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落子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
“武安落子”还称“落子剧”,又称“落子腔”,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武安落子属于板腔体,发源于河北武安,流行于邯郸广大地区,及北至邢台沙河、南和,西至长治黎城、潞城、左权以及南至安阳林州、内黄、 汤阴等地。流传于河北邯郸的称武安落子,在山西省黎城县的称上党落子,在河南省内黄县的称内黄落腔。
历史沿革
武安落子简介
武安落子流行于河北邯郸广大地区的武安、邯郸、涉县、磁县、峰峰、临漳、永年、肥乡、魏县、曲周、鸡泽、广平等地及邢台的沙河、南和、邢台县等地,西至山西长治的黎城、潞城、襄垣、平顺等地及山西左权等地,南至河南安阳的林州、内黄、安阳县、汤阴等地。
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逐渐搬上舞台。根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民国二十六年续《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
清道光咸丰年间,武安艺人喜顺,流落到山西黎城,适逢此县有个李锁柱,喜编戏文,两人合作,喜顺遂将武安落子传入黎城,形成了上党落子。
晚清时期,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叫“假媳妇”的艺人去河南内黄县唱武安落子,与当地一位姓赵的艺人共同组班唱戏,落子当时已形成戏曲形式,在舞台上进行演出整本戏,后来发展成为内黄落腔。清末民初,平调、落子合班演出,后形成平调落子不分家的局面,持续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武安、涉县一带为八路军根据地。许多平调落子演员参军参战,当地平调落子班社也多属民主政权领导,常随军演出。排演了《范小丑参军》《派款》《巫婶坦白》等新戏,为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平调落子演员,如王景元、王春等,在为部队演出时被日军包围,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期间,还有一些平调落子艺人随军南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邯郸专区曾对武安 平调、落子两个剧种进行了重点扶植,先后派遣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和戏曲专业干部到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对平调落子的剧目和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在政府的领导下对平调落子专业剧团进行了一系列“改戏”、“改人”、“改制”为主的改编、加工新创工作,从此是平调落子唱腔由旧革新的分水岭。
1956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武安落子《借髢髢》获得好评,并整理改编了落子《端花》,创作了落子《高山流水》等一批有影响的剧目。1958年邯郸地区戏校开设了平调落子班,培养了房志彬、李淑兰等一批新演员。
1959年6月周总理来邯郸视察工作时,在邯郸地委礼堂看了落子《借髢髢》、平调《盘坡》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后来国庆节前毛主席视察邯郸时,看了落子《端花》之后说:“打破了清规戒律,是一个好戏,可以参加国庆10周年演出”。庆祝国庆10周年时,赴北京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人看后十分高兴。当时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均作了整版报道。
武安落子始终与武安平调同台演出,合称武安平调落子。从艺人员兼唱两个剧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武安平调落子还曾与京剧同台演出,但各演各的剧目,互不相杂。
落子戏在邯郸十分流行,历史上有过许多专业班社,仅武安县境内最多时专业和半职业落子班社达一百二十多个,几乎村村有落子班。至1982年武安县业余平调落子剧团尚有八十多个,其中尤以“白官班”、“兴盛班”、“梁红班”最有影响。沙东落子则多为半职业班社。
武安落子著名演员有贾泉城、王麦喜、胡文亮、任耀华(艺名文志的)、杜更会(艺名更会的)、袁有福(艺名洋狗)、孙富琴(艺名山疙瘩)、魏洪昌(艺名如意的)、路鸿贞、王银仓(艺名红薯蔓)、郭小生、卜锡林、秦崇德、黄培生(艺名水仙花)、魏富山(艺名佛山柿饼)、李魁元、陈素珍、韩小芝、贾芝霞、王秋荣、王秀芹、李淑兰、杜润田、杜银方、李爱华、王太河、王云河、李双凤、王云峰、李喜如、刘桂茹、李晋军、申焕如、魏建增、温巧云等。沙东落子著名演员有头把盒子、二把盒子等。
