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王庙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康王庙,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东街。该庙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迁建崇信城内。占地面积3337平方米。
历史沿革
贞元十三年(797年),崇信人民因李元谅“开拓疆土、修筑镇城、德彼民生、感恩王功”,在崇信县城东门外一百二十步建祠塑像,春秋祭祀。
宋绍圣四年(1097年),崇信知县王需修缮庙貌。
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民李斗等人迁建城内。明天顺七年(1460年),崇信知县吉泰将原庙址内四根宋、元时期镌刻石柱移入,建亭于殿前。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崇信知县边国柱以塑像主次不当,又未能变更,将大殿改为寝宫,另建正殿于前。明崇祯六年(1633年),兵燹殷亭俱毁,仅剩寝宫。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崇信知县陈兆康修缮大殿,并重修献殷。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华民国政府对武康王庙进行修缮,利用殿宇储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康王庙划拨崇信县粮食部门使用。
建筑格局
武康王庙总体布局呈南北纵长形,建筑分别位于南北中轴线上。武康王庙坐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由内外两周栓网组成,建筑坐落在一个朴素的台基上,单檐歇山顶,正面中间三间是格扇门,两端尽间的山墙和后部用厚实的土墙围绕。外廊两侧的檐柱略向中心倾斜并逐渐升高,在古建筑上将这种做法称为侧脚和升起。柱上和开间中又置以形式庞大有力的斗拱,上面挑出屋檐。
武康王庙虽经明代迁建和续修,但大木构架还保留了宋代的建筑特色,它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木构建筑中保留构件和作法较多、时代较早的建筑之一。
主要建筑
大殿
武康王庙大殿坐北向南,面阔五间21米,进深三间13米,单檐歇山顶建筑,内柱升高,砌上露明造,有宋元建筑遗风。斗拱为五踩单翘,一跳华拱头刻假昂及华头子。
拜殿
武康王庙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砖木结构。
寝宫
武康王庙寝宫坐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单檐歇山顶,为土木结构厅堂式建筑。
历史文化
李元谅(732年—793年),唐代安息(今伊朗)人,本姓安,出生于伊斯兰教世家。自幼由宦官骆奉先收养,改姓骆,名元光,乃唐德宗时期的著名将领,曾数次参加平叛,屡建功绩,升华州刺史,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武康郡王。唐贞元三年(787年),吐蕃向大唐请和,双方商定会盟于平凉。吐蕃劫盟,骆元光率部接应,救出会盟主帅浑碱,其余随行官员千余人皆被俘,当时如无骆元光的机智果断,将会全军覆没。故此唐德宗嘉奖骆元光,并赐姓李氏,改名元谅。唐贞元四年(788年),加封李元谅为陇右节度使,驻守良原(今灵台县梁原)。不久又扩展防区,收复失地,新筑崇信城。唐贞元九年(793年)十一月,李元谅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2岁。
研究价值
武康王庙是中国古建筑的宝贵实例,也是研究西北地区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真实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保护措施
1985年8月9日,武康王庙被崇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3月29日,武康王庙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武康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武康王庙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东街。
交通信息
从312国道白水段转崇白路,或304省道可达。距平凉市56千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3 16:1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