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琴,又名轧筝琴,是
中国最早出现的传统
拉弦乐器,大约在唐代出现,后流行于民间,近代少有应用。流行于
河北省邯郸市为中心,以冀南、豫北、晋东南等地区流行的武安平调剧种中,轧琴是
武安平调的特色伴奏乐器,曾为该剧种发挥着独具特色的韵律。
基本简介
文化遗产名称:轧琴
遗产编号:II-1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舞钢市
遗产级别: 市
历史渊源
唐朝初年(公元七世纪)中国民间就出现了轧筝,宋代陈暘《乐书》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它是在弹弦乐器筝的基础上,经过改制而逐步形成的。最早的轧筝,构造基本和筝相同,七弦,用竹棒擦弦发音,轧筝可说是中国拉弦乐器的最初形式。
皎然是首先记录轧筝的
唐代诗人,他在《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一诗中曾描绘了轧筝的演奏形式和边弹边唱的生动情景,甚至把演奏轧筝所用的竹棒和丝弦的产地也都实录下来。这充分说明轧筝在
唐代中国民间已经流行,只是尚未在宫廷乐队中使用。
到了
南宋(1127~1279),轧筝在中国民间普遍使用。在南宋的宫廷宴乐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在宋、元的
绘画里也有生动的描绘。到了
清代,轧筝发展到十弦,已与今日的轧琴相同了。
轧琴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在
河北南部的地方戏——
武安平调中为伴奏乐器,是武安平调特有乐器,有七、八条弦,用秫秸杆拉奏,轧琴音量较小,音色柔细,演奏武安平调剧种曾发挥出独具特色的韵律。
轧琴定弦为bB调的Sol、la、do、do、re、mi、Sol、Sol、la、do。音域十度。其中Sol和do都设两个相邻的同度音。因为这两个音在武安平调的唱腔中是调式骨干音,同时拉奏两音,可协调音色、加大音量,强化伴奏的气势。
山西省河津县流传有十二弦轧琴,当地称“拂琴”、“水琴”。河北省易县东韩村十番会中使用轧琴。轧琴现已发展为十一或十二弦,用马尾琴弓拉奏。广西壮族民间乐器“七弦琴”,即瓦琴,
福建莆田地区乐种“文十音”中的文枕琴等都是类似轧筝的乐器。
轧琴变革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乐器,《旧唐书·音乐志》:“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
宋代陈旸
《乐书》绘有轧筝图,与此轧琴形制相近。相传武安平调在清代乾隆年间( 1736-1795)已有演出活动,据清代《律吕正义后编》(1745年编)载:“陈旸《乐书》曰:‘唐有轧琴,以竹润其端而轧之,固取名焉’。《元史·礼乐志》:‘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然则轧筝因唐制,而 亦轧筝之类也。乐书轧筝不言弦数,今十弦”。可知当时己有十弦轧筝,这种轧筝用于武安平调后,更名轧琴。
全长57.5厘米,音箱长49、首宽15.2、尾宽13.4厘米。面板上置十一个码,张二十二条弦。
轧琴结构
形制与
筝相似而小。共鸣箱呈长方形,由面板、底板、岳山、弦柱、琴弦、琴弓等部分构成。长方形
音箱,面板和底板均用
桐木制,面板中间拱起,略有弧度,近两端处有“梁”,即弦枕。底板平直,中央开有直径约5厘米的音孔。
琴长60 厘米,宽13.5 厘米。面、底板均用桐木制作。面板表面中间拱起,呈半弧形。底扳平直,中间开有圆孔。面、底板胶合而成共鸣箱。琴面两端设有岳山,张丝弦(用老弦)10 根,弦下施柱(用野生
酸枣树杈)。用高粱秆制成擦弦杆(取最上一节,去穗、去皮,涂松香末),作为琴弓拉奏。
演奏方法
轧琴多坐势演奏。将琴竖立胸前,左手握琴,将拇指伸进底板圆孔中,其余四指扶琴的外侧,使琴身和身体平行。右手持擦弦杆,在距琴首岳山10 厘米处横向(与琴弦垂直)轧擦琴弦。演奏中,双手同时配合动作,通常一音一拉。双手同时快速震颤,可奏出颤音效果。
传承意义
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该乐器已在民间极少流传。河南省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郭氏家族历经七代传流至今,据当地考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现存该乐器的形状与演奏方法与史书资料《汉书高帝纪》、汉末刘熙《释名》、《旧唐书音乐志》中的记述基本吻合,能传承至今更是实属罕见。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今的多次民间乐器普查中均被证实河南仅存一琴,具有典型的唯一性。该乐器及其演奏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对
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及音乐史的研究、对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将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