落子戏的行当,多以小生、小旦、青衣、老生、小丑、老旦为主,花脸亦或有之,但无以其为主的剧目,女角色一向由男演员扮演,自1949年以后,武安落子才有了李魁元等第一代女演员。
落子戏的剧目约有一百五十余出,多为反映当地民间生活故事的“三小”、“两小”戏,如《借髢髢》《端花》《吕蒙正赶斋》《卖布》《跑沙滩》《小过年》《何文秀私访》《秦雪梅》《老少换》《卖秒郎》《李彦贵卖水》《皮秀英告状》《梁山伯与祝英台》《小二姐做梦》《蓝桥会》《小姑贤》《安安送米》《三进士》《桃公子投亲》《访昆山》《打丁僧》《杭州失印》《王小赶脚》《闹驴》《顶灯》《状元打更》《李慧娘》《福寿图》等。其中《端花》一戏曾拍摄成舞台纪录片。建国后也上演了现代现代剧目,如《高山流水》《锁不住的人》《雄关红哨》《姑娘的心》《迎春曲》《朝阳沟》《卖油郎与水仙花》《洞房让妻》等。
艺术特色
落子戏的表演,朴素自然,接近生活,念唱口语化,以武安当地方言为主。舞台道具较为简单,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丰富见长,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及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且歌且舞,既叙事又抒情,活泼自如。道白使用武安方言,庄谐兼重,常有妙语联珠,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武安落子早期伴乐比较简单,明末清初的“硬歌”只有锣踏鼓,清末舞蹈的引入又增添了镲、钹,民国年间老艺人胡文亮、王继的又发展了吹奏乐笛子,魏洪昌等向外地学习,又增添了二胡、笙等传统伴奏乐器;落子文场乐器以板胡为主,和二胡、琵琶、月琴、三弦、笛子、笙等,一些专业剧团还增加了电子琴、大提琴等乐器。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外,还有盒梆、碰钟。
流传于河北邯郸的称武安落子,落子戏的表演,朴素自然,接近生活,念唱口语化,以武安当地方言为主,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武安落子流传到山西黎城,形成“上党落子”,流传到河南内黄县,形成“内黄落腔”。
落子戏音乐唱腔有曲牌和板腔两类,曲牌有[耍孩儿]、[山坡羊]、[赞子]等;板式有[流水板]、[慢板]、[散板]、[哭迷子]、[悲腔]、[老二板]、[数板]等。
平调落子是河北省邯郸市独一无二的两个剧种,是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调由豫北一带流传的梆子戏演变而来,落子由河北武安一带民间所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因多在一团内“两开箱”演出,故叫“两下锅”,一般平调落子剧团演员,都能兼演平调和落子。
2006年5月20日,平调落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安平调
武安平调”也称“平调剧”、“平调”,俗称“平调梆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左权及河南省北部的安阳等地区。该剧种活动范围在冀晋豫鲁交界的冀南(邯郸、邢台及周边各县,北至石家庄)、晋东南(长治、左权及周边各县)、豫北(安阳)、鲁西北(聊城)一带。武安平调在其兴盛期,还曾传入流行于石家庄、晋中、保定、新乡、晋城、北京等地区。
平调音乐属于梆子系统的板腔体,唱腔板式主要慢板、二八板、栽板、散板以及二回头、倒三梆、一串玲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文场伴奏乐器以二弦、轧琴
平调的起源不详,无文字记载,有以下两种说法:其一,明朝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分别创造了武安平调与开州大平调(开州即河南濮阳一代,开州大平调亦称大梆子)。其二,明末清初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淮调(淮调即早时候河南彰德府(今安阳)一带所流传的梆子戏),颇有名气,后回乡创办曹白两科班,他们在淮调的基础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间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调。其二,在历代平调艺人中相互传言甚广,经谱系推算较为合理。 据现健在的艺人谱系推算,平调艺人可知者可上溯到一百五十余年以前,可见在清朝中叶,平调在冀南、豫北、晋东南及周边一带地区已十分流行。
清末民初,平调、落子合班演出,后形成平调落子不分家的局面,持续至今。此时,平调落子已有正式科班,武安、涉县、磁县、峰峰等地的科班和班社多达三十多个。
