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读音zhèng shì,
汉语词汇,释义:1.就是。2.恰是。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6.旧小说﹑
戏曲里的套语。出自于《世说新语·品藻》。
1.就是。 2.恰是。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说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冯家了。”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河豚欲上时。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卫先生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随先生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
祸不单行果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