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棘,汉语一级字,读作jí,其本意为丛生的小枣树。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唐韵》《集韵》《韵会》𠀤纪力切,音殛。《说文小枣丛生者。《诗诂》棘如枣而多刺,木坚,色赤,丛生,人多以为藩。岁久无刺,亦能高大如枣。木色白者为白棘,实酸者为樲棘,亦名酸枣。《诗·邶风》吹彼棘心。《疏》棘,木之难长养者。
又《尔雅·释木》终牛棘。《注》卽马棘也,刺粗而长。
又执囚之处为丛棘。《易·坎卦》系用𡽪纆,寘于丛棘。《左传·哀八年》邾子无道,吴子囚诸楼台,栫之以棘。
又九棘,外朝也。《礼·王制》史以狱成吿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吿于大司𡨥,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注》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又与戟通。《礼·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左传·隐十一年》颍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而逐之。《周礼·天官·掌舍》棘门注以戟为门。
又地名。垂棘、赤棘,春秋晋地。
药名。《本草》天门冬,一名天棘。
又棘扈,鸟名。《贾逵云》棘扈,窃丹,为果驱鸟者也。
又与僰通。《礼·王制》四夷,西曰僰。
又姓。《论语》棘子成。
又《唐韵》居里切,音纪。
又《广韵》居吏切,音记。义𠀤同。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7:14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