1942年,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太行山区,随军而来的部队文工团,与当地平调落子剧团相结合,引导一批艺人参加革命工作,许多艺人在此期间,还学演了话剧、歌剧,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演出了《血泪仇》等一系列新戏,为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平调落子演员,如王景元、王春等,在为部队演出时被日军包围,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期间,还有一些平调落子艺人随军南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平调得到了发展。至五十年代初,先后建立了武安县人民剧团、峰峰矿区平调剧团、邯郸县平调剧团、涉县平调剧团、邯郸地区平调剧团、武安县平调剧团等。1951年,毛泽东主席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明确了戏改的指导方针,在政府的领导下对平调落子专业剧团进行了一系列“改戏”、“改人”、“改制”为主的改编、加工新创工作,从此是平调落子唱腔由旧革新的分水岭。1954年,武安县人民剧团,在省剧目组、省音乐工作组的帮助下,对平调落子传统剧目进行了加工整理,并以平调《两狼山》《天仙配》等,参加了河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得好评。河北省政府决定将平调落子列为重点剧种,予以扶植。邯郸专区
平调的传统剧目有200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影响较大的传统剧目有《桃花庵》《铡赵王》《盘坡》《三进帐》《三上轿》《两狼山》《徐策跑城》《天仙配》《寇准背靴》《杨八姐游春》《打金枝》《恩仇记》《蝴蝶杯》《反西唐》《姚刚征南》《审马荣》《血溅乌纱》《十五贯》《雷振海征北》等;现代戏有《红嫂》《江姐》《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红灯记》《沙家浜》等。
平调历代著名演员有 郭金(艺名灌肠边)、王忙来、刘连发(艺名三杆旗)、张承先(艺名三杆笔)、刘守堂(艺名小堂的)、杨发全(艺名杨发火)、李秀奇(艺名自鸣钟、小钢炮)、白增的(艺名白牡丹)、卜锡林、秦尚德(又名卯的)、秦崇德(又名同的,艺名十三红)、黄培生(艺名水仙花)、武鸿凤、李魁元、韩小芝、杜润田、刘天顺、袁锡章、樊艳芳、杜银方、李爱华、房志彬、王云河、刘金荣、张德起、李淑兰、周华华、王云峰、易果田、李喜如、李双凤、李晋军、申焕如、魏建增、温巧云等。
平调落子剧团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平调落子得到了发展,当时专业剧团就有18个,业余剧团百余个之多。文化大革命时期,平调落子再一次发展迟缓。恢复时期,从1977年至今,平调落子得以恢复生机。
现今国营平调落子专业剧团只剩下三个分别为:
河北省冀南地区,现今除了这三个专业剧团以外,还流传着一些平调落子半专业剧团,这些剧团分部在武安、邯郸、涉县、峰峰、磁县、永年、沙河等部分地区。
梅花奖得主
传承意义
2006年5月20日,平调落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安平调、武安落子是古都邯郸土生土长的本土戏曲,并且一团能擅演两个剧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冀南广大观众,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河北地方文化、社会风俗等研究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平调落子主要伴奏乐器“二弦”、“轧琴”,是平调落子剧种特有乐器,这对于研究这两种乐器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平调落子剧种虽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做了许多抢救保护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1、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平调落子观众大量流失,演出水准逐渐下降,不少剧团被迫解散。
2、后继人才匮乏,剧团前景堪忧,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护。
3、随着一些平调落子老艺人的相继去世,使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没有保留下来,急需抢救这些资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7 23: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