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邓氏一族有两大“根据地”:一是老家南阳,二是京师洛阳。邓绥专门给司隶校尉、河南尹和南阳太守下诏,说车骑将军邓骘等虽安分守己,没有过失,但邓氏子弟不少,姻亲、宾客众多,难免有人会违法犯禁,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严惩,不留情面。
“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辄行其罚故也。今车骑将军骘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护。”
在《检敕外戚诏》中,邓太后总结“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的现象,指出这些外戚秉权作乱的原因在于“执法怠懈,不辄行其罚”,因此,邓太后下诏对外戚“明加检敕,勿相
容护”,从此外戚犯罪,无所宽恕。
在邓绥的约束教育下,邓氏子弟都比较守法。她哥哥
邓骘的儿子邓凤接受贿赂的事情被揭露后,邓骘就将妻子和儿子头发剃光,以谢罪天下。这在封建社会中是极其罕见的事,与邓绥严格约束是分不开的。
对此,东汉大司农
朱宠评价道,“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兄弟忠孝,同心忧国,宗庙有主,王室是赖。功成身退,让国逊位,历世外戚,无与为比”。
元初政治家
郝经称“东京称制者六后,擅国者五族”,即六大外戚中唯独邓氏外戚不擅国。
清代时,宫廷画家
焦秉贞绘《
历朝贤后故事图》,把邓绥检敕外戚的故事绘在第四幅上,名为《戒饬宗族图》,以供清代后妃学习。现藏于
北京故宫博物院。