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古猿属 (Dryopithecus)是
人科下的一属,亦称林猿,发现于
中新世和
上新世地层。主要生存于1200-900万年的东非至欧亚大陆,以1856年在法国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3块下颌骨为依据,定名为森林古猿方氏种 (D.fantani,亦称“枫丹森林古猿”)。由于在相同的地层中发现有橡树等
植物化石,原定名者认为这类古猿是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故命名为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化石多为破碎的颌骨、牙齿。多数学者认为,森林古猿这一类化石猿类包括现代大型猿类的祖先,也可能包括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的牙齿与人类的不同之处是:犬齿较大、下第一前臼齿呈扇形、臼齿的前后径较大、各齿从前向后依次增大,下臼齿具有典型的五个齿尖。
与现代猿类相比,森林古猿的下门齿相对地较小较薄,也常不如现代猿类门齿那样向前倾斜,颊齿齿冠基部釉质增厚的齿带比现生黑猩猩和大猩猩的更为发达,犬齿相对地小,下第一前臼齿与犬齿之间有小的齿隙,下颌联合部没有像现代猿那样向后延伸的猿板,臼齿咬合面虽有皱纹但远不如现代猩猩的繁杂。
森林古猿属于广义的小猿类,其中包括现代猿类和人类二者的祖先。于非洲裂谷的南端演化出来,及后扩展至非洲大陆,并远至亚洲及欧洲。化石表明,森林古猿可能栖息于树上,主要草莓及果实为食。
自19世纪以来,森林古猿属的化石陆续有所发现,主要分布于匈牙利、西班牙,化石遗骸有头骨、上下颌骨、牙齿和四肢骨等。1965年在我国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地层中发现10余枚古猿牙齿,定名为“
开远森林古猿”;1976年在云南禄丰发现1具完整的古猿下颌骨;1980年又发现1具完整的古猿头骨。有证据表明,它们都是生存于森林地带的古猿。
森林古猿类的化石十分庞杂,1965年E.L.西蒙斯和D.皮尔比姆把森林古猿属分为3个亚属和7个种,即森林古猿亚属的森林古猿方坦种和森林古猿莱顿种,化石主要产地在欧洲;西瓦古猿亚属的森林古猿印度种和森林古猿西瓦种,化石产地主要在亚洲;
原康修尔猿亚属的森林古猿非洲种、森林古猿尼安萨种和森林古猿大型种,化石主要产地在非洲。其中,森林古猿非洲种曾被认为可能是现代黑猩猩的祖先,森林古猿大型种曾被认为是现代大猩猩的祖先。
对森林古猿类的这个分类系统,虽尚有不同的意见,但仍被不少人所采用。1977年,皮尔比姆把森林古猿印度种和西瓦种改归为
西瓦古猿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