1976年始发诗歌,大学期间转写小说。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成为“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软埋》《是无等等》,中篇小说《桃花灿烂》《中北路空无一人》《万箭穿心》《琴断口》《刀锋上的蚂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散文随笔《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等。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上海政府奖、湖北屈原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已出版各类作品集一百多部,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葡、韩、泰、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1:1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