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横
1999年王光利执导的剧情电影
《横竖横》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王光利执导,张献编剧,张宝忠、周玉华、钟陵均、顾龙祥、赵永生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99年上映。
影片信息
片名:横竖横(吴:Wan Zy Wan;英:Go for Broke)
类型:剧情
片长:87 min(分钟)
色彩:彩色
国家/地区:中国上海
对白语言:吴语(上海话
上映日期:加拿大2001年10月11日 、荷兰2002年05月08日
出品:上海电影制片厂、大连佳丽经济咨询公司
《横竖横》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99年的一部反映上海社会的纪实性电影,本片采用全吴语上海话拍摄。
《横竖横》全部由真人塑造自己的原型、演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打通了大银幕与日常生活舞台之间的界限。
职员表
导演:王光利
编剧:张献
摄影:陆宇清
录音:吕家进
剪辑:李天 陈惠芳
副导演:德根娣
场记: 谈玉华
拟音: 胡伟民
音视频编辑: 高秀娟
混录: 刘宝森
制片人: 唐颖 王光利
制片: 徐楚良
制片主任:李大雨
出品人: 朱永德
监制: 许朋乐 李方方
策划: 贺子壮
洗印加工: 上海电影技术厂
演员表
剧情梗概
江南造船厂工人张宝忠下岗后自找出路,成立了一家金兴建筑五金公司。谁知开张不久被骗,损失几十万元。
张宝忠和同伴们一面承接工程一面还债,终于使公司转危为安。
在不断庆祝宴席结束之后,这一次的幸运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吗?
而上海,这个中国自由和现代化的象征对于普通百姓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
幕后花絮
导演阐述
贴近真实
我制作这部影片的初衷十分单纯:--尽可能的贴近真实。
我相信所有人都在追寻真实以及接近真实的可能性。
这部电影有两个核心:真实的人物与真实的故事。
这也是中国影坛上由普通人演绎自己的真实故事的第一次尝试。
普通人的沉浮
在目前的中国,下岗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甚至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部影片讲述了六个普通人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的生活。他们生活在上海摩天大楼的脚下,而下岗使他们失去了原由的生活保障,他们并没有消沉,而是努力寻找新的职业和生活。在《横竖横》中,展现了他们寻找过程中的艰辛与点滴乐趣,揭示了日常生活的惊喜与莫测。
剧中人物都在与命运赌博,他们克服了看似不可克服的意外与不幸,一次次验证了生活就要不断向前。
电影拍摄手法直接,具有很强的记录片风格。影片采用自然光,没有布景、服装、道具、不使用轨道车、升降机、稳定器,大部分镜头用肩扛拍摄,拍摄过程力求一条通过,不重复。
发行--独立制片电影获得国内发行
对我而言,电影能在国内发行意义重大。因为,《横竖横》首先是为中国人拍摄的。在国内发行一部独立制片的电影非常不容易,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有点象中了彩票。
低成本,小制作
大家现在都在谈WTO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我觉得我的方法就是用我们的特色,我们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东西去跟国外的大制作形成双向的流动。
拍摄流程
1999年9月创意形成,没有资金,没有剧本
1999年12月17日开机,12天前期拍摄完成
2000年1月剪辑全部完成
2000年2月通过中国国家电影局审查
2000年6月获得国家电影局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2001年1月16日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
2001年7月上海地区首映
国际电影节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国伦敦电影节London Film Festival
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旧金山国际电影节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媒体评论
《横竖横》是一部迷人的纪实性风格影片,它描写了一群从不同领域下岗的工人寻求新生活的故事。作为一部成本惊人低廉且全部使用上海方言对白的影片,《横竖横》的发行成绩出人意料。
——美国New York Times杂志 2002/4/25
这部完全启用电影非专业演员的电影营造了强烈的纪实风格,在上映之前即在去年的地方媒体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中国的重要报刊《南方周末》评选的2001年年度最佳国产影片中名列第六。
——美国VARIETY杂志 2002/3/10
故事的精彩逐渐浮现,人物于细微处不时抖出来的包袱让座席间不时迸发笑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无须刻意认同的情景所催生的笑,倒比《大腕》中苦心经营的调侃更加令人回味。首尾呼应的结构设置出色地强化了影片的趣味和辛辣,电影结束时让你兴奋,至少要比虎头蛇尾强。抛开主客观因素造成的缺陷,这部国产影片在刻画城市底层人物底层生活的取向和效果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常用沪语
沪语中常用的口头语 :横竖横。意为:豁出去了。
读音“wan-sy-wan”
此处的“竖”字原本发音为浊音,但所有上海人念横竖横时都念清音。考证之后为“黄水荒”,谚语“黄水荒,拆牛棚。”黄浦江的水源都干了,打破了最后的底线,要拆老人牛棚迁移了。
荒在上海麻将术语中的“荒番”与“横(wan)”同音。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坍黄》 :黄字,吴音与荒字多混。蛋,蟹中黄,反称为荒。
沪语中形容蛮不讲理,则称之“荒诞”。
故“横竖横”之说为以讹传讹,希望本条信息可以帮助到考证源头的朋友。
例:我今天黄水荒了(豁出去了
大众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01:23
目录
概述
影片信息
职员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